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的技击精髓在于腹内松净气腾然,一气鼓荡,循环无间,使之形成整体劲、轻灵劲,从而应感而发。应感而发的主要特点是掷放,它运用抽丝劲和松沉劲,粘连黏随不丢顶,借力打力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以一种独特的掷放术,使对方如弹丸腾空飞出。这是杨式太极拳的精妙之处。
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练习时,体用的十三势(即八法五步)到位、十年以上的时间到位、知行合一的悟性到位,则是三个同时必备的元素,缺一不可。若能自觉运用“荡”劲,则会显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杨式太极拳外极虚静,内极精神;外极松柔,内极坚刚;外极缓慢,内极迅猛;外极轻灵,内极稳固。实际上,在动作的体现上主要是凭靠“荡”劲来完成的。
从理论上讲,“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李亦畲《走架打手行工要言》)。荡劲在太极则是鼓荡之劲,就像一个浑身松净气腾然的皮鼓,丰满而有收放开合之弹簧劲,轻敲则吟,重捶则响,自然顺势,“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易经》)。刚柔相摩产生阴阳二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中产生新的和谐体,可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因而,张三丰提出了“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太极拳经》)。“气宜鼓荡”,讲究太极拳运用内气(也可称为内劲)的开合、虚实、刚柔、起伏、进退;“神宜内敛”讲究无有张扬,无有楞角,神情柔绵,儒雅亲和。二者合一乃是太极拳的神韵。杨式太极拳老谱则进一步说道:“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太极下乘武事解》)。
从实践上讲,所谓鼓荡,实质上指的就是太极阴阳外柔内刚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脚追手、手追神的动短劲长,神意远放。2011年元月,我曾在《中华武术》发表了《浅论太极拳》一文,其中说到“譬如一个‘荡’劲在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只出现了一次,但细悟下来,太极拳内劲的轻灵和凌厉基本上贯穿了‘荡’的神韵,它是人体力量在能量上的转换和外延,是一种太极功夫”。杨式太极拳套路的虚实变化、刚柔相济、气遍周身,以及表现出来的技击能量,基本上都是通过鼓荡之劲来完成的。
通俗地讲,就是利用荡秋千的意念来完成若干个大大小小松拔相间的动作。凡是从下而上或者平摆的弧形动作,诸如起势两臂上举、单鞭两手平摆、提手上势挑掌、白鹤亮翅上掤、左右搂膝拗步、抱虎归山回臂、肘底看捶平摆、倒撵猴前后展臂、海底针挑掌下按、扇通背侧掤、斜飞势大挒、云手下抄上抄、高探马折叠前砍、翻身白蛇吐信、野马分鬃正挒、玉女穿梭滚掤、左右金鸡独立、转身摆莲展臂、十字手下抄合抱等等都有着明显的荡劲。
每一个动作在开始的时候,它的阳手或阳臂,即发力的手或臂(指攻防转换中的攻方),必须彻底松软下来,继而调动内气,运用一弛一张荡秋千的方法,完成在动作结束时候的能量交换,使阳手或阳臂充满比常力要强大许多的弹簧劲,这就是荡劲。
此“荡”完全符合太极内劲阴阳的开合和收放。所谓内劲,乃是“外柔内刚,柔中寓刚;不僵不滞,屈伸圆活;劲不上浮,形不外露;神凝气沉,功蕴于内;忽隐忽现,变幻莫测”(沈寿《太极拳推手问答》)。因此,荡劲也是太极内劲的一种,外形尚圆,劲不外露。
不仅如此,细细推敲下来,太极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无不充满着荡劲,这样的一松一拔、一鼓一荡,在细微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滔滔不绝,绵绵不断,加之它固有的抽丝劲和松沉劲,杨式太极拳的健身养生效果是有目共睹,世人皆知的。
当然,会运用荡劲则是长期用心习练的结果,张而不弛,松而不懈,形不外露,功蕴于内,关键是一个“度”字。合度才能够精妙,精妙而后方可圆融,这就需要我们竭尽毕生精力去体会和验证。
师父《杨式太极拳的荡劲》一文发表后,我反反复复研读过无数次,每读一遍都有新的理解与感悟。
