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孙以昭,1938年生,安徽寿县人,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进行跨学科大文化研究,业余潜心研习杨式太极拳,得田兆麟大师真传,对于太极秘传八段锦、老架、中架、推手、散手、剑、杆等均有很高的造诣,对于太极拳的功法亦有精深的研究。
我自1958年初从田兆麟师习练太极拳,至今已近52个年头,通过认真修炼,潜心研习,我越来越体会到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奥妙无比,它体用结合,理法兼备,不但有很高的防身御侮的技击手段,又有很好的强身健体的养生价值。太极拳的功法极为完备,它的要领归纳起来,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松、圆、正、沉、轻的要求
“松”,是太极拳的第一要义,是最本质的东西,贯串于始终,并且练拳时要松,发劲时也要松,它是所有技术行为的出发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区别于外家拳,才能练出独有的弹簧劲。当年有人曾问过澄甫师祖:“未见您用多大劲,何以将人发出那样远,打得那样干脆呢?”回答说:“我是松着劲打的!……”也有人问过少侯师祖:“您发劲时是松松软软的样子,如这样子还能有劲吗?”回答说:“就是因为松松软软的,打出的劲才非常大呢!”那末怎样去练松劲呢,首先在练架子时松。练架子时每一个动作,都要使全身九大关节掌、拳、肘、腕、肩、腰、膝、脚松开来,而在定势时更要注意松。每个式子放松开以后,再接着往下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每势在运行时要引导梢节往根节松,定势时则是反过来从根节引导着往梢节松。最后达到内外皆松,不但筋骨松了,肌肉松了,连内气和精神也松了,这才是真正的“松”。而这一切主要是以意为之,没有明师指点和较长时间的锻炼,是难以做到的。另外,要知道区别“松”与“懈”。“松”是神舒体静,但劲不丢,不但关节是开启着的,肌肉也是舒展的,功夫到家后有一种蓬松的感觉;而“懈”则表现为精神委顿,劲全无,不但关节是闭合的,而肌肉也是萎缩的。习练者不可不深察之。
“圆”,对于太极拳而论,既是体,又是用。就内含阴阳鱼的太极圆圈看,它是体,太极拳运行用劲的情况,与太极圆形相合,太极拳每一动作的起落旋转,开合虚实,都是圆圈所构成,这也正是太极拳由此得名的缘故。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卷首《太极图弄圆歌》中说:“我有一丸,黑白相和。虽是两分,还是一个。大之莫载,小之莫破;无始无终,无右无左。八卦九畴,纵横交错;今古参前,乾坤在座。……”整个太极拳运动,就是阴阳互根而不断变化消长的过程,太极拳的圆圈,大致有平圆、立圆、斜圆、大圆、小圆、双S圆、圆中圆等,也即是“乱环术法”。而就太极拳圆形运动刚柔相济、虚实莫测、善发善化、善开善合、善动善静、攻防兼备等方面来看,它又是用,而且是巧妙之用,所谓“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就是对太极拳运劲和技击最高造诣的准确而又形象的描述。而圆圈的轴心和根本是腰上的尾脊骨,田兆麟师说:圆圈以尾脊骨为根本。这就充分说明腰脊劲越圆越小,周身之劲也就越轻灵奇巧,速度也就越快,也就越能显示太极拳出神入化的功夫!
