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拳名家李雅轩谈静话松

发表于 2018-01-22 4062 次查看

        太极拳爱好者听到最多的话语是“松”,心静体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必要条件,要求习练者在身心俱松上下功夫。其实心静体松只是一种通向高功夫高境界的方法和途径,并非最终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那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那就在这个松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内气,不断增强内劲,不断提高内功,不断增长灵性。通过放松结合其他多方面的训练,而锻炼出一种刚柔相济又周身一家的整体劲和太极拳功夫。我师爷李雅轩先生是杨澄甫宗师的高徒,为杨门第四代传师中之翘楚。他以其精纯的武功和高尚的武德,使太极拳在四川广为流传,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杨氏太极拳名家。雅轩公穷毕生精力,致力于太极拳功夫的研究,一生好学不倦,晚年亦不断探讨拳理,对太极拳有着精微独到的见解和宝贵的经验。比如他说得不少的“稳静”,就颇具特色,指明了“稳”与“静”的辩证关系,老练家说“没有定的静是假静”就有这层意思。

        为了有助于初学者研练太极拳,我在此把陈龙骧、李敏弟整理的《李雅轩太极拳遗著—杨氏太极拳诠真》书中有关雅轩公谈及练拳之心静体松的话,以语录方式编辑如下:

        1、练拳时,要先将身势立稳,放松,头部上顶,尾闾中正。不但身势放松,而内心也须放松,摒除一切杂念。如此稍等片刻,身心稳静下来而后出动。

        2、在练时,先将全身放松,尤其是两臂,要松得如绳拴在肩上的一样,不可稍有拘束之力。如此当稍待,以俟身心稳静下来而后出动。出动时,仍用一点点思想上的意思松松的将两臂掤挑起来,以腰脊之力牵动两臂,稳静地出动,将一趟拳演变出来,非四肢之自动也。

        3、练太极拳的功夫,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要内心放松,身势就会自然地随着内心的思想而全部放松,到了心身俱松之后,所有一切的动作也就无往而不利。如果不是这样,不但在技击方面没有作用,就在健身疗病方面也不能收到什么效果。

        4、要知太极拳之不用力,有不用力的道理。不是将身体弄成了懈懈怠怠,而是要有意识的沉着,精神的贯注,气势的鼓荡。它的能发出人去的用力,是有它的用力的道理,不是将筋肉弄硬、弄僵、弄死、弄紧,而是以柔、以弹、以有意识的掤动性。

        5、在练习的时候,周身关节和肌肉务须放松,由手腕肘臂胸腰胯膝以致全身,无一处不放松,不可留有丝毫的拘滞之力,以自缚其身,须全身松软到“柔曲百折若无骨”才对。

        6、放松要先松心,后松身,从头颈、脊背、肩、腰、胯、膝、手、肘、腕、脚各个关节都须完好松开、松透,毫无拘滞之力,要大松大软。

        7、太极拳所讲的柔软,是指的周身均匀,配合一致合度。在生理上、在健康上、在技击上所需要的柔软,而不是脚翘得特别高,腰折得特别弯,这样失掉了灵感性,不合生理的局部的特殊的柔软。因为这些不合生理的柔软,只是好看而已,但在技击和健身方面,都没有什么好处的。

        8、在太极拳的功夫方面,只是有些软活柔动还是不够的,需要在这些软活柔动中作到均匀有沉着的心劲和雄伟的气势才够味。

        9、周身松开,上下完整,是太极拳必须的条件。我过去练功夫的经验,只要周身松开了,气自然会沉下去,日久则内劲自生,脚下也会沉稳。如动作不整,整而不松,或者只两肩松而腰腹胯背不知如何为松,或肘腕指节等处不知如何为松,或练后掌心无鼓胀之意,此皆因无正宗老师传授,内劲则永远不会有,愈练离太极拳愈远矣。

