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练习太极拳的七大核心——太极拳自学教程

发表于 2023-07-04 733 次查看

        “心静”是练好太极拳的首要
        练太极拳贵在心静。这是太极拳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区别于其它拳种的主要标志。这方面古人教诲很多。如“动中求静”、“以静寓动”、“身虽动,心贵静”、“先在心,后在身”、“神舒体静,刻刻在心”等,都说明心静对练好太极拳的重要性。
        心静,首先要制自己的心动。曾国藩说,“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一言以蔽之,静定。道家说“以虚静为本”,“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就是收心,就是一念不起,做到无视无听,无思无想,无欲无念,使自己的思想意识真正处于一种物我两忘,“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
        但不少初学者往往心静不下来,这是他们进步较慢的主要原因。太极拳形神兼备,性命双修,是在一种澄静的状态下完成的。入静,是练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个重要的练功方法。静由心静到体静,是一个自我修养和提炼心性的过程。
        心静下来其实就是功夫,实践证明练身易、炼心难,练心重于练身。练出一个好的心态更难,一个人生活在绚烂斑斓的世上,里里外外,纷纭复杂,风云变幻,静下心不容易。通过练拳,要把心练大,可容天地;练阔,海纳百川;练虚,虚至虚灵;练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练熔,可化合,可分解。练成真人、圣人。
        “形正”是练好太极拳的前提
        着熟必须形正。形正即练拳者的外形肢体动作的正确,亦称身法。练拳不仅是内功修炼,还有外在的艺术性,特别是套路比赛,一定要按照裁判规则严格规范动作。身法是练好竞赛套路、传统套路的前提。
        杨澄甫大师所著的《太极拳术十要》,以精辟的语言和通俗的拳理,高度概括了杨式太极拳的精髓,被誉为杨式太极拳的经典、初学者的指南、深造者的方向。一要:虚灵顶劲;二要:含胸拔背;三要:松腰;四要:分虚实;五要:沉肩垂肘;六要:用意不用力;七要:上下相随;八要:内外相合;九要:相连不断;十要:动中求静。这十要论述言简意赅,解释清楚易懂,应作为练拳者的学习指南。是评判拳架是否工整、拳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这些术语既是基础又是至高点,是深奥中归纳出的浅显,浅显中仍包含着深奥,蕴含着太极拳的真谛。正确理解把握了这些术语,便是抓住了太极拳的要领。
        1957年5月北京市举办武术观摩评奖大会,当时没有裁判规则,拳界老前辈们研究了5条评选标准:(1)姿势正确,意识集中:(2)动作协调,精神贯注;(3)进退转换,虚实分明;(4)前后连贯,上下相随;(5)速度均匀,呼吸自然。这5条是练习太极拳起码的要求,作为群众性的评选标准是合适的。我们可以借鉴。
        我们必须尽快克服尾闾不中正;低头弯腰;耸肩凸臀;动作拘谨、不到位、不舒展;精气神不足,没有全神贯注;缺乏气势等毛病。对于我们重要的是:古人云:“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功夫先练开展,后练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能紧凑,紧凑成功后,才讲尺寸分毫。”
        “着熟”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
        太极拳论里有“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之句。着者,拳式也。“着”是太极拳的细胞,“着”是构成太极拳的基本单位。“着熟”是太极拳修炼的基础,是通往太极仙境的大道,正道,唯一之道!离开了着熟则太极拳的一切内涵的修炼就失去了依附之地。因此,着熟是重要的,是第一位的,又是初步的功夫,但必须遵循于拳理,求熟于拳法。着熟,不仅包括动作名称、招势,更重要的是用法。现在许多武术爱好者,练太极拳套路多年,却不知道每一招的具体用法,或者是练拳架的时候很熟练,和别人推手的时候用不上自己所练套路里的一招半式。在散手的时候更不知所措。
        所以,在学习或教授太极拳套路的时候,就一定要知道每一招的至少一种用法。只有这样,才能容易记住招式,学习进度才快,而且学以致用。这样才会很快的把练好太极拳架的着熟过程走完,而进入到推手用法的着熟阶段。我们有的人精力充沛,练了很多流派的套路,这固然是好事,但一定要侧重练好本门派的拳术。百家通,不如一家精。
        拳架着熟和推手着熟阶段有很大不同,拳架的心理活动是在不对抗的前提下的,而推手的心理活动是在对抗下的双方互为制约,互为利用的。拳架的着熟是在教练的指导下修炼的。而推手的着熟却是在实践的检验中修炼的,他们互为基础,互相促进。但又无法替代。
