众说拳术
众说拳术,实时交流,每天都有新收获
  • 泰仁太极教学整体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功法,主要包含马步与腰裆劲单手圈的基本形态与习练精讲行走探手训练法,这些是太极拳训练的基础,老话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正是对太极拳基本功重要性的强调。

    基本功法习练顺序:

    1. 马步与腰裆劲:主要训练马步及上身与下身的协调配合,对于初学者这是前三个月的主要训练内容,也是练习太极拳要长期坚持训练的内容,初学者可以先从静桩开始练习。
    2. 单手圈的练习:主要是云手的练习及全身的运动协调练习,初学者需要长期反复练习。
    3. 行走探手训练法:是李强老师在实战应用中总结出的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是对前两种基本功训练的补充,增加了脚步运动的灵活性,为太极实战打下基础。

     

    基本功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第一年的主要练习课程。

    第二部分是套路讲解,主要包含洪式太极拳一路、二路的讲解。

    套路训练顺序:

    1. 一路讲解:首先学习一路,81式分式的基本形态与习练精讲,每一式都要反复练习,熟练后练习下一式,不要贪快,要练扎实。
    2. 二路讲解:学习完一路之后按同样方法学习二路64式。

     

    有部分学员反映训练套路手型包括步法有时总练不规范?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基本功练的不扎实,导致动作变形,还是要多练基本功,每天都要练,日积月累动作的熟练性、稳定性就会提高,套路练习也就水道渠成了。

    每个课程后都有讨论区,会员可以将课程中不理解的问题或习练中遇到问题提出来讲师进行解答。

    初学者一般每日训练时间在一小时左右即可,早期时间可以再短点(如半小时),以后慢慢增加,一般练习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为宜。

    在练习过程中出现肌肉酸痛这是正常的代谢乳酸堆积,随着耐力的提升,会慢慢的减弱。

    注意:当练习过程中出现关节的明显疼痛,应停止练习,因为你的练习方法可能有不正确之处,此时可以通过QQ客服或电话与我们沟通,确定练习错误,改正后再进行练习。

    QQ客服:2730185401   电话:053158616291

  •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太极拳实战方面的争论很多,很多人对太极拳的实战应用表示怀疑。

           太极拳到底能不能实战呢?

           泰仁太极首席讲师李强先生给出的答案是:能。

           李强先生认为,太极拳以及中国传统武术的很多拳种,如果不能实战,怎么可能够流传下来呢。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争斗往往是生与死的考验,只有不断胜利的拳种才可以流传下来。

            现今的拳种都是经历了长期的竞争与发展才得以流传下来的。比如相扑运动起源于中国,但现在中国没人练,为什么?显然是在长期的武术竞争中被淘汰了。

            在如此激烈竞争中流传下来的太极拳为什么落了一个不能实战的名声?

            李强先生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练得少,缺乏太极拳系统性训练

            现阶段的太极拳教学都是很随意的,而且套路练得多,基本功练得少,这有些本末倒置。套路起到的只是辅助练习的作用,由于基本功练习的乏味,套路练习可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

            基本功练习才是太极拳训练的关键,对于初学者这应该是前三年的主要练习内容。训练要系统,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要保证,高强度训练至少每天要两个小时。这其实和竞技体育是一样的,只有高质量的训练才能出成绩,拳击,散打,自由搏击的选手每天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而太极拳很多人只是悠哉悠哉的练几遍套路,太极拳凭什么赢?成绩总是和付出的汗水成正比的。

        二、只练不战,缺乏实战经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拿拳击来说,很多拳手不仅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还要进行很多的实战练习,在实战中发现问题,改善训练,进一步提高实战能力。一个二十岁的拳手可能已经是身经百战了。

            反观现在的太极拳,很多练了几十年的人,可能连一次实战经验都没有。没实战,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练的对不对,很多人讲拿法,讲掌法,一看就没实战经验。实战中,形式瞬息万变,没有时间给你拿。

            俗话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过现在太极拳及其他传统武术,可以说已经变成“武无第一”了。好坏已无标准,自说自话。很多太极名师不靠实战,靠宣传包装。太极拳只能是越练越“虚”。

  • 薛颠(1887年-1953年),河北束鹿(今辛集)理顺井村人,民国初年著名武术家,为李存义之徒,精通形意拳,又自创象形拳学,对于形意拳的推广有着重大的贡献。

        “肩窝吐气”是薛颠讲过的练功口诀,气者,劲也。肩窝是张嘴,对着手臂吹气,劲就到了指尖,站桩,打拳都要这样。

         尚云祥讲“轻出重收”,薛颠有自己的说法。“腾”,形意拳只炼向上的劲,从不练向下的劲,松了自然有沉劲。“蓄”,炼收,含着劲打拳,所以炼功架是不发劲的。发着力打拳,看着挺猛,打人身上就不好使了。“含着劲炼拳,兜着劲打人”。

        打劈拳是,“肩井”如瀑布一样倾泄而下,是“重力”。对应“肩井”的是“涌泉”,打钻拳时,“涌泉”似喷泉般向上涌出,身势借着这股势头钻出。这种炼法可将意气劲合一。

        薛颠传的桩功,一个练法是,小肚子像打太极拳一般,很慢很沉着地张出,再很慢很沉着地缩回,带动全身,配合上呼吸,不是意守丹田,而是气息在丹田中来去。

        这个方法,可以壮阳,肾虚、滴漏的毛病都能治好。另外打拳也要这样,出拳时肚子也微微顶一下,收拳时肚子微微敛一下,好像是第三个拳头,多出了一个肚子,不局限在两只手上,三点成面,劲就容易整了。

        还有一个方法,站桩先正尾椎,尾椎很重要,心情不好时,按摩一下尾椎,就会缓解。从尾椎一节一节脊椎骨顶上去,直到后脑,脊椎自然会反弓,脑袋自然会后仰,两手自然会高抬,然后下巴向前一钩,手按下,脊椎骨一节一节退下来。

        如此反复练习,会有奇效。脊椎就是一条大龙,它有了劲力,比武时方能有“神变”。

        注意,这三个桩功都是动的,不过很慢很微,外人看不出来。薛颠说的好,桩功是“慢练”。这些都是入门的巧计,一练就会有效果,但毕竟属于形意的基本功,练功夫的“功夫”,指的还不是这个。至于如何再向上练,薛颠和唐维禄都各有路数。

