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领悟拳架,这些常见的毛病一定要克服——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18-03-08 3777 次查看

        学习太极拳从拳架开始。一招一式,逐一模仿。这一过程,称之为“领架”。即是学练老师的拳架。拳架虽为外形,但却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它不但含有很多技击招式,还与内功练习紧密相连。

        拳架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练习太极功夫的向导。没有拳架就无法练习太极拳。架子正确与否关系到太极拳的功夫能否练成。

        学练拳架,先求形像,须循规蹈矩,一丝不苟,逐一模仿。先学基本的身法、手法、步法,动作路线,各定式的样子及要领。架子应先求开展,后求紧凑。要求全身节节放松。

        然而,由于太极拳的特点,初学者往往难以适应,易出现一些毛病,最常见的主要有:僵、散、断、歪、浮等毛病。

        1、“僵 ” ,就是僵硬、松不下来:

        练习太极拳,松为第一要义。而没有经过太极拳练习的人,身上都有僵劲。年龄越大,身体越是强壮,僵劲越大。而太极拳的动作是螺旋缠丝,是圆的运动,要求柔和缠绵,节节贯串,全身协调,主宰于腰。这就给练习太极拳带来很大的困难。

        因此,一开始,就要强调放松,练习者要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身体放松。用意不用力,意松体松,内外皆松。

        2、“ 散 ”—— 即神散,形散:

        练习太极拳要求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如果练拳时心不在焉,杂念丛生,就无法做好动作。形散一般是指动作幅度过大,没有含蓄,或者动作不协调,散了架子。

        练习太极拳手臂和腿要自然弯曲,不可直手直脚,要注意处处保持太极球的形态。同时注意全身的协调性,所有的动作主宰于腰,以身领手,周身一家。

        3、“ 断 ”—— 指意断,劲断:

        动作不连续,上下动作之间断开,缺乏圆滑的过渡。太极拳要求柔和缠绵,练拳时,上动未停,下动又起,如行云流水,抽丝挂线,一气呵成,动作做到九分,意要贯到十分。而初学者往往不能很好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问题,因此就出现了“断”的问题。

        要克服这个毛病,一要注意放松,二要加强“引”的练习。

        4、“ 歪 ”—— 指身法不正:

        前俯后仰,左右歪斜。练习太极拳身法以端正为本。身法端正,无所偏倚,虚灵内含,浩然之气,运于全身。初学者往往由于动作僵硬,易使身体不正。身法中正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千万马虎不得。

        5、“ 浮 ”—— 即漂浮:
        太极拳要求涵胸拔背,胸空腹实,气沉丹田,落地生根。而初学者往往架子忽高忽低,挺胸突臀动作漂浮,气向上涌,头重脚轻。浮乃练习太极拳之大忌,须注意克服。

        要克服上述毛病,关键要抓住“松静沉”三个字。
        无论练习何种太极拳,都要在这三个字上下功夫。因此,松静沉为练习太极拳的三字经,要把它刻在脑海中,落实在行动上。在学习老师拳架的过程中,要细心模仿,悉心领悟动作要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太极拳架中包含有极丰富的内容,要掌握这些内容,需要长期反复练习才能做到。

        因此说,拳架为母。
        练习太极拳一定要在拳架上下功夫。每天反复盘拳架,如有可能,尽量多练。同时,要不断领悟内在的东西,练悟结合,拳打千遍,其理自现。

        练习拳架有一个从外引内,以内带外的过程。
        开始时,只能外形划大圈,而后逐步产生内动,每个动作先有内动,再有外动,螺旋缠丝圈越来越多,越来越小,环环相扣,无始无终,动作沉稳,柔绵,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内外合一,周身一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