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练太极拳也讲究“科学性”,你知道多少呢?——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11-28 677 次查看

        一、科学的架子
        太极拳的架子,严格的说来,与其他拳术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对于身法的要求上也没有十分的特别之处,但是对于腰部及脊椎的运用那是有着独到之处。其要求腰部要松塌,裆部撑圆,脊椎挺直保持重心的垂直,这样就极大的使得人体的中心下移,如同生根。从这里一点上可以看出,太极拳巧妙的运用了几何学和物理学。两臂的运动,在沉肩、坠肘的基础上,如同两根软鞭,围绕脊椎进行圆弧运动。圆弧运动的特点就是使其产生离心力和向心力,这样运用很小的力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
        二、科学的劲力
        太极拳的劲力,不同于其他拳术的劲力。根据太极拳其拳理的要求,太极拳的劲力可分为:缠丝劲、螺旋劲、弹簧劲。“八法”之中包涵这些。从力学的角度可以分析,这几个劲是科学的。基本上是利用小的力通过离心或向心运动而赢得大的力矩。
        太极拳的缠丝劲力的产生是太极拳不间断的圆弧运动产生的。缠丝劲,不仅体现在两臂的运动上,而且体现在整个躯干上。每一举动,都含有缠丝劲。缠丝劲的运用,不同于其他劲路,它运用沾、连、粘、随,巧妙的运用圆弧将对手的劲力化掉,然后随即顺着对手的劲路发力。
        太极拳螺旋劲的产生是肢体内部自身的旋转运动产生的。螺旋劲 ,同样体现在身体的每个部位上,特别是腰部。腰部螺旋劲的培养对于太极拳的技击是特别重要的。螺旋劲是肢体内部的圆弧运动,产生的效果同样是离心力的效果。
        太极拳弹簧劲的产生是肢体在放松时首先内合,然后瞬间发放产生的。弹簧劲的产生就向弹簧的运用一样,先收后放,是太极拳的练习中最为难练的。
        太极拳内劲的具体的练习方法,必须在练好架势的基础上,充分的理解太极拳的拳理,科学的运用太极拳的招数,坚持持久的练习,才能把外形的东西转换为内在的东西。
        三、科学的训练步骤
        对于太极拳的训练,恩师在世时,曾经讲过传授太极拳有一套的方法。并讲:此为太极拳祖师爷传拳时立下的规矩。练习太极拳必须按照祖师爷的传授方法进行练习,否则练习的效果不会明显。我们不妨对对太极拳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
        (1)盘架
        盘架子,有叫练拳架,也叫练套路。一套拳术一般由无数个拳架子组成。每个拳架子都有自己的使用招数,有自己的独立性,又有相互的联系性,整个套路就是无数个招数的组合。所以说,练习好架子也是对招数的练习。太极拳的盘架子一般要求先慢后快,然后由快到慢,这样反复的进行练习,对于每个架式进行拆开练习,达到对每个架式都融会贯通,对于每个招数的运用达到随心所欲。太极拳的架子练习有以下几个步骤:
        (2)松静的练习
        松静的练习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首先“静”讲的是要静下来,使大脑排除一切杂念,意识集中在练习拳术上来,一举动则要在意识的支配下运动,这就是太极拳练习时所讲的用意不用力的说法。“松”讲的是用意念支配四肢关节及肌肉群的放松,化掉原来的僵硬之力,使气血达到四梢。“松”的练习,要在大脑意识支配下有的放松,不是无意识的放松,是运化僵劲,灵活关节、肌肉群的运动,也是培养缠丝劲、弹簧劲的关键。太极拳所讲的“化僵为柔,练柔蓄刚”就是在“松”的练习的基础上练成的。
        (3)‘八法’的练习
        八法既是太极拳的骨干,太极拳每个门派都遵循八法。八法之中掤是基础,是关键。
        掤法:贯穿于太极拳的始终,贯穿于太极拳的每一个招式。掤法的产生是在人体关节放松外撑,拉动肌肉群产生的,是由里向外的一个劲,是一个无形于招数的劲,也是太极拳的实战接手常用的基础方法。
        捋法:是在掤住对手后借对手之力,顺劲捋带。
        挤法:是在掤住对方的手后,用手或臂将对手挤出。
        按法:是在掤住对方的手后,用自己的双手由里向外推出。
        採法:既拿法。是在捧住对方的手后,顺对方的劲将对方采住。
        挒法:是在采住对方后,向左或右突然法力将对手列出去。
        肘法:肘法的运用很多,是近距离时,采住对方或被对方采住时运用。
        靠法:靠法的运用也是近距离时,捧住对方化掉对方的劲路进步利用肩、臂、臀、背进行靠打对方。
        “八法”贯穿于太极拳的每一个招数,而且不是孤立的,每一个的劲路都是随着对方的变数而变化。“八法”的的练习,首先进行单势的练习,然后两个或者几个劲路联系起来进行练习,久而久之就能熟能生巧。
        (5)“五行”的练习
        “五行”的练习,不单单是对于步法的练习,而且是对于身法、手法的综合练习。“五行”之中“定”最为关键,“定”的练习也就是桩功的练习。一个练拳多年的拳师,与对手搭手后被对手轻轻一拨便飞了出去,这就是没有桩功的表现。“进”、“退”、“顾”、“盼”的练习都是在“定”的基础上进行的。进退顾盼步法的运用,是在手法的配合下进行,并不是孤立运用。太极拳拳架对于步法的要求十分的严格,避免重心的双重。始终保持着腿部重心的灵活性,保持者进退的灵活。与对手的搭手后,八法的运用必须在五行的配合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巧妙的发挥身体的整劲。
