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要想练好拳,必听前人言:不可忽视的拳家卓见——孙氏太极拳

发表于 2018-03-19 3710 次查看

        孙存周先生言:拳术首重气,力次之。所谓养气者,纯刚是也。气充而运之以神,神之所照,无不如志。其练法简易,于动中求静,用后天之形,补先天之气。以手足动作调节呼吸。虚心实腹,气归丹田。有一分气,用一分力。不努力,故不伤气。诚中形外,则精神健旺。盖气颓则志败,气盈则力盛。所养即充,而后注意于神。以气行力,则力不可测。以神行气,则境臻于化。
        ——此言乃孙存周先生的切身经验,亦是拳学至理。无论各门各派拳艺,遵循者,则近于道。悖其义者,不入正轨。
        孙存周先生的弟子牟八爷传下的孙氏太极拳心法是:
        松软绵柔、缠拿吞化、虚灵冷弹、沉雄机变。
        ——其义与形意拳、八卦拳用法多有相通。
        刘子明先生追随孙存周先生有年,得到孙存周先生指点形意拳。刘子明先生谈及形意拳练法时,特别强调:
        练时要使全身关节松开,节节放开,开始行拳,最先不要求发力,要从和顺轻捷处行拳,动作规矩和顺,步子轻捷自然,在此中自然求得劲力充实圆整。出劲要自然随着动作规矩发出,不可努劲,不可预设发劲效果。前后两劲间求以顺畅连贯,前劲之终,即后劲之始,前后两劲间隙越小越好,乃至于无,后劲如前劲的自然延伸,前后两劲之间无须做任何调整,连贯一体,流畅如水,则方合规矩。
        ——其义与练太极拳、八卦拳的法则又相吻合。
        周剑南先生从郑怀贤先生学孙氏八卦拳,以后又得到孙存周先生的指点。周剑南先生在谈及孙氏八卦拳特点时说:
        孙存周先生传下的八卦拳特点有十个字,速小软绵巧,闪展腾挪空。
        ——其义与太极之理相通,用法亦多有雷同。
        故知孙氏三拳是你中有我,我中由你,皆是体用气足神完之神气运用之道。即所谓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孙氏三拳皆以太极一气为宗。
        前人所言之体会,看似空泛,实则宏规大旨,对研习拳术甚具启发。以我的经验而言,我练拳不多,更未下过什么功夫,然而每次行拳,哪怕只是练一形一式,皆能有所得,有所悟,且能从技能上展示出来,稍加练习,竟然有日新月异之慨,即得益于对前人心法、言行之研究。一些人闻之,以为荒诞不经,实因未知或未悟前人之言行所致。如今各地习拳以太极拳最为普及,同样练习孙氏三拳者也是如此,以习孙氏太极拳者为多,但能对孙存周先生的习拳要则及牟八爷传下的研习孙氏太极拳16字心法有研究者寥寥无几。而对于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的前人言行,如今知者更少,鲜有深入研究者,任由前人的心法要义付诸东流。故今人在研习拳术上始终不的门径。
        如牟八爷研习孙氏太极拳16字心法“松软绵柔、缠拿吞化、虚灵冷弹、沉雄机变”看上去这些文字似曾相识,但究其意,能知其义者不多,至于如何按此研练,如今知者更少。
        以松软绵柔四字来说,即是四部法要,也是四步功夫,各有内涵。此四字对习太极拳者甚熟识,易匆匆带过,不求甚解。
        关于松,阐述者甚多,然未见能言其要者,所见文论多是强调松的重要,而鲜有涉及松的内涵以及如何才能达到松。
        松,拳术中松的状态与生活中放松的状态虽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所针对的状态对象不同。几乎每个人在其生活中都有放松的时刻及状态,但一旦打拳,一旦与人对抗,这个松的状态就没了。所以拳术中的松是针对站桩、走架、推头、散手而言的松。故拳术中的松涉及心、身、式、法、功、技击六者,求松,六者缺一不可,否则,求松不入正轨,弱对抗时似有,强对抗时皆无,终是望洋兴叹。求松能步步深入的肯綮是要围绕着自主平衡及自主效能的逐步提升来求松,通过松紧共生,松紧转换的过程提升松的造诣。不知此,求松终不得门径。有关何为自主平衡与自主效能,请参见《孙氏武学研究》。