        在进入推手用法的着熟时,要牢记以下的几句话:“遇劲而沉,遇沉而松,遇松而圆,遇圆而中。”快速通过推手着熟阶段重要的因素是勤练、苦练、合练,动脑、揣摩;还有教练真诚的喂招。
        散手的懂劲阶段和推手的懂劲阶段又有很大的不同,散手是双方手、眼、身法、步,心意的高速对接,而推手则是缓慢的接触。散手的懂劲阶段就是对推手懂劲阶段的检验和提高。
        着熟是死的东西,是呆板的僵化的。在散手着熟阶段要着眼于活化。
        “体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
        杨澄甫先生说:“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未事耳!”郑曼青先生回忆杨澄甫先生当年教拳,一天到晚坐在那儿不讲话。但这个‘松’字,每天总要讲个几百回。杨澄甫先生还讲了一句话,就是‘不跟你讲这句话,你三辈子学不到的’,郑曼青先生就怀疑:难道讲一个‘松’字,我就三辈子学不到吗?五十年后想起来,郑曼青先生说:不但三辈子,也许六辈子还学不到。太极拳说难,就是难在自己挡住自己,不肯松,无论如何,要放松。要松到什么程度呢?人家打我,再有力量,也到不了我身上,都空掉了。
        吴图南先生一再告诫弟子:“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练好太极拳松功”。松功是太极拳的基础。太极拳要求一松到底,放松入静,毫不含糊地进行大松、大静、大柔、大虚、大空。松,要先心松、神松、意松、气松,而后形松。形松要达内松(五脏六腑)和外松(筋骨皮)。全身九大关节要节节松开,如九曲珠,又要节节贯串,通体无间,无微不至而周身一家。
        李雅轩在《太极拳随笔》中提出“松是太极拳的宝贝”。他特别强调练太极拳要大松,要松透。松得周身毫无拘滞之力,松得两臂如绳儿吊着重物一样。
        常言道:“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
        松要排除身上刚气、躁气、浮气、僵气而存积真气、元气、中气。从而能卸僵、弃木、化柔、转活,轻灵而富有弹性。
        有些人认为,不使劲就是松,这是不准确的。松是指精神上和形体上全面的彻底的放松。达到松净状态,即彻底的放松干净,不存半点拙力、笨劲,这是一个无限追求的过程。
        要解决放松的问题,首先要在松肩、松胯和锻炼胸腰运化上下功夫。而胸部开合灵活的关键又在于松肩,腰部折叠运化的关键又在于松胯。
        放松的一个标准,叫做松透。何谓松透,我认为它的内涵至少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要求。每日19点和美太极分享精彩太极拳体悟。即:松净,、松开、松柔、松圆、松沉、松活、松通、松展、松空、松灵。在大脑入静、意念导引下,要有序地使全身各个脏器、肌肉、韧带、关节处处松开、松展、拉长。
        其实,我认为有一个“松膨”就可以解决问题。就是说,通过练太极拳,把自己练成一个球体,气从虚无的球心,向球的表面均衡的膨胀。如同人以丹田为中心点,向四周发放一种对称的力。这就是膨,膨大的膨。只要练出了这种膨胀力,你无论怎样放松,都不会出现松懈懈,软塌塌,干瘪瘪,软得如一摊稀泥。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松的方向,松不是直向下堆到地上,而是向人体表面四周膨展。我认为这是松和懈的根本区别。所以,第一位的是松,大松、松透,达到真正松的阶段,在松的基础上,以神气将身势鼓励起来,动荡起来,使其具有强大而又灵敏的柔弹力。全身都有气布满,前后左右都撑满抱圆。松了以后毕竟是大,而不是小。缩小不是松,而是紧,它是局部的松,而不是整体的松,所以松是一个张大的概念。
        拳论中讲的“皮毛要攻,骨节要松”,“对拉拔长”,“逢上必下”,“前去之中必有后撑”等等要领,都是这种对称张开的要求。上领拔,下沉坠,上采天之气,下接地之力,这就是松膨的重要体现之一。
        练拳要在拳架动作和推手中,感受对拉拔长式的放松展开,使拳势动作既有圆的匀整和灵活,又有似弓与弦的对张崩弹之力,更有八面支撑的稳固气势。在意、气、劲中产生了对称、平衡、折叠、匀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相济。自我检查拳势动作是否有了对拉拔长劲,是有一对?还是有二对、三对。
        怎样检查你的松功呢?有名家指出:一定要松到别人接触你时,完全感觉不到你有一丝一毫的的重量才行;要松到感觉自己好象完全没有重量,几乎不存在才行。如果你的小手臂,从被人由下抬高而超过头顶,只要别人感觉到你的手臂有丝毫的重量,或自己觉得肘、肩关节,有丝毫卡住的感觉,就说明还没有达到松,离全身松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松的最高境界是松空,全身空灵,应物自然。松的程度越高,功夫也就越深。反过来,功夫越深,对松的质量要求也就越高。应物自然是人的功夫练至虚无至极时,身上在受袭时突然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反应。传说受袭者安然无恙,袭击者却被震跌出去了。林墨根老师曾深入浅出的说:“松干净了就是松空,不要看得太玄了。练太极拳至少有四空:第一要心空,思想要空,练久后则熟能生巧;第二要手空,两手心空松;第三要脚空,两脚心要空松,足心空出,则足心的涌泉穴不受阻塞,气机自易流出。第四要胸空。”松空是练太极拳到了无形无象的高级阶段,此阶段,无止境,没有数年的潜心追求和明师指点,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只要我们执着修炼,总会拉近距离或实现的。