        10、练拳一定要身势放松,内心泰然,若有若无的去修练身心的灵觉,细心体味

        11、练功最重要的是将内心放松,身势就自然放松了,一切都顺遂自然,这样才能在技击和养生上有效果。

        12、按太极拳的道理练就是身势放松的去练,头脑稳静的去练,调匀呼吸,身桩稳稳静静。

        13、练太极拳要松透,用思想意识来带动身体,丝毫不用多余的力。

        14、一定要在大松大软的基础上,两手臂松沉沉的去练才对。

        15、开展过后是紧凑,松也是紧凑的松了,不是放长、放远的松。

        16、开始练拳要注意在松软沉重、舒适大方上下功夫。

        17、真放松后,应该能体会到十指指度的麻胀感。

        18、练拳要空空的摸,去感受空气的阻力,锻炼皮肤的敏感性。

        19、松着劲练拳可以长五个功夫:松着练拳,可以长灵机,可以练成柔软,可以使脚下稳固。可以有沉着之力。

        20、练柔,练软,将身上的韧带拉长,要有伸缩力。虽是这样的练筋骨肌肉有点痛,当克服之,不如此练不出好的功夫来……将周身各节练习柔软,使其动作配合均匀,上下内外相合。体会稳静安舒的功夫,未从出势先将身势立稳,重心放正,身心放松。

        21、在初练功时,一定要按规矩,每练必须顶起头来,拔起背来, 蹋下肩去,垂下肘去,周身布满意思,五指贯上意思,气势充满布匀,日子久了,就可打下基础,李香远就这样练出来的。第二步的练法,是注意周身关节的放松放软,无论是腰膝或肩肘,甚至指节、腕节。脊骨的每一节部,都要以思想之力慢慢的将其松开了来,这步功夫不易作到,但如日子久了,以思想力慢慢灌输,是绝对可以作到的。

        22、身体有了柔软的功夫,筋骨方面已经增长了力量,才能出“劲”,才可以开始研究推手。

        23、在发时有松沉,有软弹,又有神气意识的配合,这才算得上太极拳的劲。

        24、在练习的时候,周身关节和肌肉务必放松,由手、腕、肘、臀、肩、腰、胯、膝以至全身,无一处不放松,不可留有丝毫的拘束力,以自其身,必须全身松软到“柔身百折若无骨”。

        25、松要松得彻底,要松透,松得好无拘滞之力,松得百无所有。

        26、练时全身放松,但要松而不懈,并须贯以神气率领。放松要先松心,后松身,从头颈、脊背、肩、腰、胯、膝、手、肘、腕、脚各个关节都须完好松开、松透,毫无拘滞之力,要大松大软。

        27、所谓一松百松,松得周身毫无拘滞之力,松得两臂如绳儿吊着重物一样,经常有沉甸甸重砣砣的感觉.身势松得软弱无骨的样子,但是这种大松大软,不是软得软塌塌,不是松懈懈,不是松得软得如一滩稀泥.死塌塌的软,而是以神气将身势鼓动起来,使它动荡起来,有强大而又灵敏的柔弹力.此为真正的放松.

        28、一定要在大松大软上,两臂如在掉下来一样沉甸甸重砣砣的一手一势去练,否则就练不出好的身势来。

        29、在发劲时,一定要将两臂松得沉甸甸松软软的,这样才能打出松沉入里透内之劲来。

        30、松肩垂肘又叫沉肩坠肘。松肩者,肩部放松,向下沉塌,又叫塌肩。两肩忌耸起,耸起则意气上浮,妨碍内气的运行和气血的流畅。垂肘者,就是肘部有松坠下沉之意。故练太极拳时,臂决不可挺直,臂部微屈,保持弧形,肘部松坠,感觉两肩有一种内在的沉劲,绵软松沉。这种沉劲外柔内刚,如棉裹铁,练好之后,入里透内,威力无穷。