“正”,是太极拳立身运动之本,通常与“中”连在一起,叫“中正”,在习练拳架和推手、技击中,无一时一刻可以离开它。《太极拳论》云:“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十三势歌》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头顶悬”;《十三势行功要解》云:“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些都是强调立身中正的重要性。而要做到立身中正安舒,首先要头容正直,头顶悬,舌顶上腭,双目平视,神凝于耳。其次,要注意双肩的平齐松沉。第三,要松腰、收腹、敛臀。要想松腰,只须将腹部稍微一收即可。敛臀的方法是两腿的股四头肌稍用力,臀部前送使尾闾骨有向前托起小腹之意就行。做到了以上三点,立身中正的最关键之处“尾闾中正”也就能做到,因为这样由头顶百会到尾闾会阴的一条线自然就垂直了。太极拳的一切技术动作,如能都在立身中正的条件下进行,那末,自然神意安舒,支撑八面了。
“沉”与“轻”,一般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轻,才有沉;有沉,才有轻。虚领顶劲,就是拳中对轻的要求;气沉丹田,则是沉的功能。而“沉”与 “松”又有密切的联系,能松才能沉;不能松,也就沉不下去,只能流于“硬”与“浮”。从深层看,“轻”既是太极拳的入手功夫,又是太极拳的最高造诣与境界。从“轻”入手,可以避免僵硬之弊,而后一个“轻”,并非前一个“轻”的回复,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升华!据笔者浅见,练太极功者要想臻至“轻”的造诣,必须做到技艺纯熟,劲路顺畅,神气鼓荡,内外合一,周身一家,刚柔相济,知己知彼,得机得势,舍己从人,圆活自如,才能达到轻灵虚无,变化无常,随意所之的最高境界。昔年杨健侯太师祖常说:“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田师毕生奉为圭臬。田师为澄甫师祖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所作的“序”中就写道:“尊师常谈: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尊师”即指健侯太师祖,因田师自幼即被杨家收养,他称健侯太师祖、少侯师祖、澄甫师祖均为老师。后来,田师为王新午先生所著《太极拳阐宗》一书所写的题词,也是上面这四句话,可见它的重要性了。
(二)精、气、神的修养
道家以精、气、神为“三宝”,并强调“性命双修”之说,精、气属“命”,神属“性”,三者一齐修炼,谓之“性命双修”。太极拳与道家有很深的渊源,它主张“动中求静”,动静结合,优于其他拳种和运动,因此历来认为练太极拳,精、气、神均能得到锻炼,非惟有益于强身健体,对武功也有莫大帮助,于是亦称太极拳为“性命双修”之学。
但是道家的精、气、神理论,很是深奥、玄妙,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反虚入浑”之说,令人难以参透,不易得其究竟。其实,用今天的话简言之,炼“精”“气”,就是炼丹田之功,炼行于人体经络中的“气”之功,而炼“神”,就是炼人的心意,即精神思维活动。炼神意如何能控制气。精、气应是神的物质基础,神则是精、气的升华与外现。分别而论,“炼精化气”,就是保精、养精,储蓄精髓,使其化为充实之内气。气方面,主要炼任脉的上下提放。这时还不能说是已发动蹻脉、维脉了。至“炼气化神”阶段,气方面,则所炼的是督脉、任脉的循环往复和丹田的晃动与旋转,这时已离打通蹻脉、维脉与各条气脉不远了。并且坚持炼下去,还可出现非凡的灵智,各方面反映均异常灵敏,非唯推手与散手而已!至“炼神还虚”阶段,气方面,则各条气脉(包括奇经八脉、十二条正经)俱畅通无滞,都在走向循环,丹田内气也进而形成立体式的太极圈路线。此时内功已臻上乘,神清气顺,达神明之境,表面看来,平和雍穆,无甚奇异之处,实质上是含而不露,出神入化,无为而无不为了!
