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句话想必众多的武术爱好者都听说过,很多人也都是通过这句话来区别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在中国传统武术中,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此因应而生的民间武术拳种、流派繁多。自古以来,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实践最后总结出:所有的拳法大致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两大类,所以“内家拳”的名称是一个总类别,它不是某一个拳术。
其实,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从肢体动作上来看,外家拳,比如少林拳,在出拳的时候胳膊会伸很直,使出的是明劲,讲究的是放长击远。内家拳,比如形意拳,在出拳的时候是不会完全把胳膊伸直的,强调的是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另外在气息上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外家拳在起身做动作的时候,一般气是往上提的,气提到胸口。起势就需要挺胸站立,目似铜铃手似铁锤。而内家拳的外部形体是很安逸,气是往下走的,气沉丹田,肘沉肩坠,肘部下沉肩膀下坠,腕也是往下的一个姿势,整个身体都是下沉的姿态。如果要严格区别内家拳、外家拳的标准,就内家拳而言,内家拳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有完整的内功训练体系,二是需要由代表内家拳发力的四种不同的形式:(即:一、要有弹性、俗称“弹簧劲”,二、要有粘性、俗称“粘粘连随劲”,三、要有弹抖性、俗称“松活劲”,四、惊爆性、俗称“刹车劲”),整体拳架看起来具有“沉甸甸、腻滋滋、黏糊糊”的特点,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这两个要求缺一不可,少一个都不算是内家拳
近几年,也不知什么时候,社会上竟然出现直接以内家拳命名的一个所谓的拳术叫“内家拳”,而且还开馆广招门徒与学员,以致在武术界引起一片“笑声”,这种因为无知和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瞎编的“拳术”,其实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老祖宗乃至众多的武术前辈、与众多的武术宗师极其不敬畏的一种表现。不得不说,这也是现今武术乱象的一个充分体现。
众所周知,在传统武术中,太极、八卦、形意、武当内家拳等都属于内家拳,可以这么说,凡是讲究“内练一口气”为核心功法的拳种都可称之为“内家拳”。在这我们就先不研究“外家拳”了,因为我是一个太极拳爱好者,那么今天我就说说太极拳,同样,太极拳也有自己的“内功法”,我们这里所说的太极“内功法”是太极拳诸多功法的核心之一,它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拳艺水平,增加技击力度,亦可强化人体抗御外力的能力。这诸多功能均来自于“内气”锻炼,以及“气动”与“体动”的完美结合,而内功的独立修为则是前提。
大多数习练太极拳者都知道要遵守“意守丹田、以意导气,以气统领全身”的整体功法原则,以及练习太极拳要讲究的“六合”即“内三合”之: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之: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以上总体来说,是一种以“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为核心功法宗旨向内修炼的一种特殊功法练习方式。
我们这里说的所谓“以心行气”就是指用意识引导内气,并按人的意志循经运行;所谓“以气运身”就是把内气运送到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几个部位去,产生我们在行拳走架时所需要产生的“内劲”,从而提高拳技。这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修为目的:一是需要“意识”能动地参与,并作为内气的向导;二是需要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腹,呼气时撑腹)作为引子启动内气运动;三是要练就的功夫“内气”是能细、长、深、匀地运行和有秩序地开合,从而让我们的身体能形成一个“周身上下一家,一动全身皆动”的整体合劲。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训练,是单独的内功修为,既需要凝神贯注、意念集中,又不要使意念过重,要平心静气地体悟内气的运行。这个训练既可一整套全部进行,又可以把某一或某几项抽出来单独训练。当内气训练得充盈时,即可带功练拳架;当正气不足时,再练内功,然后再去带功打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带功打拳时,就不要再去内视穴位和内气流向,而是用意识指挥内外合一,使意到、气到、劲到。如果带功打拳过程中仍然意在内气的流动,则必然神滞、气滞、动作也滞,而成为行拳之大忌。
综上所述,只有能真正明白和掌握好“内练功法”的真谛,才能真正明白“内家拳”的含义,才能领悟到众多内家拳家以及内家拳练习爱好者们最后所追求的“拳无拳,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中见真意”的精髓了。
当然,“内功心法”自然是有专门的练习秘法,既然是“秘法”就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向外传播,通常真正懂“内功心法”的老师会有自己的传习原则,作为笔者的我,自然也有我的传习“三不教原则”:没有敬畏心不教、没有缘分不教、品行不端者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