        31、空肩软臂一身松,神气贯顶虚灵中。圈凭腹中丹田气,松沉之劲透其胸。

        32、所谓含胸拔背者,就是胸部向内涵虚,疏松自然,使气能沉于丹田。胸部不可外挺,外挺则气易阻滞,妨碍呼吸的畅通,但又不可故意内缩,故意内缩易成驼背,驼背胸腔缩小,使横膈膜不能下降,妨碍呼吸和血液回流心脏,影响拳势动作和健康。含胸在太极拳技击中亦很重要,常运用于防守中含化对方来手之不可缺少的身法。拔背者,即是背部舒展,并向上拔伸。常须顶头方能拔背。拳经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头顶悬则背自拔,拳势则气魄雄壮,且拔背能使气贴背而敛如脊骨。推手技击中,则能力由脊发。

        33、练太极拳全身松开、松透、大松大软,毫不用力。四肢百骸柔弱无骨,节节贯穿。

        34、在练架子时,身势应如载重之船行于江河之中,是又有动荡之形势;又是非常的沉稳。起,不离水的托力,下沉,不能触到河底,船身始终是由水的浮力托着的,亦就是说人练拳的身体,是在脚腿上之弹动力托着的,既不能浮起,又不能生到硬根上。

        35、胯以下应以气使其下沉,腰以上、背项、顶部分应是以神往上提起的,往下去的是全身重量落于脚底,与地面过电打通。

        36、吾辈练拳,以全心全意地去想松而尚不能将身势松得干净。如在练功时,心中先存着一个刚柔相济的思想,哪还能将身势松得干净,而没有一点拘滞别扭之力呢?如这样子的刚柔相济的练法,我相信一辈子也将身体松不纯粹了。如这样又刚又柔的刚柔相济的练法,日子久了,会将身体练成为一种僵肉力,在筋骨肌肉之间也起了一种僵肉的“胚胎”,有了这种 “胚胎”,就一辈子去不掉了。

         37、如在用时,劲要一下子沉到脚下,这样子劲才充实。

        38、在未发劲时,胸中要先有松沉的思想,有入里透内的思想,如此打出劲去,才有入里透内的功能。

        39、在发劲时,脚下一定要认端的才有根。

        40、杨师练拳时,其全身及两臂是如何松沉的样子,要时常多想想。他是如何的又稳又静又松又沉,又软又弹,又灵动的样子,要时常多想。

        41、无论练拳或推手,总要以脚下松沉稳固踏实为第一,否则一切全谈不到。千要紧,万要紧,是身势松软,脚下有根为最要紧。

        42、太极拳也要有些基本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是柔的力量,而不是僵的硬力。有了基本上的力量,再有柔软,再有松沈,再有灵巧再有轻妙,这才够完全。

        43、无论如何说,练拳的功夫是在松软沉重,舒适大方上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势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练法上下功夫才行。

        44、在练功时,全身各部如松的均匀舒适了,便会感到掌心指肚之间发泡发胀,泡松松、胀鼓鼓的感觉,灵觉无比,清醒无比。如此天天用功,把这种灵感清醒充实起来,以后在推手打手之中,它这种灵感就会发挥极好极妙的作用。

        45、须知气沉丹田是练太极拳全身松开后的自然结果。只要全身松开,安舒松静,先松开心,后松其身,心身俱松。气则自然下沉注入丹田。学者切记之。

        46、整套太极拳演练起来要沉稳庄重,动作要求沉着而不僵滞,轻灵而不飘浮,运动起来有如抽丝那样细致,那样平稳、均匀。要做到这一点,非全身放松、两臂沉坠、以意领劲、细细体察不可。运动如抽丝一样细腻,迈步又如猫行一样轻灵,如此则自然拳味淳厚,韵味无穷。

        47、练太极拳时,不仅体松心静,呼吸自然,更须心性沉着,不可心浮气躁,面部要挂拳意,要有庄重严肃的气概,稳稳静静,沉沉着着地将一套太极拳演练出来。

        48、太极拳内要松心、外要松身,要松匀,松透,松的完满。

        49、每练功时,要以心行意,放松全身关节,上提下沉,松透。全身又保持着水中皮球,列车下之弹簧般的“掤”劲。

        50、太极拳入境的办法是:一要立身中正,二要呼吸舒适,三要心性放稳,四要一身松净,松匀。

        51、周身松开,上下完整,是太极拳必需之条件。如动作不整,整而不松,或只两肩松而腰胯腹背不知如何为松;肘腕指节等处不知如何为松,或练后掌心无鼓胀之意,此皆无正宗传授故耳。