        (6)单式练习
        一套太极拳是由无数个单势组合而成。对于每一个拳势的练习必须要融会贯通,首先要摆正架势,然后要顺其劲路,最后要掌握每个架势的功防含义。单势的练习,虽然干枯无味,但是对于太极拳系统的功法将是一个基础。
        (7)组合练习
        太极拳的单势练习成熟后就可以进行组合练习。组合练习的原则是:使每个拳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首位呼应,既前一个拳势的收势是后一个拳势的起势。这样练习就能达到连绵不断的效果。
        1、带拳
        带拳是在练习完一套拳术后,有老师在前面,学生在后面进行带领练习。关键的是进一步的掌握整套拳的快慢节奏,调整拳术架势,身法的正斜,步法的高低,手法的开合。通过老师的带拳,学生的架势才能规范。带拳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老师长期的带拳的情况 才能逐步的完善太极拳的整套拳术的演练。
        2,拆招
        拆招主要讲的是拳术的具体运用。太极拳的招数可以说由无数个招数组成,每个招数既有着独立的用法也有着相互联系的用法。对于太极拳一个招数的应用,可以理解为无数个用法。这一点也说明了太极拳为什么出现众多门派的原因。太极拳拆招的练习,包括以下几种练法:首先为配套练习,然后为散推手练习,最后为技击练习。
        3、内功的练习
        大凡练习武术的人都知道,内功的练习是提高技法得的关键,不论是哪个门派,内功的修炼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把内功的修炼作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所谓的:“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就是说的这个问题。太极拳有着独特的内功修炼方法,尤其对代脉的修炼,更体现了太极拳的阴阳学、经络学的结合。太极拳的练意、练气、练神、还虚的一套内功的练习方法是科学,是符合中医的养生学的。太极拳的练习中最后一个练法就是带功练拳,经过长期的带功练拳,功夫会大增,有一种万夫不挡之勇。
        综合以上提法,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和其他拳术的训练方法一样 也分着几个步骤,但是其训练的细节却有着独特的方法。这里没有讲太极拳门内的兵器的训练方法,可以直率的讲:“兵器的练法是在拳的练法的基础上,无非是把臂膀加长也 ,而融入了兵器的招数 。(李经梧言录)”。冷兵器时代的技击之术,对于现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来说确实无法比拟,所以练习太极拳时必须辨证的进行吸收其精华,排除其糟粕。
        一、 辨证的了解太极拳的技击
        谈到太极拳的技击,人们不免想到了太极拳推手,太极拳的推手早期称谓打手、散手、葛手等。其技法含有:摔、拿、打、点、踢、蹬、踹、抓闭拿脉、分筋错骨等技法。解放后国家体委为了进一步的推广太极拳的健身运动,把传统的推手中的摔、拿、打等手法限制应用,并统一了名称为太极推手。今天讲的太极拳的技击从内容上应该为传统的技击之法。
        太极拳的技击同其他拳术一样,虽然有着独特之处,但是决不是万能的。每一个门派的技法虽然不同,但是技法的目的基本是相同的,那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太极拳的技法综合了各个门派的技法,并且创造了太极拳独有的技法。太极拳的技击讲究“粘连粘随,引进落空,不丢、不顶、不抗”的原则,“八法”的运用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前面我讲了太极拳的技击的战略战术,那么我们如何认识太极拳的技击特点呢?我想结合自己练功的经验,把太极拳技击之法分为三点进行讲述:
        1、科学的运用圆弧运动产生离心力和向心力
        太极拳的圆弧运动所产生离心力和向心力,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缠丝劲。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圆弧的运动形成的离心力虽然在太极拳运动中无具体的体现,但是就一个自行车的轮胎的运转可以明确的体现出,一个重大的力在圆弧的运动中,可化为一个很小的力,并沿着离心的切力线方向运动。以一个直面打来的拳为例,我可以用右手捧出,顺其力沿其力的运动方向化拨,对手则很容易的被化出。这就是离心力的运用。
        太极拳就是充分的利用离心力,以小的力量化解对手的巨大力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缠丝劲的运用。太极拳的打手歌:“捧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侵,任人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不拨千斤。”最后一句“四两拨千斤”那就是讲利用圆弧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化掉对手的千斤力。