        有一句“练功不练拳”的话,认为功是站桩,拳是打拳,“练功不练拳”就是只站桩不打拳一这是初学者容易产生的误解。站桩的要点是“学虫子”,冬天虫子钻进地里死了一般,等到了春季,土里生机一起,虫子就又活了。站桩要站出这份生机,如虫子复苏般萌动,身上就有了精力。站桩有无穷益处,是练功。其实打拳也是练功,形意拳要“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气不是呼吸的气,比如男人的英姿潇洒,女人的妩媚靓丽,就是气的作用,正所谓生机勃勃。至于呼吸的气,叫做“息”,劈拳就是练息(不说打法,只谈练拳的练法)。

        腿功是站桩站出来的,也是走出来的,唐维禄的徒弟尤其要走。早晨起来一走便是十里,两手背后,活动着脊椎,或带着点拳意。我们有时将“行意拳”的“意”字省去,顺口地说,跟唐师学“行拳”。

        但真正神奇的是,尚云祥练武入迷,以神作拳,行住坐卧都是这个,这是上道的东西,不是入门的技巧。李存义和尚云祥都站桩,但他俩平时练功就是五行拳,很少站桩,只是可怜徒弟不长进,方教站桩。

        站桩与打拳最关键的要点是一个,对这个要点没体会,练拳不出功夫,站桩也照样不出功夫。这就是“桩法能融入拳法中,拳法能融入桩法中”的道理。

        练武其实是在练心智。

        唐师所传的桩功,有一个要点,时常浑身抖一抖。传说狗熊冬眠的时候,每隔几天,它就自发性地浑身颤抖,否则僵滞不动。身体要有问题。同样,站桩为什么站不下去?就是缺这一抖。

        很细致很轻微地抖抖,就能够享受桩功,养生了。另外,其实比武发力。也就是这么一抖擞。

        薛颠传的桩功,一个练法是,小肚子像打太极拳一般,很慢很沉着地鼓出,再很慢很沉着地缩回,带动全身,配合上呼吸,不是意守丹田,而是气息在丹田中来去。

        桩法是活动的,不是静功而是慢练。薛颠原话为“此桩法之慢练,增力之妙法也,慢慢以神意运动,舒展四肢”——桩法是动的,只不过动得极慢,外人看不出来。
         站桩时,也要动起步趟进、侧身而闪的心思,外表看似不动,其实里面换着身形。要静之又静,长呼长吸尽,站空了自己。

         浑圆桩足以眼神站桩,两眼要往上高瞟。练武先练眼,跟能生神,所以是练武先练神。人爬上山顶,累得疲惫不堪,但目光一远眺,身上就轻松一浑圆桩是这个原理。

         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眼神就是这个灵犀。久站磨炼筋骨,但只坚实了筋骨。等于没有站桩。眼神和肉体的关系,是浑圆桩要体味的东西。有了灵犀,才能有生机,冬天过去大地回春,生机一起,土里都是香的,抓把土,粒粒都是活的,站桩也要把自己站活了。

        站浑圆桩时,身子让眼睛领走了,身子不能做作。

        摆拳架看似不动,其实筋骨肌肉都牵挂着,扑出去一厘米。犹如山谷有回声,身体也有回力,扑出去一厘米。再回来一厘米,要用回力来锻炼,如此易出刚劲。站桩之苦首先是筋骨软弱的疲劳之苦,学会了这个方法,站二十分钟桩,等于打二十分钟拳,也就喜欢站桩了。

    二、五行拳

        开始练劈拳,要找个开阔地带,犹如人登上高山,视野一开,会禁不住地长呼一口气。在开阔地带,气息容易放开。

        劈拳的姿势是手的一探一回,犹如人的一呼一吸。一趟四五百米地打下去,气息越来越绵长,越来越深远,精力便充沛了。

        手部动作激发了全身,渐渐就会感到气息鼓荡,全身毛孔开合。薛颠说过:“练拳的人要学会体呼吸。”呼吸的妙处在打劈拳时可以体会到。

        许多人身体都有隐疾,以劈拳练息可以将其灭于无形。而且人一上了岁数,身体会亏空,就要通过练息将气补足。

        气息充沛,这是习武的基础,形意拳先练劈拳。劈拳中本就含有钻拳的姿势,练好劈拳接着练钻拳较容易。正是“金生水”,劈拳属金,钻拳属水。而再学一个全新的拳架,如崩拳就比较困难。

        劈拳养肺,人的两条胳膊对肺直接作用。小孩们做的广播体操,如扩胸运动,伸展运动都是通过运动两条胳膊,来达到锻炼呼吸,强健肺部的效果。

        而人的两条腿属于肾。一个人得了阳痿病,会被叫“肾水不足”。钻拳以打法来说,是要练肘或指节的,但以练法来说,是要练腿,以活腿来养肾。

        所以钻拳的步伐不是直来直去,而是螺旋前进。让两条腿有一个松快的余地,这样肺气足,肾水旺,上下身都修好,方可以向上进修。所以要钻拳接着劈拳练。
    在练劈拳的阶段,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觉得身上皮肤增厚,像大象皮似的,而日,觉得手指粗得像胡萝卜,两个手心像有两个小漩涡,十根手指自发地紧紧握起,不愿意打开…这都是错觉。因为身上的气充足了,情绪也变得活跃了,忙了这个忙那个,如小孩一样,干什么都兴致盎然。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发现自己变成这样了,就说明功夫已上路了。

        此时就不必再到开阔地去练拳了。形意拳自古讲究“拳打卧牛之地”,有个能挪步的地方就练上了,到开阔地打拳只是入门的方便之法。

        因为劈拳练息,这个功夫得一年才能成就,先祛病再强身。通过练息,身上的气养育起来,大脑时常会有灵感,此时学拳就真是趣味无穷了。

        炮拳出手后,要向后一耸,就是上挑的枪法,所以炮拳里有两个家伙,明显的足下扎枪,隐藏的是上挑枪,一个在形上,一个在劲上,以下扎的拳形来上挑,所以才妙。炮拳要到杆子上去体会——这是以后的事情,那时候,便要扎一枪有一枪的讲究了。

