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主要指意念;心思,念想,精神意识。意是练好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是个意拳,意念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套路的运行之中。对每一个细节的变化也不容丝毫断意,不致失控,做到“意动形随” 无微不至。
“用意不用力”是杨澄甫老先生《太极拳术十要》中的第6要,他指出 “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十三势歌》云“势势存心揆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即突出强调意识的作用。练拳时,外部神态的活动是内意的外在表现,即《太极拳解》云“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只有意、气、神、形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内外兼修,身心并练。
孙禄堂在《行拳述真》中讲“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太极拳不仅是人们眼中所看到的动的太极形式,而实际上它是在动中求静,在静中生动,动静相合,相辅相成,动静兼修的一种功法。陈氏心意混元太极冠名为心意,也正是强调了心意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在练拳的过程中,要求心意安然,如冯老师所说:“如在空气中游泳”。意带形体,形随意动,意与形一致,两者合二为一,这样才会“感觉到四肢百骸荡然无存,不知我之为身,身之为我,惟意气在流动”。此即真正做到内外合一,周身一家,飘缈欲仙,似脱胎换骨一样,处处虚灵。 “用意不用力”。此中的意涵盖了太极拳的全部真“意”。
通过用意放松全身,化去僵劲,达到神凝、气定、心静;然后使体内各个器官系统和谐统一,经络气血流通,达到一种最佳状态。
所以,练拳时一定要在“用意不用力”上下功夫,这不仅会使身体的相关部位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如指肚发麻,手心发热,腹部鸣响,脚心发胀等现象。还能使动作轻灵、沉稳、圆活、连贯,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提高健身的功效和练拳的兴趣及拳艺的质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地修练,就会产生轻灵而又沉重的内劲反映,功力也就会逐年增加。这就是永无止境的魅力所在。
太极拳以意为主,以气为用。"意"在任何一个阶段中都起着支配和主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