        向心力的运动和离心力的运动相反,太极拳运动中利用合力的表现则就是利用向心力表现。举个小的例子:对手以直拳击我,我以右手捧之,左手顺其劲合之利用向心力将其拿住。向心力的运用简单的说就是太极拳合力的运用。
        2、 科学的运用肢体的旋转产生螺旋力
        肢体的内部旋转形成螺旋力,螺旋力如同螺丝旋转所产生的力,实际就是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综合。螺旋力不但表现在上肢上,而且表现在下肢上腰部上。腿部的螺旋力在某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的强大。
        在技击上,腿法的运用不但表现在踢、弹、踹、蹬上,而且表现在腿部的拿、缠、扣、摆上,而这些方法贯穿了太极拳的螺旋劲力。腰部的螺旋力主宰着整个躯体,是十分关键。无论身体怎样运动,上身必须保持脊椎的上下垂直,也就是说身体的运动,首先要保持腰部垂直的螺旋运动。腰部的螺旋运动直接影响者两臂的圆弧运动,两臂的开、合、捧、捋等运动都要在腰部的螺旋运动的带动下进行。螺旋力的应用对太极拳的技击将增加无穷的力量。
        3、科学的运用内收、内合的缠丝产生弹簧劲
        肢体的的内收、内合的内缠丝实际上是我们常讲的“蓄劲”,太极拳的弹簧劲是在先收回外劲,通过内合,然后瞬间发放。太极拳的弹簧劲是太极拳长期锻炼而形成的一种发放之力。弹簧劲的形成是在肌肉群放松的前提下,产生肢体的捧劲,再转换成内缠丝然后发放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长期的锻炼的结果。而弹簧劲的运用绝不是一朝一夕所练成的。弹簧劲的运用是符合科学的,既先收力 ,然后在瞬间发力,其力量巨大。
        太极拳的技击之法运用,首先要掌握练习好太极拳的架子、劲力、配套推手,熟练的运用好每一个招数和劲路。只有长期的套路的练习,才能够练出功夫。有的人说;我不练习套路,上手就练习技击和推手,照样能实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辨证的分析,如果不按照太极拳的练习步骤练习,那么就像“沙滩上盖房子”,肯定是不结实的。如果没有太极拳的修为,那么上手就是较力,最后必然失败。反过来讲如果只练习套路而不练习推手和技击,同样是失败。
        太极拳的技击不是简单的拆招,技击过程中的招数是瞬间变化的,因此必须要灵活的运用太极拳的战略、战术。巧妙的利用太极拳的八法、五行、劲路。太极拳几百年的流传,到现在传统的技击之法丢失的太多了,比如:传统的技击讲究摔、拿、打、点、踢、蹬、踹、分筋错骨等技法。而现在的交手讲究的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交手限制各种手法的利用,这样长期下去不光是太极拳的技击,其他的技击也将衰落,那样势必走拳术变为健身操的后辙。
        二 ,太极拳具有的健身作用,通过近几百年的实践已经证明。生命在于运动,不论是太极拳,还是其它拳术,或其他的体育运动,只要不是极限运动,那么它就有健身的作用。
        太极拳的阴阳学说、经络学说、骨骼学,都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练习太极拳是否就能达到健身、驱病、长寿的目的呢?这里我还是辨证的讲以下。
        1、练习太极拳必须遵循太极拳的科学性,要遵循人体的骨骼结构。严格太极拳的训练步骤,尤其是对于拳架的练习,要特别的注意架势的准确性,比如:一个架势步法的高低,屈膝的角度,腰部的松塌程度,圆裆的要求等等。架势不准确,角度过大,或者腰部长期内挺,这样长期的重复一个动作就会造成软骨或腰脊的损伤,这样,不但不能健身而且还练出了病。现在好些人练成了“太极腿”,甚至有的人练成了“罗锅肩”。
        2、练习太极拳要了解阴阳学说,要了解人体的经络学说 。在这一点上,看上去难以理解,实际上并非多难。太极拳的阴阳学说本来就是辨证,是立拳之本。世间万物都可以用阴阳学说进行解释。比如:太极拳的开、合,进、退,吐、纳,都是遵循阴阳的。掌握了太极拳的阴阳规律,在练拳的过程中就能很快的掌握太极拳招数变化规律。
        了解人体的经络走向,有助于意念运用,太极拳的运动实际上大脑意识的运动,太极拳运动中讲究“用意不用力”,意念支配者肢体的运动,肢体的运动又促进血液的运行。血液的健康的运行,输送着人体所须的营养,并排除垃圾和毒素。所以长期太极拳的锻炼,就能达到健身的目的。然而,太极拳意念的练习确不是容易的,就要在松静的基础上,慢慢的体会。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不容怀疑,长期的太极拳锻炼,不仅能治疗一些慢性病,比如:胃病、风湿病、腰酸腿疼、高血压等,而且通过长期的、科学的锻炼,尤其是长期的练习内功,将会增加人的各方面的肌体机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达到健康长寿。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