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不要让“用意不用力”成为一句空话——太极拳自学教程

发表于 2023-06-18 784 次查看

        “用意不用力”既是太极拳的技法原则,也是太极拳的训练方法。然而,各人对“用意不用力”的理解认识不同,看法就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纵观纵观太极拳各种拳论,多处可见对太极拳用意的描述,如:“以意领先,先在心,后在身”、“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命意源头在腰隙”、“意动身随,势势存心揆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意当先”、“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等等。足见“意”在太极拳习练中的重要性。所以凡是练习传统太极拳的人都达成共识认同“用意不用力”的“用意”,但是,尚有争议的是在“用意不用力”的“不用力”上。我认为,对于“用意不用力”中的“不用力”概念,应有正确的理解,尤其是不少太极拳初学者很难理解“用意不用力”这句话,其原因是:一是如果不用力,人连站都站不住,更不要说完成动作了,因而现代人无法从字面上来理解用意不用力。二是以前的宗师和拳家没有心理学的概念,因而也无法用通俗的理性语言来说明用意不用力的确切含义。
        “用意不用力”语出何处
        看法最早提出“用意不用力”的是杨澄甫,在此之前仅有李亦畲提出类似的概念。在杨露禅时代,没有“太极拳”的名称,也没有“用意不用力”的说法。相传以前北京的张富豪询问杨露禅学的哪门武功,拳法是长拳还是少林拳?杨露禅答:“我的拳法既不是长拳也不是少林拳,而是绵拳。”张还问:“那么你的绵拳能否打人?”杨露禅答:“我的绵拳不是用来打人的,但打起来要胜于铁拳。”真不知那时没有“用意不用力”的理论引导又怎么练出超强特好的太极拳?
        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用意不用力”练法的功效
        有些太极拳爱好者过分迷信“用意不用力”练法的功效,其实“用意不用力”是叫我们不要使用拙力而用巧力,合理用力,是用“意”协调自己周身之功力、借助地心引力和地面反座弹力、借用对方之力。
        《陈氏宗谱》记录如下所述“打死山东客,累死陈敬柏”的故事:陈敬柏,字长青,乾隆年间人。陈氏十二世,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拳艺出神入化而善靠。年轻时,曾从巡抚于鲁,晚年归隐乡里。一日,赴县城东关,见一卖艺者(山东人王定国)口出狂言,遂以奇技胜之。谁知此人怀恨在心,三年后复至陈家沟寻衅。时陈敬柏已年逾八旬,再三谦让,而对方不允,竞对陈连下毒手。陈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个迎门靠,将对方打在石碑上,碑断人亡。陈回家后,即病倒在床,数天后谢世。
        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用意不用力”练法的功效,太极拳虽然是有氧运动,但在技击状态之下也会消耗自己身体内一定的气力。如果绝对不用一点力气,多么潇洒啊!哪有至今陈家沟仍流传着“打死山东客,累死陈敬柏”的故事?
        先贤没说用力不好而是说拙力不好
        太极拳来源于生活。“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技术要求,也是人类先天的潜能,但不宜把它神秘化,片面追求“意”、“气”,而排斥“力”。否则,就会把意念引导动作割裂架空,从而将中华民族的国粹变成玄学,这对太极拳的推广与发展非常不利。
        太极拳研究专家李万斌在《太极拳技击研究》书中说:“1、王宗岳说,‘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没有用力的过程,怎能体悟太极拳之妙呢?2、武禹襄说‘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你不给力,何能得到对方之反力,又何以随即松开以化掉或借之呢?3、李亦畲说,‘彼有力,我亦有力(以我力控制彼力,即以力制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我的准备总抢在彼前)’,这样可以做到有把握控制对博的局势。从以上可以看出,先贤并没有说用力不好,也没有说力大不好,只是说拙力不好。”我认同以上看法,太极拳名家马岳梁也说过与用力有关的话,如“轻是有力不用”等。