        有歌诀曰:“上下一条线,脚下阴阳变,头上虚灵顶,双手空松转”。
        放松其实只是一种通向高功夫、高境界的方法和途径,并非最终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那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那就在这个松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内气和不断增长灵性。通过放松结合其他多方面的训练,而锻炼出一种刚柔相济的、轻沉兼备的、松活弹抖的螺旋式的整体劲。
        “转沉”是练好太极拳的法宝
        我要说,太极拳的拳势转换是十分重要的。冯志强有语:“转换见真功”,“输赢在转换”。《十三势行功心解》曰:“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変转虚实也。”“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步随身换”。
        通过一些比赛,可以发现练太极拳中最普遍存在的毛病是:(1)起伏过大;(2)定势做的还好,过度势随意;(3)动作漂浮,不稳;(4)松、懈不分,干瘪无力;(5)协调性差,周身不整合,(6)气喘嘘嘘,僵力大。我知道这些毛病多出现在拳势的转换上。即使是松沉和呼吸的毛病,但也是在转换中出现的。
        如何才能转换得好呢?简单讲四个字:“逢转必沉。”这针对练太极拳的毛病指出了解决的办法,真是一语中的。比如,相当一部分人练拳换势时后脚蹬地而起,这里一是虚实转换不好:二是飘浮不稳,起伏过大。如能“逢转必沉”问题就解决了。这是练好太极拳的一大法宝。
        我理解的“逢转必沉”,不一定是拳架越转越低。如果是那样,一套拳打完,应该低到什么程度呢?这里最关键的是怎样理解“沉”。沉的前提是松,不松好,怎会沉呢,实际是松沉结合的。因此,沉也必须是由内到外,由心意到躯体,凡有神经的地方都要松沉。沉也不是懈,同样要提起精神,向四周膨展,对拉拔长。
        拳论曰:“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大海的波涛是一浪接一浪,无断续,后浪推前浪,势如破竹。每一浪都有个转换,都有蓄劲到发劲过程,转换时都有下沉曲蓄到向前向上膨放过程。这便是阴阳转换过程。同样,在练拳中必须深刻理解太极拳中的阴阳互换、互根、互包、互变性,以及阴阳变化的整体性、有序性、渐变性和旋转螺旋式前进的规律。
        拳论又曰:“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十三势歌》曰:“十三势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变转虚实须留意。”这里都说明一个问题,即在转换中必须分清虚实。分清虚实才能避免双重。《王宗岳太极拳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要做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避免双重后,还要把转换做得轻柔、圆活。《十三势说略》曰:“每一动,犹须贯穿一气,不外起、承、转、合”;“转接要一线串成,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太极拳解》有“一气呵成”,“随转随接”;拳论有“周身节节贯穿,务令丝毫间断耳”之说等。
        “气顺”是练好太极拳的根本
        气,是人身体内细胞运动而产生的能量,是生命的根本,气联系着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形体内外得到统一。人体中的气不只是先天元气,元气之外还有两肾所生真气,后天的水谷精微之气,称谷气;口鼻吸人的空气,称清气,此四者总和称为内气。共同发挥充养全身和运动的作用。
        拳论曰:“以意行气,务令沉着,仍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随,才能便利从心。”气则又与血联系在一起。《素问·五脏生成篇》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
        气血是人的真气和血液的合称,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血的生成和运行有赖于气的作用,而气的生成和作用的发挥,又赖血的滋养。气出丹田,气归丹田,气由丹田,气涌丹田,气沉丹田。练太极拳时,气贯四梢,使动作绵绵不断,如江河奔流,滔滔不绝。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先炼意、炼形,再以意领气、以形导气,这便是炼气的关键。
