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论孙禄堂武学对儒释道思想的融摄

发表于 2018-01-08 4586 次查看

        按:此文曾发表于《少林与太极》2017年第8、9期。 作者简介:张翅飞,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宋明理学、武术文化。

        摘要:作为民国时期的武术大师,孙禄堂通过三拳合一的武学实践而融汇吸收大量的儒释道思想精华:如对道家道教之先后天思想的吸收为其拳道合一的判教标准;以无极太极两仪之顺逆两途的演化建立起动态整体的拳学生成论;以涵摄儒释道的中和思想对拳术之内劲理论进行提炼等。孙禄堂由此融摄吸收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使得其拳学成为一种修身体道之学。

        关键词:孙禄堂;武学;儒释道

         清末民初是我国传统武术发展之高峰时期。这个时期武术的发展,无论在技击实践层次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此一时期的武术大师孙禄堂先生,不但精研形意、八卦、太极三大内家拳技术,且广泛学习吸纳儒释道三教思想精华,并融汇贯通于其三拳合一的武学理论之中,最后创立孙氏太极拳。孙禄堂本身为独创一派的武术大师,又自觉以儒释道思想提炼其武学理论,由此使得其武学研究成为民国武学理论的代表。孙禄堂武学作为民国武学理论的高峰,对于保存与恢复中国传统武术,对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孙禄堂看来,形意、八卦、太极等内家拳虽然在肢体表现形式上各异,但其修习都是为了求得内劲,其修习之路径皆为“还虚之道”,即要求达到中和虚灵的体道境界。故孙禄堂并不视拳术为一般健体技击之小术,而认为拳道一体,拳术锻炼的本质在于心性的修炼和生命境界的提升。“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1]265孙禄堂武学以内劲为拳术之本质而会通三拳,并认为其与性、命、物、理相通。这样孙氏武学就超越了普通的健体技击之小术,而成为蕴含儒释道思想精华的进道之学。[1]

        一、先后天的区分与武学之判教

        孙禄堂武学以内劲为拳术的本质,认为内劲乃是由修习“还虚之道”即返还虚静大道所得,是道性在拳术中的体现,由此重视虚静大道的道家思想成为孙禄堂武学的基础和根本所在。孙禄堂武学对道家道教思想融摄吸收最多,比如先天后天的区分、顺和逆的运用、无极太极的展开、丹道的修炼等等,而先后天的区分及对先天的重视则成为孙禄堂武学区别于一般拳学的标志性思想。

        区分先后天的思想最早发源于先秦道家的创立者老子,而后来道教内丹学在修道实践中又对之进行了丰富的阐发。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认为人的生活如果只是顺应着感官之自然欲求,其生命的展开将是一个追逐物欲,且耗散本然能量和丧失自我本真的过程,这种生命的顺向展开是对大道的背离与堕落;为了生命本真的保全,则人不能一味顺随自然生命欲求的展开,而需要“致虚守静”,对生命能量的运行进行转化,只有“反者道之动”(40章),扭转其运行的方向,才能“归根复命”(15章)而令生命回复到其根源处的虚静大道中来。道教内丹学由此将人生命之状态区分为先后天,并具体化为修行工夫论:认为在工夫上先天对应着无欲无求的本然能量充溢的虚静态,而后天则为欲念丛生,生命能量耗散的人欲态;这样自然生命顺人欲而行就是从先天到后天,而内丹修行则要逆人欲而行,要求返回生命的本源所在,此为由后天修先天。在内丹学,包括形体和精气的修炼为命功,由命功的修炼返回觉性虚灵、能量充溢的先天状态即是性命合一的还虚工夫。[2]

        道家道教以后天为有形,以有形之后天乃先天所派生,认为后天状态损耗先天精神而有害于生命;先天则至虚无形,乃大道之源而有益于健康和生命能量的充盈;认为修道就是一个由后天返先天,由有形之形气返回至虚无形的还虚之道。道家道教此种思想重先天而轻后天,在普通人生观上且不论,作为一种修行理论则被孙禄堂吸纳于其武学体系,且成为其拳学修习的指导性原则。