        横拳的练法,是斜着进一小步,横着退一大步,横拳等于是倒着打的,正好练这“踏荷叶”,脚伸在地上,要感到踏在荷叶杆上,只有一根丝能支持,要用脚的肉感,把这根丝探测出来。

        练形意要养成“上虚下实”的习惯,上身永远松快不着力,功力蕴藏在下身。

        劈、崩、炮的基本型都如此,而钻、横的基本型就把这个“重收”耍在动作上了,钻拳是进一大步退一小步,横拳是进一小步退一大步。而在变化中,劈、崩、炮都有退步法。最有名的是崩拳的“退步崩”了。

        炮拳前手横架在眉前,后手由面门径直打出去,攻击敌人面门,取开炮的意象,称前手为炮架,后手为炮弹,后手的出拳路线是直的,而且要有股爆炸力(开始练时可先从弹力人手)。

        打炮拳时,后手不直线出击,而斜着撇出去,正是“遇敌好似火烧身”,就像往火堆里滴一滴油,不是一般地火苗跳起。而是整簇大火都跳起,炮拳就是令全身劲力跳起,劲力不在最外的手上,而在内里的根节,手随着根节升腾起的劲力挥出。

        五行拳不是练拳,而在练五种不同的劲,所以每一种拳的转身姿势都不同。转身姿势是为劲而设立的,多练转身,对领悟劲有帮助。

       “崩”字怎么解释,就是一崩劲吗?其实崩拳的妙处在于张弛。

        五行拳是拳母,一辈子离不开,上手就受益。将五行拳的小动都学到,方能出形意的功夫。十二形就是从五行拳罩变化出来的,而练象形术的人能变回五行拳,一练起来,就知道两者是一个脉。

        形意的拳母是五行拳,而五行的拳母是横拳,横拳属土,万物归于土,土含育万物,生发着劈、崩、钻、炮,所以横拳是无形的,横拳劲是形意拳最独特的东西。
        横拳是无形的,而有形的横拳就是蛇行,一横身子。就有了兜、裹、丢、顶。我年轻时与人试手(试手就是试试,较量是拼命),一下子把人打出去了。自己却奇怪上了,这是个什么动作?回味一下觉得像是蛇行,连带着横拳也明白了。

        把直来直去的拳打转了。把转着的圈打直了,这是崩拳的练法。

        “崩拳有儿、钻拳有六”,钻拳的六个变招中,学会了两个就全有了。一个是前手压住对方,扯带得后手撵锥子似的撵进去。另一个是,前手一晃,你就撞在他后手上了,变魔术一般,不是障眼法,而是他换了身型。

        两者的前后虚实不同。整体说来,钻拳不是钻拳,是钻身。旧时代的北京很冷,冬天商店挂着沉甸甸的棉帘子,人进商店,前手一撩门帘,身子就往里钻,身子一动,手上搭的分量卸了,人进了门,帘子也刚好落下,有道缝就进了人。这是生活里转换虚实的现象,形意拳的“换影”也是这个意思。

        拳劲起自腰劲,只有头虚领了,腰里才生力,站桩首先是为了生腰力。脊椎敏感时,要让站桩法动起来,可以尝试一下薛颠的蛇形。蛇形是肩打,“后手只在胯下藏”,后手绕在后臀胯下,贴着尾椎骨向上一提。犹如马尾巴乍起来,才能跑狂了,撑上这个劲,尾椎乍了,肩膀才能打人,这是桩法融入拳法。

        从薛颠的角度讲。劈拳起手势、半步崩拳都是猴蹲身,这样十二形就如五行拳一样,其实这是五行拳该有的东西。

        指望摆出劈、崩、钻、炮、横的架子赢人,是指望不上的。不能蛮干,否则一下子就被人借了劲。为人处事也要这样,练了功就要藏着,藏不住就会得罪人,一得罪就是一大片,藏还得深藏。关键时候露一手就行了,形意拳是留给写实用功、心地纯正的君子的。

    三、十二形

        蛇形是肩打,鸡形是头打,燕形是足打,不是李存义传的,是他从山西学来的。其中的蛇形歌诀是“后手只在胯下藏”,后手要兜到臀后胯下,开始时,只有这样才能练出肩打的劲。

        武林里讲薛颠“能把自己练没了”,指的是他的猴形。他身法快、比武时照面一晃,就看不住他了,眼里有他,但确定不了他的角度。

        “龙形搜骨”不是龙形,就是劈拳里前脚外撇的大跨步,说这个步子开天辟地。打通三盘,调理百骸,是成就身子的关键。有了步子有功夫,没步子没功夫。这个步子就是内功。

        只撇脚不展腿,撇脚的打法,是别住敌人的脚,但也是在擒拿时较从容的情况下使用,情况紧急一拳见生死时,就用不上了。撇前脚的大跨步,主要是练法。

        前脚外撇的大跨步是形意的大步子,还有个小步子,就是崩拳步。崩拳步很微妙,步子只是向前,两膝盖是挤着的。但腿根里夹着活的动势,稍稍一调,就能随时随意地转向、转劲。所以崩拳微妙。

        对于蛇形。薛颠说:“一动手,就是这事,没旁的事。”

        说形意拳难看也主要是有这个猴蹲身,练拳时,处处都有只猴子蹲着,可想这一式的重要。猴蹲身之后,有张狂的招数。蹲身先练了膝盖,所以猴蹲身一变,就是扬身膝击,名猴挂印。这一蹲一扬,正如劈拳的一起一伏,也如崩拳的一紧一弛,只不过是猴形放肆,劈崩含蓄。

        猴挂印的下一变是猴摘桃,就是抓敌人脸,泼妇打架一般,这是为膝击做掩护。不抬腿是立于不败之地。抬了腿是兵行险道,得有收场、后撤的伎俩。这连抓带点,练着滑稽、打起来狼狈,但这一番乱七八糟,兴许就乱中取了胜。比武时要懂得挑事端,找头绪,无理取闹一下,也许就乱了对方的方寸。

