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与书法一样,都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内含的道理却是相通的。观诸家法帖,尤其是米芾与王铎的作品,通篇看来大都是跌宕起伏、极富动态,我们从中能很明显地看出两人写字结体很善于造势,虽然字形敲侧,但却有整体的平衡感蕴于其中。这些书法大师夺天地造化般的创造,既体现出了鲜明的个性,又开拓性地使书法的表现形式更为灿烂多姿,大大地丰富了书法艺术世界。而同样,吴式太极拳的出现也让中华武林增色不少。
近一段时间有许多杂志上的文章都在质疑吴式太极拳“斜中寓正”的理论,并还进一步说吴式太极拳身体前俯是内家拳的禁忌,也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他们的依据则是太极拳拳论中有“立身中正”、“中正安舒”的语句。但是,如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评判的话,不单是吴式,就连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太极拳也都不是太极拳了。因为以上诸式太极拳中身体前俯的动作都不止一次出现。而与太极拳并称三大内家拳的形意拳、八卦掌中亦有许多身体前俯的动作,这又如何解释呢?对这个问题,笔者有下述儿点看法。
一、“立身中正”之真义
拳论说“立身中正”,其实质为身体在各种情况下保持平衡,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行拳时身体正直。当然,身体倾斜也是有度的,如果身体重心因身体倾斜而超出一定范围,则身体必然会失去平衡。在启蒙初学时,许多拳师之所以常强调“立身中正”,是因为身体正直的架子较易获得平衡感。因此,我们不能在身体前俯的拳势中仍然固执地去寻找那条在感觉上曾经贯穿于体内的直线,如果这样就无异于涉江之楚人,困惑也就在所难免了。在吴公藻的《太极拳讲义》中有这样一句话:“心气清和,精神贯顶,不偏不倚是为中定之气,亦道之本也。”其中“精神贯顶”四字,可谓一语道破天机。而在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亦有同样精辟的论述“不偏不倚,非行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请大家注意陈鑫先生说的是“非行迹之谓”,吴公藻、陈鑫两位先生的论述是对“中定”极好的解释,而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魂》2001年第12期有陈卫民先生的文章《自主平衡与武术》。文章开篇点题:“平衡能力是一切人体运动的基础,也是武术运动的基础。”文中第一节陈先生说:“人体运动平衡的主导是人体的平衡感觉。”接着又对自主平衡作了以下界定:“所谓自主平衡,或称有效平衡,是指在这种平衡状态下,人在受到外界的作用时能够做出受其训练水平所决定的、自主的、能动的、有效的动作反应。”第四节中,陈先生还从自主平衡的角度理解拳论,还着重说了“立身中正”和“斜中寓正”。在文中陈先生是这样写的:“对于“立身中正,若理解为保持自主平衡不变,那么所谓‘斜中寓正’就是说,只要能保持自主平衡不丢失,任何符合运动需要的歪斜倾侧都是对的。”
二、王芗斋的拳论
吴式太极拳“斜中寓正”的理论蕴涵着科学的运动力学,虽然在传统经典拳论中未出现,但它却实际存在着。而且不仅存在于太极拳中,其他门派也有很多体现了“斜中寓正”。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遗留下来的论述中多处提及均整和平衡。如“天地间没有中平,哪个地方也没有平衡,控制平衡就是正”;“斜正统一,斜即是正,正即是斜”;“控制平衡里头东西很多,精神意思总应着,有形就完了,控制平衡是根本没有平衡”。较之吴,陈二位先生,王芗斋先生的论述更为通俗易懂。如果将三位先生的论述相互结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对“立身中正”“斜中寓正”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了。
三、柳公权的话让我想到“心正则身大同不动五
文章开头说到了米芾与王铎,下面再来说说书法史上另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师,他就是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的柳公权。这位12岁使元和天子知道姓名的天才少年,在一次回答穆宗皇帝的提问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还是在唐朝,草圣张旭在欣赏了公孙大娘舞剑后而悟得了笔法的窍要。在电影《英雄》中张艺谋导演又一次演绎这个故事,只不过在电影中张导演改为让“残剑”由书法悟出剑法。
众所周知,评判拳法的两大标准是养生与技击。而众多吴式太极拳大师,均能因修炼吴式太极拳而得享高寿,同时又能以技击而名声大震于武林。因此,大家完全不用为吴式太极拳中有身体前俯的动作而感到疑惑,应用心体悟,继承和发展吴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