        孙禄堂武学融汇道家道教的先后天思想,并将之转化为一种体用关系。如其八卦拳学云:“先天为后天之本,后天为先天之用,无先天则后天无根本,无后天则先天不成全......借后天有形式之身,以行有位变化之道,则能补全先天之气也。”[1]169这样孙禄堂在其武学的立场上,以先天为本而以后天有形式之身为用;换言之,即以拳术的修习为先天之用,且以有形式之拳术的修习反过来又可以补全先天之气。孙禄堂又以先后天对应生命不同状态的能量,把人生命的能量区分为后天之血气和先天之元气。认为“人身中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不合,体质不坚......先后不合,阴阳不交,皆是后天血气用事。”[1]282后天血气主宰身体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先后天分离的罪魁祸首。而拳学修习对后天血气之力的运用要特别留意:“后天之力用之过当,不能得其中和之气,以致伤丹,而损元气。”[1]177拳术修习的开始阶段是离不开后天血气的运用的,如运用不当,则会损害先天之元气。故锻炼拳术的根本心法要求是:“心中要虚空,至静无物,一毫之血气不能加于其内。”[1]289尤其是太极拳的锻炼,更要“假后天之形,而不用后天之力,一动一静,纯任自然,不尚血气,意在炼气化神耳。”[1]178理想的拳术修习不但不尚后天之血气,甚至根本上就是纯粹先天真一之气本身的发挥与运用:“虚无生一气者,是逆运先天真一之气也。但此气不是死的,便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言。此机名曰:先天真一之气,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1]16习拳者只有进入虚无的先天精神状态,才能自然产生先天真一之气并运用之,此气蕴涵生机而可激发习拳者生命内在的能量和活力,成为孙氏武学修习的真正起点。

        由上所述,孙禄堂不仅吸收道家道教区分先后天,以先天为本的思想,且以拳术形体的锻炼为先天之用。由此指导拳学的修习,在后天的血气之运用上特别审慎,而以能产生真一之气的先天状态为拳学修习的理想起点。这样孙禄堂区分先后天,以返还先天的“还虚之道”为拳术锻炼极境,先后天的区分实际上成为了孙禄堂的武学“判教”基础,即判断一门武学是否为合道之学的根本标准。孙禄堂武学体系正是在此“判教”的基础上才得以具体的展开。

        二、顺逆之运用与无极太极的展开

        道家道教由先后天的区分派生了顺逆的概念:认为从先天虚静之无形到后天有形之运用,即从先天到后天为顺,反之,由后天返先天则为逆;尤其道教内丹学赋予了顺逆修炼的丰富内涵,认为生命力顺向的流动是一种耗散本真之气的过程,而以逆向修炼的还虚之道为修行根本路径。道家道教顺逆与还虚的思想亦被孙禄堂融汇汲取,并综合《老子》的无极和《周易》的太极范畴,而运用于其武学体系的具体建构。

        顺逆的思想最早也是源于老子,《道德经》认为:顺着生命功能的自然发用就是顺,其结果就是“物壮则老。”(30章)而“反者道之动”(40章),只有对生命自然功能的逆反运动,才能“复归于无极”(28章)而回到本然的虚静大道,同时也就是“复归于婴儿”(28章),让生命恢复充满先天能量与本然活力的状态。老子哲学以道的方向对顺逆作出了规定,而丹道家则赋予了顺逆丰富的修炼内涵。如紫阳真人言:“作金丹之道与生身事同,但顺则成人,逆则成仙。顺逆之间,天地悬隔。只要逆用阴阳,自然成就。”[3]更具体地讲,就是“人成年后,就落入了情欲之后天,在情欲的满足中成了凡夫凡母,生命能量随之耗散,内丹学修炼的一个主要原理就是在身内进行自身的阴阳交媾,炼精化气而完成生命能量的逆转。[7]63丹道家认为,普通人自然生命的顺向演化是一个追逐物欲消耗精神的过程,只通过修行,通过意识的由执实而还虚,对后天精气等能量进行逆转和升华,如此才能回返到至虚的先天大道。

        孙禄堂武学对丹道之顺逆思想亦进行了吸收转化,使之成为拳术修习者转化后天血气,培育先天元气和求得内劲的主要练习方法。在孙禄堂武学,顺即是从先天到后天的展开,具体而言就是后天有形之身通过拳术形式的展开;逆则是从后天到先天的回返,体现于拳术就是通过身体伸缩形式引导的后天血气精神的内化升华。