        炮拳两手有前后,马形足两只手的炮拳,两手齐出,好像呆板,但只要转起来,呆板的也就变化无穷了。这个左右翻身的打法,不是翻胳膊,而是要把整个身子的重量从这边翻到那边,所以马形对整劲有好处,马形有践踏之意,动了手就不停,这个打法能先发制人。动手想快,光抡胳膊不行,脚下得踏上劲,手上才能快。所以马形抡胳膊却练了脚。

         马形成就了,脚下有弹力,随时可撩起伤人,冲着对方的胫骨、脚踝,撩上就踏,脚离地的时间越少越好。马形的腿击法,不是明目张胆,而是在抡胳膊的时候藏着。其中的巧妙,希望初学者,用“打一厘米”的方法好好揣摩,这是个容易使上的防身之技。

        鸡单足立地时是抓着爪子缩脚,所以要含着抓意提膝,有了抓意,膝盖下就能生出一踹。此踹很低,脚背外斜翘起,所以名为鸡翘脚。鸡形的腿击是从膝盖生出来的,不是直接使脚,所以能够“有机会就甩一脚,没机会就藏着。”

    四、象形术

        猿象的返身动作比钻拳大,因为钻拳把由下往上的钻势压缩到一直线里了,而猿象把这个上下钻势张扬了,蹲身时一回头就转了向,这一转比钻拳带的动静大。转了向就钻,犹如猴子一下蹿上树,人虽然没跳起来,劲要蹿起来。

        象形术猿象的手指头向着人脸,形意拳猴形的猴挂印也要预备着——这个比武要点,我看书上提一句,在此特别强调,这两招是一招,少了谁都有危险,猴挂印,膝盖是一大块骨头,等于一方大印,要把这大印的分量挂到敌人胸膛里去,最佳的落点是敌人两胸尖的腹中穴。

        这是个狠招。但不会返身换影,一抬膝盖便会挨打。

    五、交手法

        形意拳的肩打、胯打、臀打就是一蹭,而不是像出拳似的打出去,摆胯、凸肩、甩屁股是很难看的,这种近身打法是要蜻蜓点水一般,一闪一闪的。

       世上永远是强者影响弱者,交战步法的原理也如此。你的步法强,能影响别人,别人不自觉地一学你,就败了。

       对于交手的大原则,唐维禄总结为:“身子挂在手上,眼睛盯着根节,冷静。”手上要挂着身体一二百斤的分量,拳谱有“追风赶月不放松”的话,追上敌人容易,身子能追上自己的手,就难了;肩膀为根节,敌人要有作为,肩膀必有征兆,练武人练出眼力容易,养成明察秋毫的习惯,就难了;而最难的是冷静,练功夫练得开了智。方能冷静。

        腿击法是身法的发挥。所以练腿先练身。

        比武就是比谁先知道。形意拳的后发制人,不是等对方动手了我再动手,而是对方的征兆一起,我就动了手。不是爱什么招就使什么招,要应着对方,适合什么用什么,平时动心思多练,有出手就足合适的。只有练拳时方方面面的心思都动到,在比武电闪雷鸣的一瞬,才能变出东西来。

        跟高手比武,精神一亢奋就觉得有种东西兴旺起来,这就是力到丹田。说不清楚,只能体会,站桩就兴旺这个东西。

        形意拳专有打法,那是另一种分寸。薛颠的打法,在“占先于”方面有独到之处。示范时,做徒弟的防不住他,他的手到徒弟身上,就变打为摔了,把人摔出去,又一下捞起来,在他的手里不会受伤。做徒弟的被他吓几次,反应能力都有所提高。

        只有崩拳和蛇行,是我多年练武、比武自然形成的。我的崩拳、蛇行都只是看似崩拳、蛇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顺手就行了。

        形意拳是一动就有步数,身形得换在点上。看着你的动静,变得越快越好,越小越好,犹如好朋友见而一下就搭上了肩膀,得一下就近了,敌身。

        至于薛颠的马形,叫“马形炮”,手势与炮拳相似,犹如马立着前腿蹬人,也是在脚上有劲撑着。马形藏着腿击,绊子,跟着手变。形意拳是主要攻中路的拳。崩拳要坐腰,一坐腰,人就低蹿出去,正好打在敌人的胸膛、小腹。站桩时也要揣摩提腰坐腰。微微活动着。这是拳法融在桩法中。

         能硬打硬进,也不硬打硬进,一对一,可以硬碰硬,但一个对七八个时,怎么办?练武修出的劲道跟人硬拼了,那么练武修出的灵性干什么呢?内劲是虎、身法是龙,功力足还要智慧深。只能力胜,是俗于,能智取人,方是高人。

         练法的大纲是“二十四法”,打法的大纲是“八打”,师傅们讲拳都是结合着个人体验,在这两首歌诀上发挥。“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占中央”——鸡形是头打,鸡啄米就是擒住敌人两手时,用头下“啄”鼻软骨,上顶下巴,“啄”鼻软骨能让敌人血流满面,而项下巴,能一下把敌人顶晕过去。

        鸡形头打就是练头,头为一身之枢纽,头部僵硬、脚下再能变步数,转换身形时也仍然快不了。鸡总是一探头一探头地走,以头领身,鸡形就足用这个方法练身子。

        形意拳在发力时,只在碰到对手身上的瞬间,手才握紧。同样的道理,只在打倒敌人的一瞬间,才露真形——这是五形拳的用法,只用一点,一点即可。大部分时间存而不用,神经上有储备就行了。《西游记》里的妖精,关键时候才显原形。“真身只在刹那”。

    六、八卦掌
        尚云祥说八卦就是教人“送”,八卦像推磨,凡推过磨的人都知道,要将谷物磨得细腻。直愣愣地推肯定不行,手上的那般劲得把磨杆“送”出去,送得“平、圆、悠、远”,还要送出一般向下的辗劲,这股另有的劲叫做“留”。

        八卦掌便是有送有留,这不是靠站桩就能站出来的,所以八卦门人不站桩,都是在运动中求“送”、“留”,八卦如推磨,除r向前推,还要推出向下的辗劲,八卦掌一迈步要有两股劲,随时转化。明白了这两股劲的道理,就能理解八卦掌的招数为何千变万化。

        程延华打八卦,劲力浑身鼓荡,感觉不到他在打,只感到他在动。大蟒蛇从头到尾都蹭着劲,才能爬动得起来,这种威势,又怎是打一拳、踹一脚所能比的?