《杨谱·力气解》中讲得很清楚:“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而要使气血旺盛,气流畅达,必须关节柔和而曲,血管拔长而细,这就是练拳时一定要松开劲,而不令稍有努贲作用来减慢气流的速度。另外,对于全身内脏的不随意肌,更要运用心意使其放松得到轻柔的运动,所谓“腹内松净气腾然”,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做到了上述二点,已使气流旺盛而畅通。这时还要注意将气收敛入骨,《十三势行功要解》说:“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沉着行气,使气不散漫,专注一方,才能使气敛入脊骨。而具体做法则是李亦畬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所说:“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跟,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于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胯、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到此地步,已是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全身透空了。这里涉及到呼吸与开合问题。太极拳的气功,必须要了解与掌握开合与呼吸问题。要做到开则由足根上行到手指,合则由手指下行至足根,这是太极拳气功的两条主要路线,一定要使它畅达圆活,使得吸为合,为卷为蓄,吸时有提起之神态,亦含有拿得起之意;呼为开,为放,为发,呼时有下沉之神态,亦含有放得人出之意。这时的太极拳气功,已经相当高明了。
以上所言练气之法,主要在于动中求静,以沉着能隐为主,而练心意、练精神,则与之相反,主要在于静中求动,以轻灵能显为主,也就是心与意合,神气鼓荡之意。这首先要劲别分清,劲路顺畅,运用时意动神随,心行气发,而后才能功夫增进,达到神气鼓荡。劲别分开,劲路顺畅,在外表看来,虽然仍旧是圆形运动,而内中之劲,己因心意的驱使、精神的作用,由圆形化为方形。能圆,才能粘贴于人;能方,才能将人发出。《杨谱·太极正功解》:“太极者,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圆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方圆规矩之至,其孰能出此以外哉!”太极拳之方,乃方圆相生之方,则其中自无棱角而言,乃由意发气随而生,如此长久习练,则意与劲合,使得精神的注意点,就是劲的方点。然后神意越练越畅旺,得心应手,精神修炼之功自然成功。但仍要留意身形之有无缺陷,尤其要注意肩与胯,此二处如有缺陷,则周身不能饱满圆和,势必影响方圆相生,神气鼓荡之功。若能做到劲别清楚,劲路畅达,方圆相生,周身顺遂,神活气敛,转换轻灵,则精神修炼之功自非寻常。
需要注意的是,气与精神的修炼尤应做到互养互葆,即以气葆神,以神养气,如此则既能益寿延年,又能使功夫不断增进。太极拳的有些前辈大家功力深厚,武艺精湛,却未能享高寿,除与某些特殊原因有关外,过于偏重技击,发劲太多,保养不够,也有一定关系,这是后学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三)腰(包括脊、背、胯)为主宰,劲起脚根
“腰”在太极拳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拳谱和拳论中对腰的论述很多,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有“主宰于腰”之言,《宋书铭拳谱·心会论》称“腰脊为第一之主宰”,王宗岳《十三势歌》有“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之论,澄甫师祖在《练法十要》中指出“变换在腰”,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提出“松腰”,武术界也有“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和“无腰不太极”之说。那末,腰脊为什么这么重要,又如何锻炼呢?
首先,这与它在身体中的位置有关。腰在掌、拳、腕、肘、肩、腰、胯、膝、脚上下九节之中部,是九颗珠子中最重要的一颗,它的运动能带动上下的八颗珠子一齐运动,另外,腰之动为平行动之根,而脊处于人身之中线,脊之动为竖行动之根,如求一动而全身皆动,必须联合腰脊而动,因为太极拳的每一动作,都以 45°左右联合腰脊以运动,以带动其他关节的运动,这种运动乃是一动无有不动的运动,容易达到节节贯串之功。这就是“主宰于腰”、“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的意思。还有,从生理、医理看,人之两肾居于腰之两侧,命门对肚脐,肝位于腰部腹腔;腰为肾之府,肝为筋之府,肝肾同源于命门。腰部得到锻炼,将收固肝肾、健筋骨、延年益寿的功效。《杨谱·太极平准腰顶解》云:“……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可见,腰之两肾和命门在拳中的极端重要性了。
那末,如何检验腰脊之动呢?只需在走架子注意气贴脊背,即背上之皮是否紧贴松于脊背之上。能使气贴脊背,自然收以腰脊为轴,含胸沉肩,两手如轮之功,而腆胸耸肩之病,也就自然消除。还有就是松腰的问题,如腰不能松,则气劲不能落于下肢,将影响整体的灵活运转。因此,行拳时每一势都要松腰沉跨,脊椎骨节节松开,气沉丹田,劲贯两足,落于涌泉,而与地气相接,则下盘自然稳固。松腰之法,前节已提到,只需将腹部略收即可;沉胯之法,在于先抽胯,其方法是如出左步时,左胯微向后抽,同时右胯微向前挺,反之亦然。这样不仅可使步子大小一致,而且抽胯后再向下落沉也就极为容易,做时注意肩与胯合即成。做到了松竖脊柱,松腰沉胯,就能做到上下成为一个整体,即周身一家,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就能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开合有致,收发由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