        孙禄堂认为:拳学中之顺逆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于拳术内劲之锻炼过程。“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之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著,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此谓拳中之内劲。”[1]290顺逆其实就是用拳术蕴含伸缩性的肢体动作引导,将后天散乱之精神和血气内化,与丹田气相交融,从而使内劲充盈,逐渐达到先后天的浑然一体。拳术顺逆的修习与圆融一体不可能一蹴而就,“拳术未习熟时,似乎有分顺伸逆缩,判而为二之意,其实是先后天气力不符,故有分而为二之理。”[1]169顺逆的练习是一个先后天相交相应而逐渐浑然一体的过程。拳术顺逆之开始的练习应注重顺中用逆,其意在缩,“用规矩之法则,缩回身中散乱驰外之灵气,返归于内。”[1]289顺逆之收缩的练习其意不在局部之形体表现,而在于一气浑然整体性之收缩。“两仪者,是一气收缩之理。”[1]137“收缩之理,喻地之四周皆高,当中有一无底深穴,四周之水皆收缩于穴中之意。”[1]228而拳术顺中用逆和一气收缩的练习本质上是为了习拳者能由后天状态返回先天境界:“用功练去不要间断,练之至虚,身无其身,心无其心,方是形神具妙,与道合真之境。”[1]284当先后天相交融而浑一,拳术的练习终将进入至虚的境界,甚至根本上已经成为一种丹道的还虚修行工夫。

        孙禄堂以丹道家区分先后天并重视先天的思想为其拳学修习的根本性指导原则,以丹道家顺逆运用的具体修行技术为拳学培元和锻炼内劲的主要方法;同时又将先后天、顺逆等思想和《老子》的无极和《周易》的太极思想相融合,从而吸收汉代元气论,周敦颐《太极图说》,丹道家阴阳修炼学等思想,从而建构起一套完备的拳道合一之武学体系。

        无极说最初源于老子,老子《道德经》言:“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28章)以无极为有道者至虚合道之状态。太极最初则出现于《易经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原义主要在说明卦象的演绎与生成。而《道德经》又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则表示道对万物的创生。无论是《易经系辞》卦象演绎生成论,还是老子道的创生论,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宇宙生成论,即以太极或无极之道为天地宇宙的生成之源,万事万物都以此本源状态为开端而演化和发展。汉代哲学重视元气论,认为太极是天地最初阴阳未分时的元气,两仪即太极演化生成的阴阳二气。宋明理学的开山,北宋大儒周敦颐《太极图说》则对此一套宇宙生成论作了理学的总结:“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首先将无极太极结合,以此阐释了阴阳五行的顺向生成和逆向演绎。孙禄堂正是在吸收儒家道家无极太极宇宙生成论思想的基础上,又结合丹道的修行论,从而建立起由无极——太极——阴阳——三体四象——万物八卦的一套动态整体生成论之武学体系。

        孙禄堂对无极和太极的阐释是以他深厚的拳学修习工夫体验为基础的。其形意无极学对无极的解释为:“无极者,当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想,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无所意向者也。”[1]15以无极为练拳之先,修习者悬置日常意识而物我两忘的身心浑然状态。八卦拳学对无极有进一步阐释:“无极形式者,当人未学之先,心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1]133“静为无极体,动为无极用。若言其静,则胸中空空洞洞,意向思想一无所有.....若言其动,则唯顺其天然之性旋转不已,......胸中虽空空洞洞无意向思想之理,但腹内确有至虚至无之根,而能生出无极之气也。”[1]134认为无极不仅仅是无思无想的一种浑然忘我状态,且有产生无极之气,生成原始生命能量的功用;无极不是纯粹的静,而动静之义皆所蕴含,静为体而动为用。太极拳学对无极的阐释则是:“身心未知开合顶劲之灵活,但顺其自然之性,流行不已。”[1]190强调无极之动的一面,以解释太极一气的生成。  而对太极的解释,其形意拳学言:“虚无生一气者,是逆运先天真一之气也。但此气不是死的,便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焉。此机名曰:先天真一之气。”[1]16“内外总是一气之流行。”[1]17以无极态内蕴一点生机,以此为太极一气生成的来源。八卦拳学则言:“太极形式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左旋之而为阳,右旋之而为阴,旋转乃一气之流行。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时下则下,时上则上,阳而阴,阴而阳,一气活活泼泼,有无不立,开合自然,皆在当中一点子运用也。......此气是天地之根,阴阳之母即太极是也。”[1]134明确以拳术中太极源生于无极态,以太极为活泼旋转一气之流行,而阴阳开合皆其运用。在太极拳学中,孙禄堂对太极作了进一步阐释:“太极者,在于无极之中,先求一至中和至虚灵之极点,其气之隐于内也,则为德;其气之现于外也,则为道。内外一气之流行可以位天地,孕阴阳。故拳术之内劲,实为人生之基础。”[1]191这里孙禄堂具体讲得太极一气的方法,在于先在无极态中,求得至中和至虚灵之极点,由无极中和虚灵之极点到太极一气之流行,内蕴为生生之德,外展则表现为拳术之道,拳术内劲由此出,人生命之活力亦以此为源泉和基础。

