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拳术

创建时间:2016-06-25

不用力而能有力,才是太极拳

发表于 2018-03-24 18124 次查看

   是不是“不用力”,这是横亘于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之间的一条分水岭。

        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分为两部分,大部分的人坦言是用力的,这种太极拳动作再规范、再到位、再标准、再美观也不可能是太极拳,因为这种“用力”周密地说就是“局部主动的用力”,而无可辩驳的是局部有多少主动的用力就有多少的肌肉与关节紧张,而肌肉与关节紧张就不可能是放松,就不可能有使人“终不得力”等效果。

        因而就不可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健身效果与一般舞操也毫无区别,那么,这样的拳怎么可以认为是太极拳呢?

       那么,练拳“不用力”了是不是就是太极拳了呢?

       杨澄甫先生在由董英杰先生执笔的《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指明法》中指出:“用劲不对,不用力不对,绵而有刚对。”

       按照一般的概念,“劲”、“力”与“气”都可以表示人体力量,而《杨氏老谱》与近代绝大多数太极拳家用“力”表示局部主动的骨杠杆性质的力量,认为这是太极拳所要消除的力;

       而用“劲”与“气”表示由脚而始向上传递的波浪形的力量,认为这是太极拳所要追求的力,当然这只是一家的术语而已。其实,这种表示法的概念中所谓的“力”只是指狭义的“力”,不是指广义的“力”;

        这种表示法的概念仍然认为狭义的无论是“力”、“劲”和“气”都是属于广义之“力”的。如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术十要》在对“用意不用力”的解释中所说的“不用力何以能长力”,这一句中前一个“力”指的无疑就是《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力”,而后一个“力”指的却是广义的“力”,其实是指这一段后面所说的“真正内劲”。

        《太极拳使用法》中的这句话显然反映了《杨氏老谱》所反映的这一家的术语当时还没有被这一家完全普遍确定使用。因此,正确地理解这段话,应该将这段话中的“劲”理解为《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力”,将“力”理解为《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气”与“劲”。

        而如果不分广义与狭义地说,那么,《太极拳使用法》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 力”和“不用力”对于太极拳而言都是错误的,也就是都不属于太极拳。

       因为太极拳必须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绵而有刚”的。这“绵”就是表示局部由于不主动用力而形成的松柔绵软,而这“刚”就是表示“劲”与“气”之力量。因此,“绵而有刚”就是太极拳的特性,也可以说成是“不用力而有力”。

        因为语言属于表示事物的第二信号,并不是事物本身。语言所表示的概念如语言学家帕默尔在《语言学概论》中所说是属于粗略的暗示而已。

        而每个人暗示的形成又必须依赖自己的亲身经验,每个人的经验往往不完全相同,因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同一概念词语的具体理解往往会有差异,对于“用力”也是如此。现在练太极拳的人中声称自己不用力者其实不一定没有用力,有的只是使用自己所感觉很小的力,又把这种情况当作是“不用力”。那么是不是真的有人练拳“不用力”呢?

       可以十分肯定的是:凡物体发生运动必定是有力量发生作用的。所以,从这一原理出发也可以明白练拳之肢体既运动又“不用力”不能理解为广义的“没有用力”和“没有力”。

       从上述可知《杨氏老谱》和近代太极拳家所谓的“不用力”,是指不用局部主动的骨杠杆性质的力。以手臂而言,一般人手臂发生运动是由于肩臂局部肌肉的缩短、拉长、等长等收缩所引起的,对于近代太极拳家而言,这就是狭义的“用力”;

       而因为凡力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传递,人体在某些体内反应下也能够使脚下发生的力向上发生传递,这种力也可以使得手臂发生运动,这种力就被《杨氏老谱》与近代太极拳家称为“气”或“劲”。

        太极拳就是以这种“气”或“劲”使得手臂发生运动的。具体地说:太极拳功夫越深,练拳时手臂中局部主动的力就会越小,直至真地感觉不到手臂在主动用力,别人也感觉不到其手臂在主动用力;