        “只动不打”是程派八卦的练功口诀,“硬退硬进天遮拦”是形意的古歌诀,尚云祥还有“练拳要学瞎子走路”的窍门,说瞎子走路身子前后都提着小心,从头到脚都有反应,练拳不是练拳头。而是全身敏感。

        八卦掌走偏门,一下就抢到人侧面,与练八卦掌的人交手,你就能体会到崩拳的转身动作——狸猫上树的巧妙,狸猫上树可迎敌人攻侧面。

        形意拳打法的要诀也是攻敌侧面,等于两个人打一个人。正面迎敌就吃力了。唐师腿法妙,不单善走,还能迅速抢到敌人侧面。

        形意门中的偏门攻防,返身打法是李存义发扬的,从李存义开始,形意的钻拳中就融入了八卦的东西,借着八卦的动作往身侧点。唐师,尚师传我的都是这个功架。

        我的钻拳基本形不是从下往上钻,而是从中往侧点。那个借来的八卦动作,借了就不还了,融在钻拳里起了变化,还有八卦“回身掌”的形态,向体外侧一滑步,前手向外撸去,还有塌劲。胳膊撑起来,手掌是横的。

        然后,后手随着点过去,手虽有前后,但两臂要有合力。犹如弓弩,两头绷上劲,才能射出东西,松了哪头都小灵。钻拳犹如螃蟹,是横着走的,左向一掌跟一拳,右向一掌跟一拳,就练上了返身。

  •    是不是“不用力”,这是横亘于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之间的一条分水岭。

            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分为两部分,大部分的人坦言是用力的,这种太极拳动作再规范、再到位、再标准、再美观也不可能是太极拳,因为这种“用力”周密地说就是“局部主动的用力”,而无可辩驳的是局部有多少主动的用力就有多少的肌肉与关节紧张,而肌肉与关节紧张就不可能是放松,就不可能有使人“终不得力”等效果。

            因而就不可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健身效果与一般舞操也毫无区别,那么,这样的拳怎么可以认为是太极拳呢?

           那么,练拳“不用力”了是不是就是太极拳了呢?

           杨澄甫先生在由董英杰先生执笔的《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指明法》中指出:“用劲不对,不用力不对,绵而有刚对。”

           按照一般的概念,“劲”、“力”与“气”都可以表示人体力量,而《杨氏老谱》与近代绝大多数太极拳家用“力”表示局部主动的骨杠杆性质的力量,认为这是太极拳所要消除的力;

           而用“劲”与“气”表示由脚而始向上传递的波浪形的力量,认为这是太极拳所要追求的力,当然这只是一家的术语而已。其实,这种表示法的概念中所谓的“力”只是指狭义的“力”,不是指广义的“力”;

            这种表示法的概念仍然认为狭义的无论是“力”、“劲”和“气”都是属于广义之“力”的。如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术十要》在对“用意不用力”的解释中所说的“不用力何以能长力”,这一句中前一个“力”指的无疑就是《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力”,而后一个“力”指的却是广义的“力”,其实是指这一段后面所说的“真正内劲”。

            《太极拳使用法》中的这句话显然反映了《杨氏老谱》所反映的这一家的术语当时还没有被这一家完全普遍确定使用。因此,正确地理解这段话,应该将这段话中的“劲”理解为《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力”,将“力”理解为《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气”与“劲”。

            而如果不分广义与狭义地说,那么,《太极拳使用法》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 力”和“不用力”对于太极拳而言都是错误的,也就是都不属于太极拳。

           因为太极拳必须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绵而有刚”的。这“绵”就是表示局部由于不主动用力而形成的松柔绵软,而这“刚”就是表示“劲”与“气”之力量。因此,“绵而有刚”就是太极拳的特性,也可以说成是“不用力而有力”。

            因为语言属于表示事物的第二信号,并不是事物本身。语言所表示的概念如语言学家帕默尔在《语言学概论》中所说是属于粗略的暗示而已。

            而每个人暗示的形成又必须依赖自己的亲身经验,每个人的经验往往不完全相同,因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同一概念词语的具体理解往往会有差异,对于“用力”也是如此。现在练太极拳的人中声称自己不用力者其实不一定没有用力,有的只是使用自己所感觉很小的力,又把这种情况当作是“不用力”。那么是不是真的有人练拳“不用力”呢?

           可以十分肯定的是:凡物体发生运动必定是有力量发生作用的。所以,从这一原理出发也可以明白练拳之肢体既运动又“不用力”不能理解为广义的“没有用力”和“没有力”。

           从上述可知《杨氏老谱》和近代太极拳家所谓的“不用力”,是指不用局部主动的骨杠杆性质的力。以手臂而言,一般人手臂发生运动是由于肩臂局部肌肉的缩短、拉长、等长等收缩所引起的,对于近代太极拳家而言,这就是狭义的“用力”;

           而因为凡力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传递,人体在某些体内反应下也能够使脚下发生的力向上发生传递,这种力也可以使得手臂发生运动,这种力就被《杨氏老谱》与近代太极拳家称为“气”或“劲”。

            太极拳就是以这种“气”或“劲”使得手臂发生运动的。具体地说:太极拳功夫越深,练拳时手臂中局部主动的力就会越小,直至真地感觉不到手臂在主动用力,别人也感觉不到其手臂在主动用力;

           而练拳时手臂中局部主动的力越小,就越能够发出由脚而起的力;尽管这样太极拳锻炼之初、中期的人手臂局部仍还有狭义的“用力”存在,然而手臂中存在的还有“气”或“劲”,到了中期以后则会主要是“气”或“劲”,甚至几乎全是“气”或“劲”了,局部主动的用力会几乎没有了。

           这种情况从人类所必需的模糊概念和数学近似计算的表达而言,最能使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就只能是“不用力”,这样的情况才是近代太极拳家所说的“不用力”。

            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说,真正纯粹的太极拳确实是局部“不用力”的。手臂既运动又能够“不用力”是客观真实存在的。

