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直认为打太极拳是慢悠悠的、软绵绵的,因此比喻做事慢为打太极拳。许多人就沉浸在“用意不用力“的要领里,认为打太极拳只用意不用力,练起拳来也慢悠悠、软绵绵的。打太极拳为什么要慢?有人说是“物极必反”,意思是说慢到极点就是快,实际上,你不动,就不会产生效果。
打太极拳真的不用力吗?其实是指不用拙力,意与力是相互作用的,反过来,没用力,意也就没有作用。太极拳高手陈发科先生曾说过,“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拙力,但不说用意不用劲,太极拳的力是劲,太极拳可称为“掤劲拳”。这里所说的掤劲,就是太极拳的核心功法——肢体放长,没有肢体放长,打起太极拳来就会软绵绵的,缺乏内劲。
第一,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所谓顶虚领,是把头、颈向上虚虚领起。气沉丹田,则是意想气沉入丹田,即小腹放松成圆形。从人体解剖上讲,头上顶脊柱上拔,丹田下沉,尾骨下附,使脊柱产生上下的争力,从而带动脊部上下筋肉拉伸。
长期锻炼,筋肉才会被拉长,增加肌肉力量,俗话说“筋长力大”,“力发于脊”亦在于此。在练拳时,不仅意识上有头尾朝相反方向拉开之意,实际上,头微微用力上顶,尾骨微用力下坠,也是肢体放长的要点之一。
第二,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含胸要求胸部既不凸出,也不凹进,使胸成为脊背拔长的支柱,并依靠支柱加以放长。沉肩的作用是将臂部下塌,使臂生根,同时坠肘,使肘与肩部之间达到放长,当手臂进行缠丝运动也是以坠肘为中心的,同时坠肘和腕又可以使肘与腕之间放长,因此沉肩坠肘和挫腕是整个手臂的放长。
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其实质为背部筋肉相互拉伸,使背部如同弓背,背部筋肉左右拉伸;坠肘,使手部筋肉与肩部筋肉因拉伸而连结成一体,太极中的背如弓亦在于此。这样背脊动,手就会被带动,所以说缠丝是脊带手而动的。
练拳时,肘应微用力下沉且有横撑之力,双肩下沉且相互内抱,这样才能与头尾相争构成十字劲,即上下左右的劲力相争,这才是太极拳因放长而产生的弹性棚劲。
第三,松腰圆档,开胯屈膝。这是指腿部的放长。腿因站立,放长比较难,开胯屈膝就可以在这一特定的姿势下圆档,用螺旋式的运动来变换虚实。这主要表现在膝的旋转上,当腿向外旋转时,使外侧处于放长而侧则为收缩,这种腿的旋转配合着手、臂、身成为全身的旋。
从人体解剖上讲,因开胯、屈膝,腿上的筋肉被拉长,胯部的筋肉也被拉长,日久,这两部位的筋肉被放长,力量增大,同时因为胯、腿筋肉被拉紧,使其与背部筋肉相连接,成为全身的整体运动,脊柱动,腿也跟着动,这就是常说的“上动下自相随”。实际练太极拳时,双胯须用力左右相争,前后相争,以使腿部筋肉放长。
练拳时,把以上三种要领合一,就是太极拳的肢体放长。因为身体的筋肉被拉长,如同皮筋被拉长,对方碰上拉紧的皮筋,就会产生反弹力,这就是太极拳的掤劲。为保持这种掤劲,练拳时就不能快,因为一快,就不能保持筋肉的拉伸,掤劲则散架。
只有慢慢地动,才能保持掤劲不散,习惯了后,才可以渐渐地快,这就是“以慢制动”的根本所在。而不是慢去打人,那样只能成为挨打的靶子!
有了掤劲,就可以练出其它的捋、挤、按、靠、采等劲。例如,在全动之下,掌心由外向内缠丝,为捋劲;双手同时将掤劲交叉向外掤出,为挤劲。掌心向下圈沾着一点而不离开的下掤劲,为按劲。实质发劲是在头尾相争,沉肩坠肘,由脊柱引导下,通过手的伟递,有身体去撞人,劲由脊发出。
从人体解剖上,发劲实质是脊柱头尾相争被拉长,手、胯、等均被拉长,如同一张拉开的弓,发劲时,将脊柱突然放松,手、胯 、腿也放松,如同弓箭射出,将手射在对方身上,这就是发劲,也称射法。
所以有推手或散手时,必须保持这种掤劲,这样练太极拳会很累,也就是过去太极拳宗师说的打十几遍拳就苦不堪言的道理。而现在练太极拳打十几遍,体力消耗也不大,以这样的练法去搏击,也许是太极拳难以实战的原因之一吧。
有人说,太极拳讲究放松,为什么要拉紧筋肉去练拳?“所谓放松,实质是放长身体达到的松开,由松开的放长而使身体产生弹性,弹性加强,即成为掤劲,这种弹簧力就是太极中的刚劲,刚柔相济的关键是肢体放长后,动作的落点用刚劲,其过程中则用柔劲,可见这种放松是在放长下的放松。
如果关节肌肉绷紧,则无法放长,这就是紧中有松,松中有紧,所谓“棉里藏针”。只有多花时间练肢体放长作用下的放松,才能练出真功,而天天去盘松散的架子则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