        孙禄堂在其武学真实修为体验的基础上,对传统儒家道家之无极太极的思想内涵作了拳道现象学的阐释。认为无极态能激发人的原始生命本能,蕴含生机而成为太极一气生成之源泉。由无极而太极,人本然的生命能量由此而得到培育和发用,作为拳学核心之内劲亦由此而出。“道至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1]19“道自虚无生一气”即是无极而太极。如此看来,由无极而太极不但是拳术内劲培养的关键,也可以说是孙禄堂拳学生成论的核心,孙禄堂的整个武学体系正是由此而得以动态整体的展开。

        三、中和之内劲与三拳合一

        孙禄堂以内劲为拳学的核心范畴,认为内劲的本质特征是中和,他对内劲生成的描述是这样的:“拳术最初积蓄之真意与气,以致满足,中立而不依,和而不流,无形无相,此谓拳中之内劲也。”[1]289孙禄堂认为:以真意真气——即生命本然能量之充满至中立或中和态,即可得拳术中的内劲。[4]孙禄堂对拳术之“中”则描述为:“内家之技击也,必求其中。太极空中;八卦变中也;形意直中也。”[1]117孙禄堂倡导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实际上三拳之合一不是合在形式,而是在于中和之内劲上,正是由于有内劲之中和的共同点,三拳才得以内在地相通。

        “中”为儒释道三教重要的哲学范畴。先秦儒家经典《中庸》言:“未发之谓中,发而皆中节之谓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甚为重视道德生命的中和之修养。《中庸》又以诚为德性之本:“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天真实无妄运行的品质就是诚,而人效法天道之真实无妄即为人之诚德。可见此“中”为一种中和之诚德。道家庄子云:“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论》)此“中”涵大道之虚性。佛家有龙树《中论》、天台宗中观学等,其“中”大义以不执着空有、虚实两端,而涵虚实的运用和转化。孙禄堂以“中”为三拳内在一贯之理,“其理一者,三派亦各有所得也,形意拳之诚一也,八卦拳之万法归一也,太极拳之抱元守一也。......三派之理,皆是以虚无而始,虚无而终。所以三派诸位先生所练拳术之道,能与儒释道三家诚中、虚中、空中之妙理,合而为一者也。”[1]266这里实际上认为形意、八卦、太极以“中”之理而一贯相通,“中”之内涵有儒家之诚、道家之虚、佛家之空三种,而以道家虚无之理为极致。

        孙禄堂以“中”贯穿三拳,又以诚中、虚中、空中来解释三拳之“中”的内涵所在,这样实际上就是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进行了吸收和转化,转化为拳学的核心思想和求内劲之心法。如其言形意拳:“形者,形象也;意者,心意也。人为万物之灵,能感通诸事之应。是以心在内而理周于外,物在外而理具于心。意者,心之所发也。是故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内外总是一气之流行也。”[1]16、17以形象、心意解释形意拳之名,认为形意拳的本质在于习拳者以主体之心意来感通内外,而以内在心意之诚为根本,如此方有外在拳术形式与意象的充分生成和表达;即表达为太极一气之流行,如此内外贯通而得真正内劲,是为诚中。其言太极拳心法内涵:“太极虚实之理也,其式之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1]180认为太极心法内涵之空非一无所有之顽空,而是表现于拳式之有无相生,虚实互化,是为空中。其言八卦之虚中则很简略,“八卦变中也。”[1]117八卦心法内涵为虚中,虚则生灵变,故八卦虚中能表现为拳术变中之用。

        孙禄堂以中和之内劲为拳术本质,以得“中”为三拳之心法,又以儒释道之思想精华来充实“中”之内涵,即以诚为根本,以空有为变化,以虚无为极致。可以说,“中”为孙氏武学思想核心所在,孙氏拳为著名的哲理之拳,体道之拳,其根由在此。

