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太极拳就是一个品牌,没有一种拳术像太极一样如此地神秘和神奇,没有一种文化像太极一样那样让世界感叹中国之博大。
太极拳植根易经,可归儒家,但在历史长河中,儒道释各有渗透,太极拳有儒家的本色,也有道教的传统,更有释家摄心入定之法。可以说,太极拳是一门技术化的国学,是一种形践的文化状态。
武林界,一些得到真传的人有打开市场威名远扬的,但似乎更多的人都不乐意张扬,习惯于活动在自我的小圈子内。
武术较之学术,更容易藏私。
武术多是口传身授,即使有拳谱,或语焉不详,或支离破碎,现在市场畅销的太极拳书,发现参考价值不大,即使有真正的拳谱,如果不在老师的引领下,也无法入门。
太极拳虽有击技的作用,但现在不是冷兵器时代,健身是大众的首要要求。
目前发现的疾病有一万二千多种,但可以根治的病种不过区区五百多种。其余的几乎都是慢性病和绝症。慢性病的演变与进化日益猖獗,其中的一个因素是,我们的国度失去了许多传统的养生法子。这些法子,遭到颠覆最严重的就是中华武术。
认识三位拳友,他们都是太极拳的受益者。
一是我接待过一位来自日本的学生,他是一位太极拳狂热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从他蹩脚的汉语中,我非常惊讶地知道,现在的日本,有上百万名太极拳职业教练。
二是一位五十岁的女性因为练习太极六年,脸上遗传的黑斑竟然变白了;
三是一位患者,得了难以启齿的男性病,因为练习太极拳竟然痊愈了。这些都是我了解的传奇。
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术,而将是一种威力极大的养生和保健方式,进一步说,太极拳其实是一种文化基因,传递着很多来自传统和古时的奥秘。
看到一本书,是香港的一位医生写的,他针对性让患者练习太极拳套路中的某一势,取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治疗良效。这应是太极拳派生出的现代作用。
老师说,太极拳是武术,武术不是体育,不是体操,不是舞蹈,也不是气功,应是一种有技击意义的健身术,更是一种精神,将人的生活状态调整到最佳。
我最大的感受是,太极拳对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好的改观,另外,对人的颈椎、腰椎和脊柱大有益处。颈椎、腰椎和脊柱是人的中心平衡线,一旦出现问题,医疗手段也无善法,常见有牵引拉扯等方式,但椎部韧带的承受能力有限,一味地牵引反而有害。太极拳讲究缠丝劲,即所有的动作都是缠来缠去,绕来绕去,椎部以S型运动,这符合生理的需求,久而久之,椎部自然得到很好的锻炼,一些电脑病也渐渐消失了。 孔子说,凡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就是这个道理。
100年来,太极拳起起伏伏,和政治联系在一起,但太极拳的娱乐性和健身性愈发凸现出来。正如普洱茶一样,二十年前,开始到中国寻觅正宗普洱,然后将其市场炒热,随后跟进的是台湾和香港人。太极拳一直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但我们的认识一直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却在大力推广太极拳,比如韩日、美国、澳大利亚等。
这些年,国内处于转型时期,大家都在各种压力下生活,焦虑不堪,自然无暇旁顾,那么一旦过了这个阶段,生活品质提高了,是不是也像国外人一样,开始寻找一种健康的自然的运动方式呢?
1993年,美国的《时代》称,太极拳是一项完美的运动,将是继瑜伽之后风靡世界的运动。北京有位学者,她在奥运前夕就呼吁,国人应该全体学习太极拳,当然这种倡导有一定偏爱性,但我想,这种倡导有没有可行性呢?
《中国新闻周刊》有位记者叫方玄昌,他曾经写过一篇专题《国术式微》,谈到中国的武术已成了影视作品的卖点,而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武术的地位已被瑜伽、跆拳道、截拳道等代替。
坦率地讲,当前,有些功夫的全部到港台或者海外淘金去了。老师常说,发展是硬道理,而继承更是硬道理,没有继承,何来发展?创新不是创出来的,改革也不是改出来的,所谓新潮,应有源头,没有继承的创新和改革是没有生命力的。越是地域的,越是民族的。
早在2006年春我国举办过一次太极拳名家国际论坛,其中心议题不是如何发展太极拳,而是如何界定太极拳的概念。这是对太极拳的追溯。
现在,公园内常常看见晨练者,有很多打太极的,我的老师说,很多都是在盲目的练,甚至会损害健康。
当前,一切都讲究速度,都讲究简化,24式简化太极拳的推广,虽然普及了民众之于太极的认识,但同时也扼杀了这门古老的拳术。一路二路皆有反复动作。
反复不等同于重复,如同古曲《阳关三叠》、《梅花三弄》,皆是一咏三叹,层层推进,亦如大海,一潮连一潮,一浪高一浪,循环往复,渐成磅礴气势。假如有一天,大家都渴望了解太极拳之时,而却找不到了它的真谛,岂不可惜?
西洋拳(包括拳击和散打)和中国武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从起源上看,西洋拳是一种竞技比赛,但中国传统武术却是一种泛文化,是一种民俗。
从角斗方式上看,西洋拳讲究拳重、手快、步疾,以手为中心,连带胳膊和胸,形成一个典型的倒三角形;而中国传统武术上虚下实,注重腰腿灵活,以下盘为中心,形成一个正三角形。
传统武术讲究手法、身法、步法。但现代竞技却给武术散打带上了一副拳击手套,使得武术的手法荡然无存。论身法,传统武术讲究移形换位,而是西方拳却是讲究摆头躲闪和抱头挨打。尤其是步法,传统武术强调蹿蹦跳跃,而西洋拳无论是拳击和击剑都是“蹦来蹦去”的步法。
西方人竞技,讲究拳对拳、脚对脚、剑对剑、枪对枪,而传统武术技击,却强调“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你耍上、我耍下,你耍左,我耍右,拳来脚去,刀来枪挡,引进落空,避实就虚,借力打力。西洋拳的理论基础是力学原理,讲究力量、速度、时间、距离等因素,而传统武术来源于阴阳观念,起于易、成于医、附于兵、扬于艺,注重平衡和天时地利人和。
西洋拳是一种强者战略,讲究抢先进攻当仁不让,而传统武术却是先让一步,留有余地,以待后发制人。可以说,武术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思维定势、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
可见,通过武术,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什么叫做中国人。
传统武术和西方体育孰优孰劣,姑且不论,核心问题是,武术不是体育,也不是一种的简单的竞技。武如果武术抛弃了自身的特点,去附和现代化的节奏,实在是削足适履之为。
传统武术是一套严谨的体系,不能以改革和创新的名义,随意编排和改动。以太极拳为例,建国以来,太极拳越来越简化,虽然有其普及效用,但却失去了太极拳的精髓。
这是一个水煮经典的年代,连太极拳也避免不了娱乐化和表演化,太极拳最终演变成一种太极操和公园拳。我们当然不反对传统武术走向大众,但更有责任还原传统武术的本来面目。
梁启超曾撰写《论尚武》:“重文轻武之习既成,于是武事费坠,民气柔糜,二千年之腐气败习,深于国民之脑,奄奄如病夫,冉冉如弱女,温温如菩萨,戢戢如驯羊。”
梁氏之说,同样契合当今,在和平年代,亚健康和现代病是两大顽疾,而注重内外兼修的太极拳可以调节身心,祛病养生。
太极拳植根乡野,带有泥土的芳香,却又为皇室倾倒,自有一番雍容气派。但愿太极拳不仅仅流行于荧屏和娱乐文化上,而应实实在在地走入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