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修炼太极,要重视炼心和心炼——太极拳自学教程

发表于 01-22 934 次查看

        一、 健身先要健心,炼身先要炼心
        当代,太极拳修炼已经很普及。根据修炼目的,太极修炼者可分为三派。一派侧重于振奋精神,以拳术套路为主要形式,花样繁多的动作,吸引着学习者的兴趣。尤其社会上组织的大型武术表演引人注目,振奋人心。另一派侧重于修习功法,希望把太极功夫上身,把前人创造的技击本领学到手,在一定的范围内,能所向无敌,成为人中之杰。第三派侧重于追求身心健康,不太注重表演效果和技击本领。就个人爱好而言,笔者喜欢第三派,表述的是这派的观点。
        世人都知道健康重要,但要真正明白也不是容易的事。较多的人犯了重外不重内的毛病,可从三个层次来分析。
        首先,如果把环境作为外在因素,把自身作为内在因素。人们经常是过于注重名利地位,配偶子孙,这些外在的因素,然而,“有了病,谁也替不了”,就说明健康是人最宝贵的因素。《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就是突出的示例。
        其次,在自身的身与心的关系上,过于看重肢体发达、器官正常这些外在的现象,而忽视内在的心理素质的锻炼,意志薄弱。例如有的青年人居然因失恋而自杀,有的人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灰心丧气而一蹶不振。在遭到特大灾难困境时,有的体强的人由于急躁和丧失信心而丧生,而有些体弱者却由于性情平和、未失去信心而终得获救。
        第三层次的求外不求内的毛病,是对身心健康的理解不准确:表现在身体方面,是重视外在的身材高大和肌肉发达,而忽视内在的健康实用;表现在精神方面,是重视外在的表现坚定,忽视内在的思想根基培养。
        练习太极拳的目的,重点不在练身体,而在于练心态。也就是说练拳不只是练外形,而着重在于练思想。要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心态体态,更多地进行向内的追求。通过练拳不只是求得健康的身体,更要能练出良好的思想意识。
        人是精神和肉体的完美结合,其本质是精神。“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就是说,人的本性是有灵根,修炼方法是要靠悟理。古代的修炼家都强调“炼已”,并具体地指出“已者,即我静中之真性,动中之真意,为元神之别名也”。“人有三宝精气神”,这句古语也是说明人的精神是最重要的。
        二、学习郑板桥的养心方法
        郑板桥的长寿秘诀在于他的养生之术,他的诗、书、画艺术精湛,号称三绝。达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境界。这使他精神上有所寄托,豁达、开朗。郑板桥一生坎坷,但他始终能以乐观的心情对待。他做官时,因为在灾荒之年为灾民请求赈济触犯了上司,结果被罢官。但是他并没有忧郁沮丧,也不为官场失意而郁闷不乐,而是骑上毛驴悠然回到故乡。当了十几年的官,返乡时竟然只有三条毛驴,一条自己骑坐,一条向导骑坐,第三条驮着行装。“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花开则荣,花落则败。不以一时荣耀而忘形,不以一时屈辱而自弃。淡泊名利,无欲则刚。“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生死在天,流水无痕。生亦乐,死勿悲。心如海阔天空,顺其自然。可以说是对郑板桥这种豁达人生的形象表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郑板桥养生长寿之法。郑板桥一生中为人处事,始终不求名利,不计得失。他写过两条著名的字幅,就是流传至今的“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这两条字幅含有深刻的哲理,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的一段赠语。其内容写的是:“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於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板桥郑燮题”。告诫世人要有肯于吃亏让人的胸怀。市俗之人认为的吃亏在郑板桥看来却是平安,是福气。
        “难得糊涂”则是出于一个故事,相传有一次,郑板桥游览山东莱洲云峰山,晚间借宿于山中一茅屋,茅屋主人是一儒雅老翁,自称“糊涂老人”。主人家中陈列一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大开眼界,赞叹不已。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请人刻于砚台之上。郑板桥即兴题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字,后面盖上“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方印。因砚台大,尚有余地,郑板桥就请老人写上一段跋语。老人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门也。” 写罢也盖了一方印章“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官员。他见砚台还有空处,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两人如遇知音,相见恨晚,遂谈文说词,畅谈人生,结为挚友。