           为什么“不用力”所依赖的“气”或“劲”必然是从脚而始?这是因为人是下支撑活动的生物,“气”或“劲”其实是一种反作用效果发生的传递性的力,现代力学称为“动量传递”,所以,“气”或“劲”是必然从脚而始的。

          当然,一个人脚不着地坐在椅子上也可以发生“气”或“劲”,这“气”或“劲”就是从与椅子接触的屁股而始了。

            而说太极拳的“气”或“劲”从脚而始的,也不是说脚的局部会发生力量。“气”或“劲”之所以会从脚而始,靠的就是“气沉丹田”所引起的动态的“沉”使得脚发生了力量。

           由此可见:如果不会“沉”,“气”或“劲”就难以从脚而始。所以,太极拳家对“沉”都是十分重视的,叶大密先生就告诫弟子们太极拳中有无数个“沉”。

           “沉”的一个反应就是脚牢牢与地面接触,很多太极拳家将其称为“入地三尺”。 由此可见,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大谈中国近代闻所未闻的所谓“松空”,让学练者的脚与地面软绵绵地接触,就是断了“气”或“劲”发生的依靠,尽管练拳中手臂运动十分绵软,其实必然还是在用力的。

            因为这样情况下如果手臂不用力也就必然没有手臂运动的任何动力了,手臂就必然不会发生运动的;而既然手臂在运动,这手臂就肯定是在主动用力的。这样的用力即使也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的确也可以称为“不用力”,但却是属于“不用力而没有力”。

           这种“不用力”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不用力不对”。这种“不用力”也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批评的“双轻”,是太极拳的拳病,不属于太极拳所谓练拳的“不用力”。

           由于“气”或“劲”从脚而始的实现是必须有一个过程的,可见太极拳初学者是不可能完全不用力的,但这不等于初学者应该用力,而是初学者一开始学练就必须锻炼和追求不用力,也就是一开始学练就要追求将手臂局部主动发生的力量渐渐消除掉。

            对于手臂局部主动发生的力量而言,从太极拳学练一开始就是减法,而不是说等到学会了拳再减。这是因为如果等到学会了拳再减,那么,

            一是未减之前所学练的不可能是太极拳;

           二是等学会了拳用力已经习惯成自然再减就更难了;

           三是太极拳“不用力”必须依赖“气”或“劲”,一开始学拳不追求“不用力”,替代这狭义之“力”的动力“气”或“劲”就是不可能发生的。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就明白指出要得到“真正内劲”的一个条件就是“不用力”。所以,初学太极拳者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不用力,却是必须从锻炼不用力开始学练的。

           由上述可见,太极拳所谓的“不用力”,是指练拳时局部不主动用力,但局部又必定要有由脚而始从身体其它部位传递而来的“气”或“劲”作为肢体活动之动力的。所谓是“有气者无力”。

            而如果既自称不用力,又没有“气”或“劲”传递,手臂却会发生运动,其手臂局部就必然是在主动用力的,所谓是“无气者纯刚”。只不过是将“用小力”当作“不用力”了。

             这样的人当其手臂运动又不注意时去反方向挡其手臂,往往就立即可以感觉到这手臂是具有顶抗性的、可以作用动其全身重心之阻力的;当然有的用小力的人在动作很慢时,也可以使得去挡其手臂者感到毫无阻力,轻飘飘的似乎重量也没有,这其实是一种主动用力回避的反应,就更属于局部在主动用力了。

            而手臂运动如果真的是由传递而至的“气”或“劲”所引起的“不用力”的,那么,对于太极拳功夫好的人在其不注意时去反方向挡其运动的手臂,可以感觉到这手臂就象是一段浮在水上的断臂,或者是一条鞭子,是既有重量性的阻力,又没有顶撑的,如果有这断臂的运动有惯性,这惯性与其身躯重心也是没有关系的。

            太极拳沾粘连随的“不用力而有力”还不能理解为别人能够感觉到其手臂有劲力。《杨氏老谱》明白指出太极拳是“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就是说太极拳沾粘连随中的“气”或“劲”之“刚”别人是感觉不到的;尤其沾粘连随还借别人之力,这“气”或“劲”之“刚”,别人就更感觉不到了。

            就手臂而言,沾粘连随中要让别人感到的就是这是一条断臂,别人能够感觉得到的只是其重量性的力量,甚至其惯性也感觉不到,似乎与别人的手臂相接触,就象是粘糊到别人的手臂上的一团烂泥,往往是让别人感觉到其是“柔软沉重”的;

             这“柔软沉重”又必然会随别人的用力不同而变化,别人用力很小,也会感觉这“柔软”中的“沉重”小,重量比较轻;

            而如果用力很大,就会感觉到这“柔软”中的“沉重”大,重量也会十分大。

            其实这其中主要是手臂自重与惯性在起作用,也可能有“劲”的作用,只是别人感觉到的只是重量性的阻力,而这阻力又与其身躯重心没有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掤劲”。

           所以,能够“不用力而有力”,当别人用很小的力时会使别人感到其手臂是“有气无力”的,重量是轻的;而当别人用大力时就会使别人感到其手臂沉重难移,阻力很大、重量很重,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两臂松得又沉又重,似钢铁样的重,而不是似钢铁样的硬”。

            这正如李亦畲先生所说的“彼有力,我亦有力……彼无力,我亦无力”。太极拳的发劲要发出通透、强劲、软弹的比手臂局部的力还大的力量来,一个重要的条件也是手臂局部不主动用力。

           由于这“劲”的特点如《杨氏老谱》等所说是波浪形弹性的、没有持续性的,如果持续连几斤的东西也是提拿不起的,不象狭义的“力”能够持续提拿几百斤的东西;“劲”的波浪时间又极迅速短促,象鞭子的弹击,甚至手臂没有伸缩移动,所以,当发劲瞬间别人既可以感到其手臂发出很强大的力量来,又很难持续体察到其手臂中的劲力之“刚”。

           由此可见:太极拳的“不用力而有力”是既使人难以找到其沾粘连随之“力”,又能够发劲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劲”力来。所以,更准确地说,太极拳“不用力”的主要表现是“不用力而能有强大的力”。