       而练拳时手臂中局部主动的力越小,就越能够发出由脚而起的力;尽管这样太极拳锻炼之初、中期的人手臂局部仍还有狭义的“用力”存在,然而手臂中存在的还有“气”或“劲”,到了中期以后则会主要是“气”或“劲”,甚至几乎全是“气”或“劲”了,局部主动的用力会几乎没有了。

       这种情况从人类所必需的模糊概念和数学近似计算的表达而言,最能使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就只能是“不用力”,这样的情况才是近代太极拳家所说的“不用力”。

        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说,真正纯粹的太极拳确实是局部“不用力”的。手臂既运动又能够“不用力”是客观真实存在的。

       为什么“不用力”所依赖的“气”或“劲”必然是从脚而始?这是因为人是下支撑活动的生物,“气”或“劲”其实是一种反作用效果发生的传递性的力,现代力学称为“动量传递”,所以,“气”或“劲”是必然从脚而始的。

      当然,一个人脚不着地坐在椅子上也可以发生“气”或“劲”,这“气”或“劲”就是从与椅子接触的屁股而始了。

        而说太极拳的“气”或“劲”从脚而始的,也不是说脚的局部会发生力量。“气”或“劲”之所以会从脚而始,靠的就是“气沉丹田”所引起的动态的“沉”使得脚发生了力量。

       由此可见:如果不会“沉”,“气”或“劲”就难以从脚而始。所以,太极拳家对“沉”都是十分重视的,叶大密先生就告诫弟子们太极拳中有无数个“沉”。

       “沉”的一个反应就是脚牢牢与地面接触,很多太极拳家将其称为“入地三尺”。 由此可见,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大谈中国近代闻所未闻的所谓“松空”,让学练者的脚与地面软绵绵地接触,就是断了“气”或“劲”发生的依靠,尽管练拳中手臂运动十分绵软,其实必然还是在用力的。

        因为这样情况下如果手臂不用力也就必然没有手臂运动的任何动力了,手臂就必然不会发生运动的;而既然手臂在运动,这手臂就肯定是在主动用力的。这样的用力即使也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的确也可以称为“不用力”,但却是属于“不用力而没有力”。

       这种“不用力”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不用力不对”。这种“不用力”也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批评的“双轻”,是太极拳的拳病,不属于太极拳所谓练拳的“不用力”。

       由于“气”或“劲”从脚而始的实现是必须有一个过程的,可见太极拳初学者是不可能完全不用力的,但这不等于初学者应该用力,而是初学者一开始学练就必须锻炼和追求不用力,也就是一开始学练就要追求将手臂局部主动发生的力量渐渐消除掉。

        对于手臂局部主动发生的力量而言,从太极拳学练一开始就是减法,而不是说等到学会了拳再减。这是因为如果等到学会了拳再减,那么,

        一是未减之前所学练的不可能是太极拳;

       二是等学会了拳用力已经习惯成自然再减就更难了;

       三是太极拳“不用力”必须依赖“气”或“劲”,一开始学拳不追求“不用力”,替代这狭义之“力”的动力“气”或“劲”就是不可能发生的。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就明白指出要得到“真正内劲”的一个条件就是“不用力”。所以,初学太极拳者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不用力,却是必须从锻炼不用力开始学练的。

       由上述可见,太极拳所谓的“不用力”,是指练拳时局部不主动用力,但局部又必定要有由脚而始从身体其它部位传递而来的“气”或“劲”作为肢体活动之动力的。所谓是“有气者无力”。

        而如果既自称不用力,又没有“气”或“劲”传递,手臂却会发生运动,其手臂局部就必然是在主动用力的,所谓是“无气者纯刚”。只不过是将“用小力”当作“不用力”了。

         这样的人当其手臂运动又不注意时去反方向挡其手臂,往往就立即可以感觉到这手臂是具有顶抗性的、可以作用动其全身重心之阻力的;当然有的用小力的人在动作很慢时,也可以使得去挡其手臂者感到毫无阻力,轻飘飘的似乎重量也没有,这其实是一种主动用力回避的反应,就更属于局部在主动用力了。

