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修炼程序浅论——太极拳自学教程

发表于 2018-01-14 3709 次查看

        学、练、用太极拳,程序要摆对,要求顺,而去逆、避乱,才有能量之存储,功夫之积聚。练拳架不过数月、年把,着数不热,僵力未化,懂劲尚未涉及,就要上台出场去表演功架,找拳友同好来切磋推手,误人误己之外,更逆于程序,乱了拳理,全身上下硬邦邦,再也得不到太极拳之“真”矣。 

        程序之任意倒腾、颠三倒四,以致拳架走样、拙力缠身、舍人从己、不丢即顶,决非小事,而是学、练太极之一大弊。 

        学、练太极拳的大面上的程序,即《太极拳论》所述之:“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此言中之“力”,当作“功”字解,决非硬力、拙力、僵力也。 

        “着熟”二字,包括了:拳架、阴阳、松软、轻柔,匀净,以及节节贯串,还包括:腰、腿、足、记、臂、肘、掌、指、目、颈……之体练,以及其间丝丝入扣之紧密融合,更包括练心、练意、练气与练神。气与神,便是内功,而不单是拳架外形动作。 

        “着熟”之各方面、各内容,都有各自的“程序”,只能求其“顺”,不能得其“逆”与“乱”。用一句俗话来形容,那就是“循序渐进”这么四个字。急就章,是学不到、练不成太极拳真功夫的。 

        盘架子,当然自“起势”始。拳架也有其自在、自为的“程序”。先贤编得太极拳的拳架若干势,大有缘由,大有深意。“用意不用力”,仅有五个字,初学盘架子,常常就在“意”与“力”之程序上犯糊涂。全身松软、完全无力,拳架都摆不出来,哪有“太极拳”之影子,哪有什么“用意不用力”之可能?所以盘架子的正当或正确之程序,乃在用力、减力,求意、用意……这么个小小的渗透、转化的过程中,勤练而求索之,才是“正理”。 

        “循序渐进”,其中的“序” 字,就是“程序”。其先后排列,是不能马虎,不能错乱,不能颠倒的。练体,练气,练神,这是一种程序;先练架子,再求着熟,更求懂劲,再阶及神明,这是另一种程序;练拳架,学推手,再散打,这又是一种程序;始自起势,而搅雀尾……终于收势,还原,这也是一种程序。而最重要的程序,在于外—内—外—内……而以内功为贯串始终之主线。 

        舍此种种程序,不足以言太极拳。 

        肢体松软,内气充盈,神意之灵静……亦程序也。无十年八年的由外而内,以内御外的练拳功夫,是达不到神意灵静之境界的。 

        李雅轩将太极拳力的性质与内涵,分为五个等级:“硬劲不如僵柔劲,僵柔劲不如松软劲。松软劲不如轻灵劲,轻灵劲不如虚无劲。”这又是另外的一种程序。 

        “太极拳功夫,其最高者,是找虚无的气势,有了虚无的气势,才能感应灵敏,才能融化万物,……所以首要在稳静安舒上着手,以养其虚灵也。练虚无气势的功夫,初步必先找柔软,再找轻灵,有了柔软轻灵之后,才可以找虚无,久而久之,便可有出手包罗万象的气势,如老子所谓无为而无不为。

        即不专注意某一手、某一式、某一部,是要处处有照应,处处有感应,将神智烛照周身。” 

        学练太极拳,由硬到软,由僵到柔,由重到轻,由滞到灵,由实到虚,此乃太极拳程序之精要所在也。知之为懂劲,而后身体力行之,谓之“运化”,渐至内外相合,开合相济,阴阳相生,处处、时时一阴阳,谓之“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所谓“从心所欲”,就是完整的、彻底的“舍己从人”,才能算是“阶及神明”。 

        默识揣摩,是内功。时时处处默识揣摩,才能去僵硬而得柔韧,进而求得自然天成,才能取程序之“顺”,得着熟、懂劲、“阶及神明”之益也。   

        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拳架有同有异。学一家,即精一家,不要杂学,是对习拳者最简单的要求。 

        各家太极拳皆武林奇芭,不可以高下论。惟拳架虽有异,其理应一:皆以《太极拳谱》为根本、为依据也。这恐怕还不能算是离经叛道之逆耳狂言罢。 

        练拳架,一式一式地学而时习之,以求“着熟”,这是外形,动作的程序。“逆”不得,也“乱”不得。由有力、而减力、而微力、而松软、而练意练神,以外养内,以内御外,这是外—内—外—内……的“顺”的程序;也“逆”不得,也“乱”不得。 

        拳架未熟,拙力未除,火急火燎去熟读、苦练先贤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设敌人对面用左手去我胸部。我将右足即向右侧分开、坐实……”,进而练拳时无人却如有“敌”,程序就大大地颠倒了,搞乱了。“形似”、“神似”、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这些忠言,都被抛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去矣。 

        “打好基础”这四个字至关紧要。 

        “基础”这两个字,就还包含着多元的系统运动与运动的程序。每一动作、心意、内外,程序,都与现行日常生活的习惯大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不下功夫勤学苦练,是决然不成方圆,不成气候的。 

        学太极拳者苦恼颇多,其中之一,即来自通病——系统程序不对头,不“顺”反“逆”,在“乱”中走上岔路,几年、十几年,了无进展,徒然得个拳架子,不过相当于一种体操锻练,聊以自娱、哄人耳。 

        重要的程序是什么呢?那就是起自着熟,转而懂劲。 

        “ 懂劲”这两个字,就有先外渐内,由外而内,由内形外,以内御外……这样的永无终结的、辩证转化的程序在。只求“着熟”,拳架“形似”有余,施施然再练上十年八年,程序链就断裂了;这就失去了大极拳之真,仅得其皮毛、架子而已。 

        当然,人皆有自由这么做、那么做,不求太极拳之“真”,谁能说什么话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