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太极拳的修炼,“说腰谈胯”的多,大家也知道腰胯的重要性;但是讲“膝盖”的少,真正懂“膝盖”的凤毛麟角。
虽然都认为太极拳是有益于健身的,但时下把膝盖练坏的人还不在少数,这都是因为并没有真正掌握“膝盖”之要领的缘故。
“膝盖”在内家拳中的重要性举足轻重,非常关键。可以说膝盖不通,所谓松腰塌胯乃至气沉脚底都是假的。
为什么有的人练太极拳膝盖会痛呢?其实不仅是脚的位置摆放、膝盖的角度等问题;关键是膝盖不能受力。
当膝盖承受了整个人体上身的重量,不仅气沉不下去,膝盖也会受伤。
所以,太极拳的关键首要处就是让“膝盖”如何通畅起来(这里要说明的是练拳之初膝盖腰腿痛是属于正常的)。
平时我们坐在沙发上之所以稳稳当当,非常舒服,那是因为膝盖是“被解放”出来了,膝盖是没有受力,非常得轻松。
所有的劲道是顺着腰隙和尾闾在往下走。
腰隙和“腰脊”是两码事,大家要分清楚;腰胯也不等同于尾闾。
所以,如果你打拳有“坐板凳”的感觉,你的劲路才是顺的。
如何知道自己的劲路是否顺达呢?
第一, 下盘不能走横劲,要走“竖劲”。
所谓“横劲”就是你出腿的劲路是压住膝盖在走的。学过人体结构的都知道,在膝盖的髌骨上方以及髌骨前有滑囊,这都是来减轻肌腱与骨头之间的摩擦,起到缓冲作用。
劲路沿着膝盖走其实就是没有起到缓冲,增加了膝盖骨的受力。
而“竖劲”则不一样,竖劲是顺着膝窝走内侧的,最后劲力落到了脚跟,又顺涌泉穴沉到了脚下。
所以,如果你打拳感觉到大腿内侧到膝盖窝到涌泉穴有热流般的感觉就是对的,这是“竖劲”的感觉,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
劲力被堵在膝盖处,不仅下通不到脚下,它还会往上逆冲,所以有些人练太极拳不仅膝盖痛还有高血压反应也与这个有关。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呢?
因为有些人打太极拳身边缺少明真理的老师的口传心授,当然更多的大师们也是在误人误己。
内家拳有两个要领“沉肩”和“顶腰”,太极拳也不例外;其实沉肩和顶腰除了顺气之外,关键是“沉”和“顶”犹如把一张弓从两边往里压一样,这样气从上行于手指而不是冲到头顶,气至下从尾闾行经膝盖窝到涌泉而不是冲到膝盖。
不少人打拳的时候都是两脚“哐当”一下着地,其实是压住膝盖在出腿走步,而不是顺着地心引力让劲力慢慢顺达去“亲吻”地面的。
所以,为什么太极拳真正的练法要“裹臀”、“顶腰”,这些都是为了练出“竖劲”来。
“裹臀”裹得好的腿像铲子一样铲出去的,“顶腰”不是弓腰,是命门处微挺、胯根里收,做得好的腰背看上有去点斜,高手则还有点像猫儿一样,其实这样是把膝盖给松透了。
“竖劲”是循环的,是沿着任督二脉跑圈圈,对人体经络气血都是非常有益;而横劲则是向外散,散出去了就回不来了,所以伤身体。
抖大枪的不懂“竖劲”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耗损自己的内气。
能让膝盖不受力,就是太极拳的练法。
根本的要领是在全身内外放松的前提下,用腰把腿“拎”着走,“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