            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在很缓慢练拳时做到的是“不用力而没有力”,就是近似地说,手臂始终软绵绵地没有任何力,违反了“不用力而有力”;而推人时用的还是手臂如木棍般持续发硬的局部主动发生的“力”,又违反了“不用力”。

           这种太极拳动作再“自然”、再自称有“内功”,再能够“用意念”,也不可能是太极拳。因为这种拳仍然是在用局部主动之力的,是不可能具有全身真正完全放松与使人“终不得力”等效果的,而且没有传递性的由脚而起的力量,因而不可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用意念”又不可能使得大脑入静,因而健身效果必然与一般舞操毫无区别,实质上是模仿太极拳外形而无太极拳之实的健身活动而已。

            然而,现代太极拳界中有很多人都将这种健身活动当作太极拳加以追求,这是一种必将置太极拳于死地的误区。因此,认识清楚太极拳的“不用力”是“不用力而有力”与“不用力而能有力”的,对于太极拳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         打太极拳要懂得什么是缠丝劲

            打太极拳就要练内劲,内劲就是缠丝劲。凡是圆形发出来的东西,它都带有缠丝劲。陈式太极拳是上下,左右,前后,四傍,内有五脏百骸,外有肌肤毫毛,没有抽扯之型,没有提拔之意,没有平面,没有直线,没有缺陷处,没有凹凸处,没有断续处,是浑然一圆,方为合格。所以,陈式太极拳完全是圆形发出来的劲,有缠丝劲。因为它没有平面,没有直线,没有抽扯之型,没有提拔之意。

            缠丝劲发源于肾,处处皆有,无时不在,行于四体之内,浸润于百骸之中,达回四梢通七窍,增长内力无穷,使内劲收敛入沽骨,气血流通,消化饮食,怯病延年,皆缠丝劲之效力也,缠丝劲分上缠,下缠,左缠,右缠,里缠,外缠,大缠,小缠,顺缠,逆缠,正缠,倒缠以及百般缠法,都是结中气运行的,但是教人时不必指出哪部分是什么缠法,这样教人大大有悖于练拳之道。只分什么是正缠,什么是逆缠就可以了。

            云手完全是正缠丝劲,倒撵耾完全是倒缠丝劲,单鞭左半身是正缠丝劲,右半身是倒缠丝劲,其它的缠法在练拳时有什么样的身法,就有什么缠丝劲的表现。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学者千万不可忽视。

            打太极拳必须知道三节的规矩

            头为上节,上节不明,无依无宗,头为周身之首。打太极拳如果不知道头的规矩,周身涣散没有系统。为此,不能低头,不能摆头,不能头硬往上顶,头要自然正,二目平视,如某手至,眼神只注于某手的中指甲,嘴唇要合,舌尖顶住上颚,使呼吸自然。

            腹为中节,中节不明,滿腔是空。上自咽喉,下至丹田为中节,中节不能弯腰撅屁股,不能鼓肚填胸,必须沉肘松肩,含胸塌腰,心气下降,呼吸自然。打太极拳,腰是最重要的。腰如车轴气如轮。腰为周身之主宰。腰为一身之主。肾为发气之源,如果不懂得腰劲,周身涣散无主。

            手为梢节,肩肘为中节,腰为根节,往里合,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以肩领腰;往外开,以腰摧肩,以肩领肘,以肘领手,这就是梢节领,中节随,根节摧,左右是一样的,这样的运动才能一气贯通。

            下节不明,颠覆必生,大腿根到脚底为下节,脚底脚后跟要把地,涌泉穴要虚,腿要虚实分明,千万不可有双重的腿法,犯了双重的毛病就不成为太极拳了,膝盖要与脚跟对照,不要东倒西歪,要骨节相对,不对则无力,等于盖房顶,梁柱一歪,房子就要倒塌的意思,虚腿脚尖要往里勾,使腿上有缠丝劲,委中穴(在膝后弯内)莫软,两只腿不能硬顶住骨盆。

            乁脉穴(在两大腿弯内)要虚,不然转关不灵。开裆贵圆,腿部方能有力,腿为周身之枢纽,灵与不灵在于步,活与不活在于步。打太极拳下盘稳固是根基,就是上虚下实,外柔内刚之法。

            在第一阶段练习时,必须知道三节之分的规矩,就是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也。心与意,气与力,筋与骨合,此为内三合也。就是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合之,一动周身无有不动,一静周身无有不静,何有三节之云乎哉。三节的规矩就是在运动时合而分之,分而合之,到成功时是一气贯通,一肢动而百骸皆随的道理。

            打太极拳时就是合而分之,分而合之,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分者是一本而散为万株,合者是万株成归于一本,千头万绪各有所属,酿佳肴自有其源,拳术之道不外此例。

            打太极拳问答

            (1)打太极拳慢的对还是快的对?

            打太极拳不在于快或慢,而应当是快而不乱,慢而不散。什么是快而不乱,慢而不散呢?拳不管练的再快,必须外形与内气结合起来,以内气来摧外形,气到形到,形是随气而动,这样运动就是快而不乱,这样快才对。如果在运气时,气到形不到,形到气不到,不是气过于形,就是形过于气,这样练就是快而乱,快也不对。

            慢而不散,就是在运动,外柔内刚,外如处女,内如金刚,静如山岳,稳如泰山,就是用蓄劲而待后发,这样练就是慢而不散,练慢也对。如果犯上重下轻,外散内空,手到身不到,身到气不到,气到形不到,一盘散沙,这就是慢而散,这样练慢也不对。打太极拳主要是完整一气,刚柔相济,变化无穷的道理。

            (2)打太极拳用气对还是不用气对?

            打太极拳应当是不用气,轻而不浮;用气沉而不僵。这样练用气对不用气也对。如果不用气,轻而浮,用气沉而僵,这样用气不用气都不对。什么是轻而不浮,沉而不僵?无论是举手抬脚,如棉裹铁,轻而自然,这就是轻而不浮。用气不是用笨气,死搬硬套,用气用的是先天自然之气,带有灵活性的,这样练就是沉而不僵,否则都是不对的。

            (3)说陈式太极拳是大架,杨式是中架,吴式是小架,这样说法对不对?