        人要求健康,先要有个正确的心态,就要注意学习前人的养生良法。
        三、心练重于体练
        在修炼方法上,太极修炼者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侧重于肢体活动;另一派侧重于心脑的调理,称为心练。笔者比较偏爱第二种修炼方法。
        太极拳古传《授秘歌》是经典,“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呜,水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它的首句就指出“无形无象”,可见强调的不是肢体动作,而是心性的修炼。太极拳的特性是“阴阳变化,举动轻灵”,其体能表现是“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
        前辈拳师杨禹廷先生指出,“全身自然舒松,节节贯穿,头脑安静,神经不紧张”,“身心松静,自然舒展,柔、圆、缓,胸腹松净,周身血液流动畅通,神经末梢活跃,体肤感觉灵敏”。
        冯志强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入门》一书中指出,“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求无极的方法就是静站无极桩。选择环境幽静、空气清新之处,自然站立,周身放松,屏除杂念,收心求静,逐渐使自己心定神宁,身心虚静,物我两忘,一念无思,一物无有,躯体如同虚空无物一般,而进入一片空空洞洞的无极景象。如此静心站立静待其动,纯任自然,待到至虚至静时,复有一点灵犀生于气海之中,由无极而现有机,静极生动,动则太极焉。”
        从以上论述中,可知在修炼中的心练是最重要的。
        太极拳诀“全凭心意下功夫”,就是真经。它指出修炼中的调心是核心,是关键和根本。调心使用得当,不仅可以治愈疾病,促进健康,而且可以开发智慧,激发人体潜能。修习太极内功,首先要修习松柔功夫。内求心神意气松,即头脑思想无挂牵;外求肢体关节松,即肌肉骨胳都松透,退去本身拙力。
        修炼者要求清静,“心无杂念名清,对境无心则静,心清神静,即名清静”。人在世间,无不被凡事困绕,皆因物欲横流,心随外境转,而自性心迷。清心修炼是无极入门基础功夫,静极生慧。而最重要的,则是心安神静,也就是心性的修持。修心养性,就是炼已。
        一个人只有凭真心下功夫钻研、认真领悟才能取得成功。前辈的经典,导师的言传身教,只能起到传授引导的作用,最终的成功有赖于自己的精神态度与悟性。修炼不能取巧,需要下苦功夫,但也不是体力活,更不是单纯的肢体活动。修炼需要恳求明师指导,要不断的思考品味,悟道,明理,在实际中不断总结、反思。不断的体认,方能有所成就。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许多修炼家都强调有意练功,无意成功。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是违背修炼原则的,只有无心无求,方可见功夫长进。农人把种子播下地,要待其自己生长,心性急燥地拔苗助长只会把幼苗伤了。修炼者只要心中存有目标,要容功夫慢慢积累,急于求成不仅无助于事,还可能会走火入魔,造成对自身的伤害。要学会“以出世之心态做入世之事业”,以超然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不求得失,不求名利,不求果报,是修炼者的态度。用这个心态去修炼太极功,要耐心等功夫自己成长,尤其在站无极桩的练习中,更要克服急躁情绪。
        太极拳的特点在于它要求精神集中,全部动作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下完成的。中国古代的拳术家把练拳中使用这种思想意识活动,称为“神意领形”。所谓神,就是指眼光,所谓意,就是指思想。练太极拳时,人的动作和姿势都应当由眼光和思想来引导,这是重要的原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神和意的运用并不罕见。例如当我们用铁锨挖坑时,手持锨把儿,脚踩铁锨,而这时我们的思想意识却要到达铁锨尖头处,所以这时我们用的力就能贯入到锨头处,并能明确地感知到锨头处触到了石头或树根等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练拳时,也要重视运用这种方法。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