        研练太极拳中,不要纠结“劲”、“力”这两个字,说“劲”的就是真太极者,说“力”的就是假太极者,那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关键是弄懂太极拳的真义。有人说太极拳是非力量型的,不主动进攻,所以不用一点劲力。我认为那种说法是既没有科学的力学根据又缺乏充分的道理,进攻有进攻所用的劲力,防守有防守所需的劲力,只不过是劲有多少、力有大小之量不同而已。不主动进攻的引化对方使人落空失重、顺势借力打力等,难道真的一点劲力都不用?牵动四两拨千斤的四两力也是力啊,也只不过是体现以小力胜大力的技巧之力而已。
        师承杨澄甫又得到杨健侯传授的牛春明进入杨家门墙后,深受杨氏父子器重,倾囊相授太极功夫,加上他自己勤学苦练,功夫进步很快。健侯师祖晚年,又把秘传的点穴功夫传授给他。牛春明的肩臂、肘腕和手指已练到相当功力。手指特别强健,内劲直透指梢。有一次野餐,忘了带开罐头的刀子,牛春明以手指代刀点开了罐头盒,而手指却毫无损伤。试问:不用力能以手指代刀点开罐头盒吗?牛春明具有此等功力,又熟知人体生死门的穴道,是何等了得?点穴术不仅是防身制敌的秘术,而且还能用来治病救人。
        金玉铮(爱新觉罗载昊)先生自幼随父金兆麟习武,后拜京城太极拳名家白旭华先生为师成为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几十年来与国内外众多名家切磋较技,功力老到,经验丰富,冷脆粘黏,出手不见手,门人称其有“少侯风范”。赵丛君的采访手记中有金玉铮展示太极真功夫的这么一回事:“金老18岁时参军入伍,后在陆军第43集团军任演员兼体型教员。他一生坎坷,1957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黑龙江,‘文革’时又因言获罪,入狱十年。1979年,金老的出狱时间到了。但管教说,把你的功夫给我们露一手,否则不许离开。没办法,他拿起一块鹅卵石,用脚踩在门槛上,用练就的‘金刚手’劈断后,扬长而去。”试问:不使力能用手把鹅卵石劈断吗?太极拳也是传统武术,也得练出用于技击的功力。
        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在《太极拳十要》指明:“用意不用力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饮誉武坛之“杨门三轩”中的李雅轩说:“要知太极拳之不用力,有不用力的道理。不是将身体弄成了懈懈怠怠,而是有意识的沉着,精神的贯注,气势的鼓荡。它的能发出人去的用力,是有它的用力的道理,不是将筋肉弄硬、弄僵、弄死、弄紧,而是以柔、以弹、以有意识的掤动性。”我师爷雅轩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练习太极拳之“不用力”与“用力”的概念已说得够清楚了。
        “用意不用力”的“力”并不是物理概念的力
        一些人质疑“用意不用力”的“力”,这些人说:比如“支撑反作用力”是人体运动的生物力之一,倘若没有足够的支撑反作用力,“转身摆莲脚”就不能用脚背缘横击摆踢对方。又如“摩擦力”也是人体运动的生物力之一,倘若没有足够的摩擦力,或进或退和左闪右躲的脚步就不能移动。又如“重力”也是人体运动的生物力之一,练“起势”放松手臂从上往下落的动作,由于地球吸引力而使手臂受到重力作用可以不费力的落下,但手臂从下向上抬起的动作,能单靠“用意”而不用一点力的抬起平肩高吗?再如“向心力”、“离心力”也是人体运动的生物力之一,推手术的各种化劲,多是圆形弧线运动的动作,倘若不根据向心力或离心力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技术,又怎能做好化劲动作?以上看法,那些人不是故意较真文字而跟自己过不去的,确实是因理解认识出现“极左思想”所致。然而,有识之士指出:“用意不用力”的“力”并不是物理概念的力,因为物理概念的力,在物理学中所指的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些人在推手较技中,忘记了“刚柔相济”而曲解“用意不用力”,出现了“极右思想”,一味的求所谓柔求所谓软,殊不知柔是松的状态、软是松的分量、沉是松的态势之真义,这样消极的用意不用力造成自己变懈变散,最后成了轻则被人玩弄于股掌间重则似任人宰割的羔羊,这也是值得注意的实际问题。