        52、练时须静心体会周身是否松净,是否沉稳,是否舒通,每动要静想须如何始能将意送到彼身,如何始能入里透内,久之当可进步。

        53、练太极拳,心里要平静舒适泰然,把气息调的舒舒服服的去练,不要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只是身心放松放稳放静就行了。如是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这是练外功拳的形态。练太极拳的人,看来只是平淡无奇,就是对的,如是满脸神气,满身劲头,这就错了。如这样就一辈子也找不着拳意,拳意不上手,是一辈子瞎糊闹。

        54、如练时拳意不上手,是身势不松,上下不随,内外不合,呼吸不舒故耳。拳意如何找?在松软稳静上去找,放清醒,放灵感,放舒适去找,稳稳的,静静的,日子久了,拳意自会到了手上,如满身带劲的去硬找,必致愈找离拳意愈远,这句话很要紧,要好好相信,如不相信这句话 ,那就练不好拳了。

        55、一心想松,久之身势自能松,动以心气为主,四肢跟随自然会整,呼吸纯任自然内外自能合一而后,拳意自能上手矣。

        56、用意念松胯,松腰,松脊柱,松肩,松胸,松肘。 呼吸深长。

        57、太极拳练习到真正松了的阶段,全身都有气布满,前后左右都撑满抱圆。太极拳的练习好比伞的撑开,伞不用时收起来,放松了。用时撑开,此时伞面是绷起来的,不是硬也不是懈,是整个铺开的。整个伞面是完整的,伞面上的每点都处于整体中,张力是均匀的。太极拳练习松软的情况与此类似。

        58、太极拳的练习要保持纯正的风格,这个风格是在大松大软中落实的。松软不是身体的哪一部分,而是整体。提起一件衣服,不管你提它的前襟、后摆、袖子,都提不顺,只有提领子才顺,一提领子其他部分都被很顺地提起来了。这衣服是垂下、松软的,也是整体的。太极拳的练习也是一样。

        59、太极拳拳架姿势注重松,松这个要领,本是太极拳中常见,一般人均未真松,未松到家,所以十年八年找不到太极拳味来。练拳时,当以沉劲为主,不可着意前推。不仅要松、要软,而且要大松大软;要松得完整。松的均匀、松的一致。这样子,才能出好的散手。

        60、我练功夫的方向,是找大松大软,是找虚无的气势,是找神明的感应,是找莫测的变化,不停留于筋骨肌肉的初步锻炼过程中。我以为,这种大松大软、神明感应、莫测变化妙处无穷。我不以为它大松大软了就不能敌抗对方之来手。

        61、两腿如车箱下之大盘簧,要有很大的松弹力;又如载重之船舟,漂浮于江面,沉重而又有动荡的样子。所谓动荡,不是自动,而是因水涛之动而动。我这样说,你们当可明白了吧?太极拳就是要练出腿上的这种弹力功夫来。

        62、关于练功,脚下要稳,是松沉下去了,自然的稳,不是用固劲的稳。腰部要活,是要因有力来触,自然的活,而不是无故自己转动几下的活。手上的灵,是在松软稳静着长期练功、养出来的灵,不是故意动几下的灵。

        63、在练功上,如果将全身上下内外放松,周身做到一致了,而后以心神气意去缓缓地命令着腰身脊梁,使其带动四肢胳膊臂腿,做出如江河之水势整个的动荡的样子。要丝毫的不自动,不零断动,不局部动,不多动,不妄动,不少动。如果四肢自动,多动,妄动,冒失动,或不动,或快慢不匀的动,这都是错误的。

