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谱云:“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孙式太极拳诀亦云:“太极拳本内家拳,不用拙力意当先。”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即突出强调意识的作用。练拳时,外部神态的活动是内意的外在表现,即“意气君来骨肉臣”、“神为主帅、身为躯使”。只有意、气、神、形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内外兼修,身心并练。
一、首先弄清何谓“意”
“意”是人类大脑的思维活动,也就是人心里的想法。太极拳的“意”是人在练拳时的意识和想法。“意”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只有靠意识来感知和体会。
这里,我们选取得气较快,意感比较明显的“开合”动作作为意功练习的手段。具体做法是: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屈膝下蹲,两掌心相对置于胸前,随呼气合于脸宽,随吸气开于同肩宽,这样反复做10至20次。
意念:两手十指之间有一无形的气球,吸气时两掌间气球膨胀,同时意想内气由丹田过会阴向夹脊冲过,通督脉;呼气时两掌间气球在不丢的情况下慢慢回收,同时内气由百会下行过膻中、冲胃脘、通任脉,形成循环。这样不断反复的练习,两掌就会有相吸相系的气感。胸部呼吸通畅深长,背部有膨胀绷紧之感。日久,只要一动意便会自动产生内气循环的开合运动。这正是拳谱上所说的:“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全是意,不在外面。”
二、意和气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拳谱云:“意为令,气为旗”、“意气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这就告诉我们:练拳时要“以心行气,心为发令者,气为奉令而行者”,一举一动都要先意动而后形动。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因此我们要注重内意、内气的基本功练习。
我们以陈式太极拳为例,在演练陈式太极拳时,须抓住内气的流向及外向的缠丝两方面。
陈式拳预备式开始做金刚捣碓时,两手在胯旁屈肘时稍提,即手心朝下做按的动作。金刚捣碓完成后,捣拳震脚接懒扎衣的过渡式,身先微左转,再微右转,随即转正,同时两手在小腹前随转体自左向外而上向右而下绕一小圈。以上两式的开始动作缠丝,在外形上有一个小圈来带动后面的动作。太极内劲就是用意想内气在丹田转动一小圈,在外通过转腰、松肩、松胯、圆裆等周身的缠丝使气均达梢节。
再以右单云手为例:用意想丹田气在右侧由外向内吸进(气人丹田),右手手心向下,小指一侧领劲,沉肩合肘由外向内缠丝,做顺缠丝为掤。意想丹田气由内向外呼(气出丹田),右手由里向外缠丝,大拇指领劲,松肩开肘做逆缠丝为捋。
以上气人丹田、气出丹田的这种气感在意念的支配下,随着以腰带臂,节节贯穿的内劲的运行,可以由丹田贯注到周身各个部位。这种感觉,在太极拳上就叫做“意到、气到、力到”。行拳中,每招每式不断地用意调整身法,达到周身放松,这时体内就会有内气流动的感觉,练拳时也会兴趣倍增。
三、如何用“意”练拳,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练“意”首先要心静。把心静下来,一i5平气和;不走神、不散心;不急于求成,不贪多求全,达到一i5静体松才能练拳。
第二,练外意阶段。练“意”首先注重拳架和要领。每一式都要做到动作正确、规范,套路要熟练。在习拳、练拳时,要牢记三个意念:
1.虚领顶劲。自始至终顶劲绝不可失,头为一身之一卜节,上节不明,无依无踪。
2.立身中正。立身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中节不明满腔是空,意思就是找不到内气。因此,中节尤为重要,要正确地调整身法,使内劲处处达中正不偏。
3.下肢分虚实。下肢不明,颠覆必生。拳谱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虚实”、“步为周身之枢纽,灵不灵在于步,活不活在于步”。
陈式太极拳强调两脚的虚实,转换时走的是放倒的“8”字,前后变换时走的是裆腰的下弧线与后弧线的交替,左右开步或迈步都是屈膝松胯,腿部具有螺旋缠丝劲,强调“内不动,外不发”。
第三,练意要注重内劲。按照“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牵动往来气贴背”的规律和路线练意。
以陈式拳的六封四闭一式为例,其两掌下按时,意想气由丹田贴脊背,然后由背而臂,再到腕到掌,就会感觉到手臂以至手指发胀,这就是气血流注的感觉。下按时须呼出一口深长之气,这对调整呼吸系统有极大帮助。
再如,掩手肱捶一式,其发劲前意要专、心要静、身要松,在意的作用下先合好劲,通过松肩沉肘,双顺缠将右拳合于腰间,左手合于胸前,目注左肘挂住劲,按照发劲的基本规律、要点,使之从足下发出,腰裆要有旋转弹抖力,发劲要整,落点要准,发力要透,并且能够定位。这三点缺一不可,前拳后肘一气呵成。
总之,太极拳是心、意、气、神、形完整合一的运动,气由体内静,神领形体松,内外相合后,阴阳自然协调。如是.才能全身劲气神充足,虚实刚柔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