        不符合太极拳运动技术要求的拙劲亦是拙力
        “拙劲”,武术劲法术语,僵力,蛮力和呆力的总称。1、僵力:在动作处于泛化阶段时,主动肌和对抗肌同时收缩产生的合力。这种力使关节僵紧,肌肉僵硬,动作不准确。2、蛮力:不按照动作的用力法则,而一味用力所表现的猛力。它使动作不顺达,易断滞而不连贯。3、呆力:不能因对方劲路的变化而变化的直力。常表现为对方直来则直顶,横来则横抗。
        “杨门三轩”之首牛春明(镜轩)指明:“太极拳唯不用拙力”。拙力与拙劲的内涵意思是相同的,所谓“拙力”,多数指人没有协调性的先天本力,亦俗称“死力”。拙力是导致体力分散又降低动作效率的力,比如:日常劳作干活中抬举或提拉重物而不能运力达于四肢者的本力。拙力会造成肌肉紧张、关节僵硬、肌腱韧带没有弹性、血管流量减小,那是不符合太极拳运动用力的技术要求。
        我师爷雅轩公说:“太极拳说不用力者,是说不用明力,如用明力被对方早知,使对方有备,我去攻击则无效矣。”话中所说的“明力”也是拙劲。
        对于拙劲的具体表述,我把认同的说法如下所述:
        1、靠肌肉收缩所产生的硬力或爆发力就是拙劲,从筋脉产生的内劲才符合太极拳运动的技术要求。
        2、防碍真太极之力产生的浮力也是拙劲,比如弓步后腿脚蹬地的反弹浮力,再如上重下轻的推人浮力。
        3、横力也是拙劲,何谓横力?太极拳名师张义敬在《太极拳理传真》书中说:“以搂膝拗步为例,大多数人都是后脚向前蹬形成弓箭步的。因为按我们的常识和主观想法,都会认为,只有后脚向前蹬,才会形成弓箭步,这是横力……横力是做作出来的,远离了自然之道。”又如:无谓的用力也是拙劲,它能导致体力分散,降低动作的效能。比如说用手写字时的两腿,没有用力的必要。
        4、用力过大也是拙劲,比方说行拳走架时某个拳势倘若用力过大,则有可能使动作僵滞;再比方说推手术的按劲,用力过大就会因肌肉筋膜紧张而造成负功,还可能失势失重。欲要把握用力过大的度量,先要学会并习惯合理用力,打拳时保持心静体松的状态,除支撑躯干的力量外,其余肢体不许用力,先知道不用力的现象,然后慢慢地在运动中细心得体会,应该用力与无谓用力得分界。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尽可能地少用力,少到什么程度?少至将好够完成动作的程度,如果再少一点点,动作就无法完成。比方说能用15千克力可完成的动作,决不用16千克力的力量。这是一个寻找临界点的过程,寻找一个用力与不用力之间虚实变化的临界点。
        5、用意过重的力也是拙劲,比方说硬往下压的沉肩坠肘或硬往下蹲的松腰塌胯的姿势都是拙劲的动作。
        6、身体局部用力也是拙劲,太极拳运动之技术要求是要周身协调一致的整体用力,谓之整劲。
        7、手脚不与地通根的力也是拙劲,需要从上往下松沉到脚底地面而顺着地球吸引力的沉劲,亦要顺着地面反座弹力的上传劲。
        8、姿势不自然而动作别扭或不流畅不顺遂的用力出力也是拙劲,我恩师林墨根指出:“打拳和推手都要劲顺气和”。
        9、力源不在脊骨之内的用力出力也是拙劲,在身怀太极拳真功夫的人,一搭手就有一种直入骨髓的感觉。
        10、没有智慧不会变化的僵滞之力也是拙劲,需要有智慧处理根据力之方向、速度、大小而调整的灵活变化之力。
        “用意不用力”还有一层意识关注“不用力”去支配行动的意思
        太极拳所用所出之力是通过练体固精、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所得到的松弹绵软又厚重之劲力。其实,“用意不用力”,主要是指用意识去支配行动,若是推手,那便是“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做到“随人而动,随屈就伸”,而不是把意识片面地倾注到用力上去。因为意识倾注与用力,则动作容易僵滞,这时呆力虽大而转动不灵,不但难以充分发挥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以小力胜大力”的技巧,而且即使从健身养生的功效上分析,也是不利于促进气血流通的。但以上所说的“不用力”,说的是意识的关注问题,而不是不要讲究劲力。
        不要让“用意不用力”成为一句空话