        64、太极拳要内外都放松:所谓内者,即心性思想意识;所谓外者,即五官面目,腰身四肢。所有的内外这些部位,如有一处不松,或松的不均不匀,不整不圆满,也就练不到好处。

        65、在健身方面,身势放松了,气血循环才能畅旺,神经命脉才能舒适,在身体方面才能转弱为强,这是很自然的;在技术方面,身势放松了,头脑才能清醒,神经感觉才能灵敏,动作才来的轻便。随机应变方面,才能来得迅速,气意才能沉下,气意沉下,发劲才能来得充实。所以说,太极拳无论是在健身方面或是技击方面,都是要身势放松了,才能练到好处。

        66、太极拳根本就是一个养心定性的功夫。所以在练时,要静下心来,缓缓地审查着劲道去练,万不可心烦意乱的,慌慌忙忙的着手。

        67、太极拳的要求是要放松,并且要松得很松,完全以意识鼓荡着身势来动,丝毫不用一点力。如这样子的练法走出劲来,味道才厚。如不是这样,就作不出太极拳的味来。

        68、每练功时,要先以心意作想,使身势全部关节放松,并且要松得很松,要将身势松得如软若无骨样。然而它不是死巴巴的软,而是以神气将身势鼓动起来的。它动荡起来,有强大而又灵敏的弹力。假如发出去时,它有很强大的入里透内性,头部虚灵上顶,不是僵直上顶,要有活动虚灵的气势,两臂松得又沉又重,似钢铁样的重,而不是似钢铁样的硬,两拳如软巴巴的铁之重,而不是拳头握紧,如握紧就松不下来,打出去就不能入里透内了,两臂如软节钢鞭,又软又重,而不是挺硬。

        69、为了功夫的增进,要经常不断的思悟其中的道理。每练功时,如何有虚无的气势,如何才有松软沉稳的情形,如何才有丹田之沉劲,如何才能有绵绵不断的味道,如何用意不用力,如何身势经常保持中正,如何有满身轻利顶头悬的意思,如何才有入里透内之劲道,如何打松净之劲,如何以心意之去,如何以神经之动,如何能来之不知,去之不觉,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如这样练下去,以后就有好的进步了。

        70、打人不入内,是松的功夫不够,尚未松净,还有拘滞之力牵制;动先被人知,是尚不软,有明力未退净。

        71、拳出不管用,则是无变化也。劲去不透内,则是未松净也。松要松得干净,变化才来得奇特。要松得如皮里包骨一样,才算真松,如半松不松的情形,出不来奇特之发劲。

        72、练刚柔不如练柔劲,练柔劲不如练松软,练松软不如练轻灵,练轻灵又不如虚无。虚无的气势,才是太极拳最上层的功夫。

        73、太极拳稳静松软地练功可成就练成的五种太极拳功夫:

        (1)、稳静松软地练拳,可长灵机,练到蚊虫不能落,寸草不能粘。

        (2)、松软着练拳,可以练成一身柔软,百折若无骨,无论对方如何让来,我都能好不抵抗的随机应变的给走化过去,干干净净地将其化掉,决不拖泥带水。

        (3)、松着劲练拳,可以使脚下松沉稳固,腰腿上有弹性的力量,无论对方用多大的劲冲来,我可以用柔动之力化掉,我的两脚是有根的,绝不会被其冲动。

        (4)、松软着练拳,可以有丹田的沉着之劲,可以无论在任何形式之下,我的气意始终是沉着的,绝不会使气意浮起。

        (5)、松沉着劲练功,可以使胆力充实,无论在任何情形之下,我的心胆是坚强有力的,无论对方多么凶狠,我总有半法将其降伏的。我有松沉之心劲,有冷狠快准,如里透内之心劲,一定可以将其打服、将其摧毁。

        以上雅轩公谈及心静体松的语录,从技术层面来说,是够系统细化的,表述比较清楚,深入浅出说了心静体松的真义。如有错漏字,以书本或权威资料为准。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