        软,是拳术的造诣。那么什么才是拳术造就的软呢?记者黎宛冰记述她与孙剑云老师握手的感觉颇能说明,黎宛冰在其“异人撷怪(1)”写道:“(孙剑云)用双手团起我的手,我的手顿觉包裹在一团蚕丝中。一位80多岁老太太的手,如此柔软,完全没有老年人的嶙峋骨感,暖气充盈,如触无物,那感觉十分奇异,似乎时光倒流。我诧异得无以言表。”黎宛冰这段描写并无夸张之处。孙剑云老师晚年手臂甚柔软,这也许就是内在修养的徵状。我的同事李柏讲,有位单先生体瘦如柴,两臂瘦如麻杆,功夫很高,搭上手,你摸不到他的骨头,他的两臂软软的,如同未充满气的气球,你握着他的手臂,却无法握实,反而感觉自己全身被他包裹住。我以为这种软是内修功夫有造诣的征兆。软不是架子软,而是肌肤软。俗云:练拳者,架子硬、肌肤软是功夫,架子软、肌肤硬是棒槌。
        绵,涉及功、劲、法。绵不仅要连绵不断,还要式、法、劲绵密无间。不仅使对方无机可乘,也要使对方无踹息之机。因此形成绵劲很不容易,绵劲不仅要以松、软这两步功夫为基础,此外还要能意在彼先,听劲、感应灵敏,同时步法、身法、手法要能对应上彼意。所以,绵劲是一种综合能力。绵劲练的好,不仅体现在手上,周身都要体现此意,包括腿、脚也要有绵劲。如今各家太极拳研习者,能真正体现绵劲者几无,当今所谓“高明者”也只是在弱对抗的推手中能展现,不要说在散手中见不到,在竞技推手比赛中也见不到。多见于各派同门间的游戏中。
        柔,是功夫。不是想柔,就能柔的。柔劲是在松、软、绵的基础上,通过易骨易筋方能至。拳术中的柔,不仅仅要关节柔软、筋脉伸长,甚至柔若无骨,并且随时能瞬间使身形结构至刚,并形成整劲。周身犹如一整体弹簧。所谓百炼钢成绕指柔之柔劲。故近代以来研习太极拳练成柔劲者,鲜矣!我辈中仅董岳山、陈垣、肖德昌、牟八爷、胡六爷、驼五爷等十数人练成柔劲而已。昔日能练成柔劲者多有童子功的基础。有些功夫,一旦过了生理生长期,不是下功夫就能练出来的。修为中国传统武艺从始至终要与人的生理阶段相合,年少有年少的练法,年老有年老的修为,不可强求。
        由上可知,仅仅松软绵柔这四个字,百年来能至是者已少见,至若缠拿吞化、虚灵冷弹、沉雄机变等其义更深,更非初学者能够领悟的。也许正是因为牟八爷这16字心法要求太高,所以当年孙剑云老师在写书时,权衡了一下后,未将其纳入书中。
        研习、体用拳学的最高法则是孙禄堂先生揭示出的极还虚,致中和。如何达到?孙禄堂先生指出通过有无并立、有无不立的心法来体悟。所以,研习拳术既要明其规矩,又要从其自然,形成虚无的气势,这是一个由规矩到气势的修为过程。规矩、架构要不断提升,不断优化,不断突破极致,同时又要不断还于虚无,是从有意到无意,无意中出真意的过程。所以,“有”不立,“无”亦不立,二者始终在不断的转化与深化的过程中。比如,你的拳式结构、规矩尚有不足,即使你达到感而遂通、不意而发的程度,你发出来的打击效能仍受到你拳式的基础结构和规矩的制约而未臻极致。所以,对于“有”这个结构、规矩本身就有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随着造诣的不断深入,这个“有”逐渐趋近极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复还虚,所谓三回九转是一式。而能最终登峰造极者数百年难出一人,由此可知为何《近今北方健者传》记载唯孙禄堂先生于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三家皆造其极,为三家拳学集大成者。1935年出版的《近世拳师谱》中记载有清以来各派拳师300人,独赞孙禄堂先生——“技击独步于时,为治技者冠”,评价最高。可知,能造极者数百年来只出此一人。故极还虚至道也。
        对于孙禄堂先生揭示的“极还虚,致中和”及“有无并立、有无不立”这个武学至理,历来能践行者甚少,故百年来得太极拳全艺者凤毛麟角。在当今健在者中更未见一人。由此可知,研究、践行前人心法言行对今人研习太极拳的重要。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