            这样说法是不恰当的。陈式太极拳初学时,虽然是由大架入手,但因其是刚柔相济,千变万化,是忽大忽小,忽有忽无,忽隐忽现,忽刚忽柔,变化无穷的。所以说,陈式太极拳,大架也可以收成为中架,中架也可以收成为小架,把太极拳说成为死的是不对的。

            (4)打太极拳,应当先由刚入手,还是先由柔入手?

            打太极拳按规矩还是先由刚入手,练成功后,自然成了刚柔相济,但是教人时,必须灵活掌握,要因人施教,因身体强弱施教,切不可千篇一律。如果教青壮年人,必须由刚着手,不然就没有基础。

            如果教有病的人,身体弱的人或老年人,他们不能学那一层刚的功夫,那就教他们由缓慢着手,把身体练强壮之后,再学太极拳第二趟,把那一层功夫补起来。为什么不叫他们先由柔着手,而是有缓慢着手,因为打太极拳柔是很宝贵的东西,很不容易练出来。

            年老体弱者,初学者是由缓慢着手,而不时由柔着手,柔是多年功夫,千锤百炼才能得到。如化一块铁,本来里面有粗质,经过铁匠用炉打一火去一层粗质,结果把粗质打完,就成了铁精。等于太极拳初学时纯刚无柔,练一层功夫得到一层柔,把功夫练成后,才能得到刚柔相济的奥妙。

            所以打太极拳是最不容易把柔练出来的。因此说,教身体弱的人先由缓慢着手,待身体练强后,再进一步练刚。最后练成外柔内刚。否则单纯无柔软,那就是外散内空,决不是柔。有人打太极拳由缓慢入手,练数十年功夫,掌无拴鸡之力,就是由缓慢着手没有基础吃的亏。

            打太极拳必须知道什么是迭法

            打太极拳全在用迭法,不懂迭法枉徒劳。什么是迭法?就是刚柔相济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无穷的。很难用文字全面的写出来,现仅大概指出几个标准:

            (1)沉肘松肩,含胸塌腰,心气下降,呼吸自然,如果练的周身关节僵的跟铁棍一样,如死蛇躺地,直棍一条,没有变化,那就不成太极拳了,学者要注意。

            (2)虚实分明,周身相随,引劲落空,借力打人,如果不能虚实奉命,就不能借力打人。

            (3)不进不能引,不引不能空,不空不能击。这就是与人交手时,忽刚忽柔,忽有忽无,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方法。

            (4)蓄要蓄得紧,开要开得尽,如卷炮,炮卷得越紧,崩得越响。练拳蓄得越紧,近来发出的劲越大越有力,发人越远。要蓄得紧,就是周身之气团聚不散,不是把两肘夹住,如绳捆住。开得尽,就是把蓄的劲达到手指,直到手指发麻发胀,就算开得尽。不是把两只胳膊展得很直,没有灵活性的道理。

            (5)远打一丈不为远,近打只在一寸间。远打一丈不为远,就是在用发劲时,不要探身打人,如好教师不打跑教师,他跑得很远,你要追他去打,也是有失败的。近打只在一寸间,只在一寸之内,发人圈最小最小,将来发人是最有力的。

            (6)我守我疆莫失界,一失界,魂飞魄散,就是在发人时,沉着松劲,用中定之法,决不可失于中心,发不着人,自己就会落空,有栽倒的危险。

            (7)身如弓弦手如箭,灵机一动鸟难飞。就是蓄劲如开弓,出劲如放箭的方法。就是在发人时,不是用气力去打人。灵机就是裆内有弹簧力,一动发于四梢,人自然就会栽倒。

            (8)全体空灵,应变有才。就是练太极拳有三空:手心空,脚心空,胸心空。也就是上虚下实,外柔内刚,灵活运用之法。舍己从人,随机应变,没有一定的方法,使人不知道我的劲,我独知道人的劲,拳术加战术。如同打仗的游击战术,好去钳子包围敌人。

            (9)纵放展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採更难移。倒步退步虽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滚拴搭扫灵微妙,内腾巧取有谁知,全体空灵无缝隙,声东击西要熟知,上拢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藏头盖面天下有,钻心剁肋世间稀,教师不知个中理,难得武艺论高低。

            以上这些迭法,没有功夫的人,看过如纸上谈兵,无济实用,功夫纯熟的人,就知道言之不谬也。

            什么是太极拳精华,什么是糟粕?

            (1)有了抽扯之形,提拔之意,有了直线,有了平面是不对的。

            (2)完整一气是对的,一盘散沙是不对的。上虚下实是对的,外柔内刚是对的。上重下轻,外散内空是不对的。

            (4)大圈和小圈结合是对的,大小不结合是不对的。出劲和蓄劲相结合是对的,不结合是不对的。

            (5)一肢动而百骸皆随是对的,手到身不到,身到气不到,气到形不到是不对的。

            (6)气与劲结合是对的,不结合是不对的。

            (7)刚柔相济是对的,刚柔不相济是不对的。

            (8)用先天自然之气是对的,用后天之拙力是不对的。

            (9)周身关节要处处开张,骨节要松是对的,把周身关节练的象铁棍一样,没有曲折是不对的。

            (10)快而乱,慢而散,轻而浮,沉而僵是不对的。快而不乱,慢而不散,轻而不浮,沉而不僵是对的。

            (11)打太极拳必须含胸塌腰,使浊气下降,降于涌泉穴,由涌泉穴反映上来的青气,顺后脊梁骨上升,升至百会穴,这就是虚领顶劲。这种虚领顶劲是对的。含胸拔背是不对的,虽然说脊骨是自然弧形,但气是活的,能上升能下降。好比一棵树,天生是直线是不会动的,但是树根必须往下降,使根深叶茂,才能开花结果,如果使树往上提是不对的。

            毛主席教导我们:不要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毛病。请练太极拳者细细揣摩,练太极拳气往下降是对的,还是气往上拔是对的?只有当场检验就会真诀出现。以上说的对的都是精华,不对的都是糟粕,请学者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太极拳的理论很多,因为我今年已是八十岁的人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别不多写,只能口授。

论坛
参与论坛互动,参加喜欢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