        有了“用意不用力”,才能使太极拳各种劲法与技法(如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完全是通过意念的变动和想象而产生的结果。有了“用意不用力”,以腰胯带动四肢才能自然到位。有了“用意不用力”,才能练出虚实转换“内动不令人知”的功夫。有了“用意不用力”,高度协调的“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与“周身一家”,才能落实到行动上。为了不让“用意不用力”成为一句空话,就要解决要以下实际问题:
        一、杨澄甫曰:“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未事耳!”我师爷雅轩公指出:“太极拳的要求是要放松,并且要松得很松,完全以意识鼓励着身势来动,丝毫不用一点力。”欲要“用意不用力”,先要心静体松;欲要全身肌体、筋骨、内脏等放松,先要排除杂念、意念专一、精神饱满、情绪安祥,使大脑得到净化,来调整为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平衡。心静了,“用意”才能明晰准确;全身放松、毫无拙力、不使肌肉紧张是“不用力”的前提,体松了,肢体各部位关节、韧带、器官及肌肉松弛舒展,身体的内外部位才听命“意”令的调动使唤,才能以意念引导动作的进行。
        二、“用意不用力”以自然为师,以婴儿为师。练拳心态贵在自然而然,不要强求,不要刻意这样刻意那样,心态越像婴儿,练拳效果越是出其不意,妙境第至。心态的自然,不是故意做出来的自然,而是真自然。初学者学拳,心总是从不自然开始的,练习太极拳的功课,就是身心双修。一个刚刚诞生不久的婴儿,其后天知识几乎为零,此时除了自己的意,有力吗?没有!小小婴儿,既不知道自己有手,足,头,腰,胯,但是,完全可以运动这些肢体的,其运动方式,便是用意。婴儿通过这种发自天性的运动方式,是我们学练太极拳中“用意不用力”的方法。
        三、“适中”的恰到好处是“用意不用力”的原则。“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有心有意都是假,拳到无心方为真。”这是上乘功夫的写真。在练功习拳里面,用“意”少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用“意”多了则带来负效应,所以有“意过则滞”之说。持衡适中的用“意”,不少不多,合适就好用。比如:缓、深、细、长的呼吸,配合熟练的拳架动作,有自然、舒服的感觉,对练拳功效就会促进;如有憋胸气闷、呼吸跟不上拳架动作的感觉,则对养生健身不好,亦不利于行拳走架。所以说,呼吸配合动作,宜恰到好处,自然过渡。
        四、不宜过早过分强调用意不用力。近日,有个练了二十年郝式太极拳的外地爱好者在Q上对我说:“您一个松腰扣胯的教学视频让我改了拳架,真心谢谢您让我有所裨益。以前只是你推推我我推推你,练时是太极拳应用时不是太极了。现在扣胯让我分清虚实,以前听说松腰扣胯是用意而是不用力,但没有知道具体练法与用法。”我对他说:“‘没劲练劲,有劲扔劲’是前辈说的,出现劲力是初级阶段的正常过程,较高层次的用意不用力是进阶功课;如果没有初级阶段的功夫去谈进阶的东西,那是空话一句。”一层功夫一层理,用意不用力也有其阶段性,它是就一定阶段一定层次而言的。运用扣胯去转换虚实,也是用意念引导动作的,只不过是没注意基本功与拳架动作的特殊性差异而已。扣胯功是练扣胯的最大值功夫,扣得实腿的沉劲越大越好。拳架中用扣胯去转换虚实是追求恰到好处的“适中”功夫,既沉稳又不失轻灵。同理,对于初学者而言:应把注意力集中于记忆动作的路线和要求,当动作记熟后,可把注意力转注于动作的细节和变化。姿势动作在初级阶段追求自然顺畅、圆活舒缓、轻灵沉着,若过早过分强调用意不用力,会使初学者无所适从,练不出太极拳应有的功夫和技艺。有些人听了拳谚中有“内家拳意气为上,不重外面”、“太极拳重意不重形”的说法,在练拳时就不重视形体训练了,对拳势的身法、手法、步法也不讲究了,这是错误的理解,必然误入歧途走弯路。太极拳重意不重形,指的是拳艺练至上乘功夫,在技击中以用意为主,而不再强调动作之外形。太极高手,动则为法,“凡此皆是意,不在外边”,与人较技时“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你还没看清他的动作,对方早被打出去了。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