师父对“荡劲”从拳理拳法的角度和自己在实际行拳走架中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在文中做了精辟详尽的阐述,充分彰显出师父自身太极拳内功之深厚,对太极文化和太极拳拳理、拳法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融汇贯通的高深境界。
现就本人在学习和练拳当中对“荡劲”的一些点滴体悟归纳如下:
一、内炁鼓荡。要感悟到“荡劲”,没有充足饱满的丹田之炁是绝对不行的,只有丹田之炁充足饱满,在行拳中以意导炁,使炁在腹腔内随着拳势的开合做各种不同方向的鼓荡运动,才能自然地带动腰胯运动,这就是“腰为主宰”的原动力,有了这个原动力,腰胯的运动才能圆润自在,无差强之意。这里所说的“腰胯”我的理解主要是骶骨,骶骨呈倒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五块骶椎合成的骶骨为骨盆的后壁,与左右髋骨、耻骨联合共同组成骨盆,上与第五腰椎相连,下接尾骨。骶骨的前面正对气海,也就是下丹田的中心位置。我们练太极内功,主要是以逆腹式呼吸的方式逐渐使丹田之炁充盈饱满,鼓荡腾然,这是“荡劲”的根基。
二、节节贯穿。由丹田之炁摧生的“荡劲”带动骶骨为主的骨盆运动,向上带动腰椎、胸椎、肩、肘、腕、指,向下带动髋、膝、踝等关节做一节一节的无间断蠕动,将收敛入骨的内炁能量(亦称中炁、内劲),在意的统帅下沿骨髓运行,逐节送出。同时,将内炁能量敛入骨外之筋膜皮肉,受意念之引导,沿经络运行。从而使内炁充盈于人体各脏器,行走于肢体各部位,最终达于四梢。我这里所说的四梢,不只仅指肢体四梢,而是“发为血之稍,舌为肉之梢,齿为骨之梢,甲为筋之梢”。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意到炁到劲到,整个传输过程呈现节节贯穿、完整一炁,才能产生“如荡秋千”般的“荡劲”和“抽丝劲”。这种“荡劲”和“抽丝劲”在每势每式之中都存在,贯穿于行拳走架的全过程。
三、松沉劲。松沉劲是在凝神静气,心安体松的状态下经长久习练,自然产生的一种“外极虚静,内极精神;外极松柔,内极坚刚;外极缓慢,内极迅猛;外极轻灵,内极稳固”的浑圆之劲。习练中首先要全身放松,不可有僵劲,不可用拙力,用意念来行拳,在松活中逐渐体会沉的感觉。这种“沉”,应该是人体放松之后由地球引力而产生的自然向下的沉重力。就象我们日常手提重物,如果手上稍一松劲,重物就会往下沉落一样。行拳走架时的“提劲”就是“虚领顶劲”,松也不是完全松泄,而是有点提着往下放的感觉,“放”也不是完全放开,提劲始终不能丢。有了松沉不一定就有松沉劲,如何将身体的松沉转化为松沉劲?还是要用师父在文中所说的这个“荡劲”,就像摆动的钟锤一样,只有让它“荡”起来,才能将沉重之力转化为运动中的能量——动能,这完全符合物理学中的运动力学原理和能理转换守衡原理。这方面我才初有感悟,做的还很不够,僵劲还依然存在。
四、抽丝劲。我理解的抽丝劲是将内炁敛入骨外之筋膜皮肉之后,沿经络运行产生的特殊能量,这个劲并非直来直往,而是直中有曲、有螺旋缠绕。如果我们轻缓均匀的拉动线团的一端,你会看到线团马上会转动起来,再细看拉直的线段也是呈螺旋状缠绕转动的,如果线团不旋转,如果拉直的线段不螺旋缠绕,势必会将线绳自身的拧劲泄掉。我们杨式太极拳中的抽丝劲也是如此,通过各关节、各肌件的谐调拧转,将内炁能量无间断的输送至目标部位,形成抽丝劲。这和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其内涵和形式完全是一样的,只是提法不同而已。
五、动静与虚实。太极拳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一静四肢百赅俱静,动中寓静,静中寓动;虚实转换轻灵圆活,循环无间。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一样。在实际练拳过程中,我体会仍然用好这个“荡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定势时看似外静,实则内炁鼓荡蠕动孕育下一势,定势与定势之间的行拳走架,随然要求是一动无有不动,但已经到位的某些部位则处在相对的松静状态,没到位的部位则继续蠕动,最终完成内炁能量的逐级传递。虚实转换时亦是如此,运用丹田之内炁摧生“荡劲”,使尾闾走微下弧将重心从实腿一侧无阻碍的“荡”到虚腿一侧去,完成虚实的流畅转换。我们杨式太极拳虚实转换时尾闾也可以走水平线,就像负重的滑板车一样,用“荡劲”把它从这侧平推到那侧去。
六、关于中定。我们说了这么多“荡劲”在太极拳中的运用,但这个“荡劲”绝对不是摇来摆去动荡不羁,身体的中定时刻都不能丢掉,这就是尺度。
由于自己习练太极拳的时间较短,对太极拳的拳理拳法领悟还很肤浅,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同修、师父及同门师兄弟姐妹们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