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浅谈传统杨式太极拳“拳行自然”——杨氏太极拳

发表于 2018-03-07 3769 次查看

        太极拳是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倡导自然拳种;是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修自然之心,练始于无形,归于无迹;是“用意不用力” 的境界。
        太极拳的核心就是顺应自然,只要按照自然规律行拳,“用意不用力”(荡劲),用重量不用力量(沉劲 ),粘粘连随,都表现出拳势间衔接、转换、折叠、往复、连贯不断的变化轨迹。

         用意,是容易理解的。“意”可以理解为意识、 意念 、大脑的思维活动,而非空洞的意。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都需意识的指挥,只不过太极拳更强调用意这一点。“用意不用力”虽然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但真正做到确实很不容易。为什么?因为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动则用力的后天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只要有动的需要,不用动脑思考如何用力,肢体会条件反射型的自动出力,倒是顺乎自然的“用力不用意”,与练太极拳的要求恰好相反,要改变这种用力习惯,把后天局部之力转变为先天之整体劲, 必须需要较长时间,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到,所以,“用意不用力”不仅是学拳开始就强调的要领,而且要贯穿整个太极拳修炼过程。初学就不用力是根本做不到的,只能是树立不用力的指导思想,随着修炼时间的延长,逐步减少用力,太极功夫就会不断增长。因此,如果行拳走架做不到不用力,不能着急,否则适得其反,更不能知难而退,半途而废,真正做到不用力是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的。当然,过程长短因人而不同,应该力争缩短这个过程。它要求每一动作、每一套路,自始至终都要在“意”的指挥下运行。
        如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揽雀尾”为例,很多拳友认为起势接揽雀尾右手上棚时,右手不用力怎么抬起来?现在拳友都是主动用力把手抬起来。我认为劲起于脚下,通过节节贯穿直送到受力点,必须通过手、脚与腰、胯的协调的运行轨迹,以腰脊为中心 ,以腰带肩,以肩带肘,以肘带手,达到节节贯穿,右手被动的荡起来,不用一点力。我的恩师张世昌先生一文【论杨式太极拳的荡劲】中的理论 :“每一个动作在开始的时候,它的阳手或阳臂,即发力的手或臂(指攻防转换中的攻方),必须彻底松软下来,继而调动内气,运用一弛一张荡秋千的方法,完成在动作结束时候的能量交换,使阳手或阳臂充满比常力要强大许多的弹簧劲,这就是荡劲”这个荡劲通过自身的整体劲把手臂带起来形成一种“用意不用力” 。 
        拳法自然,手臂,身体随着自身重量流动下沉,形成落差。落差,是大自然形成的一种起伏错落,是水流动形成的落差,落差也是一种气势,一种力量。落差越大,积蓄的力量也就越雄厚。沉者,可取其虚,可助其势。能沉得下。就能升腾起。“转”时须在“用意不用力” 无拙力的运动 。只沉不松,是蹲不是沉,是局部的动作,不是整体的动作,它靠自身的重力而产生的这种压力,就是一种自然的力。

        再以“揽雀尾”为例,右臂棚起时,随着身体的自身重量的下沉,腰胯、右手臂从上到下像流水一样自然落下,没有用一点力,右手下按至右胯侧,不仅如此,我的恩师张世昌先生一文【论杨式太极拳的荡劲】中的理论 :“ 太极八法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无不充满着荡劲,这样的一松一拔、一鼓一荡,在细微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滔滔不绝,绵绵不断,加之它固有的抽丝劲和松沉劲”。行拳过程中达到连绵不断,才能“用意不用力” 而沾粘连随是不允许主动的,因此揽雀尾“抱球”之左手是必须不用力地、被身躯的原位后撑与弧形转动所被动地拖带动的。从而实现随屈就伸、沾粘连随、裆沉胯落、虚灵顶劲的效果,然后才能气舒劲整。这样的“抱球”,左手的腕部是始终处于自己胸背正中点连线之前延长线上的。遵循的“手不离中”的要求 。然而,很多人“抱球”都是肩、臂主动的活动,这种主动的活动,肩、臂不可能不用力,肩、臂不可能符合太极拳要求的放松,肩、臂对外必然具有顶抗;而且,肩、臂主动的活动, 必定用力,因此,这样的练法不属于太极拳行为,实际应用的“抱球”,手是必须没有丝毫主动的,是被身躯的转动所拖带动的,而是必须主要借对方之力而动的。
        太极拳中所用的意,它的运行立体路线亦是走的太极图, 太极拳的一动就有一个圆圈。在这个圆圈当中又要分清虚实,所以“意”一动也就要成一圆圈,而这圈是根据王宗岳说:“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的这句话,通过实践则形成了太极拳所独有的特点。用意不用力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拳打自然。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