        在练拳架之中,即将气这种最基本、最富有生机的精微物质(或说能量)转化为我们所需的各种功夫。要让气按照我们习练者的意志而运行或转化。我们将这种练习心意驾驭内气运行的能力的过程,称为“行气”。将注意力放在内气上,暗示其内气随动作的变化而运行。以意导气,是通过意念与形体的训练实现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遵客观规律,循序渐进。
        重视意的同时,也要区分意与气的关系。拳谱有云:“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在意则灵”。时时用意用神,则天长拳精,眼有神,肌有觉,意有察,三者合为一,才能达到较高境界。
        太极拳是内家拳,拳谚云“内功拳首在练意”。强调太极拳是以意领气、以气运身。
        练太极拳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炼气归脐内丹田,藏于两肾命门。脐、肾、命门位于人体腰部之中,所以又有太极腰之说,这就是我们练太极的根本所在。
        拳解讲:“气以直养而无害”。什么叫直养?就是“呼吸越自然越好”。人的呼吸“自然”,就应该顺遂通畅。因此,直养就是顺畅,没有阻滞,没有憋气,均匀、深长、流畅的吸入清气,呼出浊气。那么,气沉丹田,气聚丹田,气凝丹田,形成一粒丹田气,是咋回事呢?那是通过修炼将元气和真气在意念的导引下形成的丹田内气。不能与呼吸等同看待。呼吸必须顺,不能窝住。所以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在意则灵。气必须直养,而不能曲蓄,只有劲是曲蓄的。
        我们练拳往往出现的毛病是,练拳时憋气用力,气喘不均、不匀、不深、不长,急吸粗呼。其因在心不静,精神紧张,松放不够。特别是在表演或比赛时,怕出错,精神紧张。这有待自己心平气和,放松慢练,逐渐找到感觉,养成习惯。
        “意专”是练好太极拳的灵魂
        意,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主要指意念;心思,念想,精神意识。意是练好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是个意拳,意念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套路的运行之中。对每一个细节的变化也不容丝毫断意,不致失控,做到“意动形随”无微不至。“用意不用力”是杨澄甫老先生《太极拳术十要》中的第6要,他指出“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十三势歌》云“势势存心揆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即突出强调意识的作用。练拳时,外部神态的活动是内意的外在表现,即《太极拳解》云“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只有意、气、神、形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内外兼修,身心并练。
        孙禄堂在《行拳述真》中讲“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太极拳不仅是人们眼中所看到的动的太极形式,而实际上它是在动中求静,在静中生动,动静相合,相辅相成,动静兼修的一种功法。陈氏心意混元太极贯名为心意,也正是强调了心意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在练拳的过程中,要求心意安然,“如在空气中游泳”。意带形体,形随意动,意与形一致,两者合二为一,这样才会“感觉到四肢百骸荡然无存,不知我之为身,身之为我,惟意气在流动”。此即真正做到内外合一,周身一家,飘缈欲仙,似脱胎换骨一样,处处虚灵。“用意不用力”。此中的意涵盖了太极拳的全部真“意”。
        通过用意放松全身,化去僵劲,达到神凝、气定、心静;然后使体内各个器官系统和谐统一,经络气血流通,达到一种最佳状态。
        所以,练拳时一定要在“用意不用力”上下功夫,这不仅会使身体的相关部位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如指肚发麻,手心发热,腹部鸣响,脚心发胀等现象。还能使动作轻灵、沉稳、圆活、连贯,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提高健身的功效和练拳的兴趣及拳艺的质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地修练,就会产生轻灵而又沉重的内劲反映,功力也就会逐年增加。这就是永无止境的魅力所在。
        太极拳以意为主,以气为用。"意"在任何一个阶段中都起着支配和主宰作用。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