        而手臂运动如果真的是由传递而至的“气”或“劲”所引起的“不用力”的,那么,对于太极拳功夫好的人在其不注意时去反方向挡其运动的手臂,可以感觉到这手臂就象是一段浮在水上的断臂,或者是一条鞭子,是既有重量性的阻力,又没有顶撑的,如果有这断臂的运动有惯性,这惯性与其身躯重心也是没有关系的。

        太极拳沾粘连随的“不用力而有力”还不能理解为别人能够感觉到其手臂有劲力。《杨氏老谱》明白指出太极拳是“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就是说太极拳沾粘连随中的“气”或“劲”之“刚”别人是感觉不到的;尤其沾粘连随还借别人之力,这“气”或“劲”之“刚”,别人就更感觉不到了。

        就手臂而言,沾粘连随中要让别人感到的就是这是一条断臂,别人能够感觉得到的只是其重量性的力量,甚至其惯性也感觉不到,似乎与别人的手臂相接触,就象是粘糊到别人的手臂上的一团烂泥,往往是让别人感觉到其是“柔软沉重”的;

         这“柔软沉重”又必然会随别人的用力不同而变化,别人用力很小,也会感觉这“柔软”中的“沉重”小,重量比较轻;

        而如果用力很大,就会感觉到这“柔软”中的“沉重”大,重量也会十分大。

        其实这其中主要是手臂自重与惯性在起作用,也可能有“劲”的作用,只是别人感觉到的只是重量性的阻力,而这阻力又与其身躯重心没有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掤劲”。

       所以,能够“不用力而有力”,当别人用很小的力时会使别人感到其手臂是“有气无力”的,重量是轻的;而当别人用大力时就会使别人感到其手臂沉重难移,阻力很大、重量很重,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两臂松得又沉又重,似钢铁样的重,而不是似钢铁样的硬”。

        这正如李亦畲先生所说的“彼有力,我亦有力……彼无力,我亦无力”。太极拳的发劲要发出通透、强劲、软弹的比手臂局部的力还大的力量来,一个重要的条件也是手臂局部不主动用力。

       由于这“劲”的特点如《杨氏老谱》等所说是波浪形弹性的、没有持续性的,如果持续连几斤的东西也是提拿不起的,不象狭义的“力”能够持续提拿几百斤的东西;“劲”的波浪时间又极迅速短促,象鞭子的弹击,甚至手臂没有伸缩移动,所以,当发劲瞬间别人既可以感到其手臂发出很强大的力量来,又很难持续体察到其手臂中的劲力之“刚”。

       由此可见:太极拳的“不用力而有力”是既使人难以找到其沾粘连随之“力”,又能够发劲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劲”力来。所以,更准确地说,太极拳“不用力”的主要表现是“不用力而能有强大的力”。

        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在很缓慢练拳时做到的是“不用力而没有力”,就是近似地说,手臂始终软绵绵地没有任何力,违反了“不用力而有力”;而推人时用的还是手臂如木棍般持续发硬的局部主动发生的“力”,又违反了“不用力”。

       这种太极拳动作再“自然”、再自称有“内功”,再能够“用意念”,也不可能是太极拳。因为这种拳仍然是在用局部主动之力的,是不可能具有全身真正完全放松与使人“终不得力”等效果的,而且没有传递性的由脚而起的力量,因而不可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用意念”又不可能使得大脑入静,因而健身效果必然与一般舞操毫无区别,实质上是模仿太极拳外形而无太极拳之实的健身活动而已。

        然而,现代太极拳界中有很多人都将这种健身活动当作太极拳加以追求,这是一种必将置太极拳于死地的误区。因此,认识清楚太极拳的“不用力”是“不用力而有力”与“不用力而能有力”的,对于太极拳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