        孙禄堂武学以拳术之心法,对儒释道思想精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吸收和融汇,其思想以精神涵养和内劲修炼为根本,以拳术形式表现和肢体工夫为末节,由此其论拳术形式和肢体工夫之论亦以内在涵养和修为为本。如其言三体式姿势之“中”,即不以形体重心或中点来衡量,“其中,是用规矩之法则,缩回散乱驰外之灵气,返归于内,正气复初,血气自然不加于其内,心中虚空,是之谓中。”[1]289虽言三体式姿势之“中”,但还是以虚灵中和之心灵状态来解释。孙禄堂武学重内,但也不轻视外,在具体拳术的锻炼过程中,也是非常注重内外的相应和结合,这是值得注意的。如其言“练拳时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外不乘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面形式之顺,内中神气之和......故现于外,知其内;诚于中,形于外。即内外合而为一。”[1]258拳术虽以涵养内劲为本,但毕竟不同于普通的精神修养;在具体的拳术锻炼过程中,中和内劲与拳术形式是一体之两面,乃相应而又相通的。故“练之形式顺者自有力;内里中和者,自生气;神意归于丹田者,身自然重于泰山;将神气合一化为虚空者,自然身轻如羽。”[1]294内劲的锻炼不离拳术形式,而肢体功夫的获得,也可说是心法运用的结果。

        孙禄堂作为民国时期的武术大师,通过三拳合一的武学实践而吸收道家道教之先后天思想,并以无极太极两仪之顺逆两途的演化建立动态整体生成论的武学体系;提炼出内劲为拳学之根本的思想,要求学者通过神意之中和虚无的武学运用而锻炼气质,求取内劲,并以还虚返先天为武学极境;其拳学内涵融摄进大量的儒释道思想精华,从而使其拳学成为修身之学,体道之学,使得拳术成为一种载道的形式。[5]发掘孙禄堂武学思想及其儒释道文化内涵,对于新时代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以及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发扬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孙禄堂.孙禄堂武学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孙剑云.孙氏太极拳剑[M].太原:山西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梁漱溟.重印孙著拳意述真序[A].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七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5]方立天.佛教空义解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6):55-60.

        [6]戈国龙.道教内丹学中的“性命先后”问题辨析[J].中国哲学史,2001,(4):64-70.

        [7]戈国龙.道教内丹学中的“顺逆”问题[J].世界宗教研究,2000,(4):56-64.

            [1]现代大儒、文化哲学大家梁簌溟先生,在其《重印孙著<拳意述真>序言》(见(《梁簌溟全集》七第141页)中认为:孙氏武学著作的可贵,即在于其超越了一般体育武术的范畴,而具有“武以载道”的文化内涵。孙禄堂武学以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思想著称,其武学思想以道家道教为主要内蕴,又吸收了儒佛两家的思想精华,乃中华传统武学的集大成者。其拳以修身,拳以载道的思想,在传统文化即将复兴的今天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掘的。

        [2]关于丹道学区分先天后天,并以后天修先天的修行工夫论,具体可参考戈国龙《道教内丹学中的“性命先后”问题辨析》,载《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

        [3]《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第181页。转引自戈国龙《道教内丹学中的“顺逆”问题》,《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第63页

        [4]当代大儒梁漱溟先生曾观看内家拳高手表演,认为内家高手造诣之高深,表演之超绝,在于其“发动了宇宙生命自然之力”,在于其能够“在内部生理运行上渗入自觉意识,......此时他的身体动作径可接通宇宙生命自然之力。”(梁簌溟《重印孙著<拳意述真>序言》,《梁簌溟全集》七,第174页)笔者认为梁簌溟对内家劲力的解释值得我们思考,可与孙禄堂内劲说互参互证。

        [5]孙禄堂武学为拳道合一之学,其吸收儒释道精华思想,而融入内劲的修炼;其修为机制以还虚之道为极则,以复先天为旨归,这样导致其修习之标准甚高,常人难以达到。而孙氏武学第二代传人则多对孙禄堂武学的核心修为机制作了浅近平易的阐释,如孙剑云对“还虚之道”和“复先天”的解读为:“就是通过恬淡虚无这种心理暗示以求得初步的心理稳态,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拳术的锻炼达致生理机能稳态水平的提高。最后,由于心理稳态和生理稳态的相互启发,环循共进,达致人之心理、生理适应机能的的双重完善,即所谓完善人之身心、变换人之气质的最终目的。”(孙剑云著:《孙氏太极拳、剑》,山西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孙氏后学对孙禄堂武学思想的现代解读对我们理解其武学精髓往往甚具启发意义,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