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正确认识习练太极推手——太极拳自学教程

发表于 2023-05-17 690 次查看

        推手是太极拳特有的一个练习方法和阶段。现在很多人对推手感兴趣,有些人还报名参加了太极推手竞赛,但对推手的意义缺乏了解,也没有经过规范的训练,甚至连太极拳和打轮都不会,上来就胡拉乱拽,偏离了推手的方式和目的,走向了角力、斗狠的歪路。这样的推法不仅提高不了自己的技击技术,而且根本体会不到太极推手精妙绝伦的味道。为了避免太极推手向粗俗浅陋的方向发展,有必要对太极推手的真正内涵做一番研究。
        一、正确地认识太极推手
        盘架子和推手是达到太极拳散手与上乘功夫发放术的两个练习步骤。盘架子是筑基的过程,推手是太极拳教学、切磋、体验和提高技击技术从而达到实战水平的过程,是师徒、师兄弟、拳友之间传艺、学艺和练艺的有效手段,其中包括喂、尝、练等方法。太极推手是从拳术到实战的重要关联和转折阶段,习拳者如果仅停留在盘架子阶段,就成了太极操习练者;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全面的推手训练而直接进行技击,就只能毫无章法,瞎拼乱打,掌握不了太极拳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等精妙的技巧。
        前辈们对于太极推手的意义有清楚的论述。
        杨澄甫:“太极拳以练习推手为致用,学推手则即是学觉劲,有觉劲则懂劲便不难矣,故总论所谓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此言即根于推手无疑矣。”
        吴公藻:“拳架系锻炼身心以为体,功夫出自推手而为用,推手之初步,专在磨练感觉,身有所感,心有所觉,感应精微,致用无穷其滋味则心领神会,非笔墨所能形容。”
        汪永泉:“揉手的目的是为了校正练习者对拳术理论不正确的理解,发现并纠正学习拳架时的不正确练法,以及不正确的揉手方法,避免出现偏差和走入歧途。”(笔者注:汪老师为避免因用“推手”而产生猛推硬搡之误解,故用“揉手”称之。)
        太极拳法的技击原理是以“四两拔千斤、以弱搏强、以小制大、以静御动、以巧胜拙和以柔克刚”为出发点,因此推手研练、体验和追寻的是巧劲而不是蛮力。从形式上来分析,推手双方都根据自己的判断,灵活多变地攻击和防守,因此至少要应对:①随机的三维空间运动、⑦难以预料的出手时机、③游移不定的重心变化、④诡秘莫测的心理变化和智慧的运用等变化因素,从而使得太极推手成为一种有难度、有趣味的高智能型竞技运动。
        太极拳界有很多技艺高超的名家,他们的功夫令人叹为观止。如笔者所知,汪永泉老师推手很讲文明,舒舒服服地就把对发至丈外。他推手以四正推手为主,基本上都是把对手正面发出,好像是被弹性极大的橡皮球给弹出,双足离地,欲停不止,还没有疼感,即使撞到墙上也不会受伤,而且接触墙面时保持背部贴墙,双足离地,然后才下落,这就是武术界常说的“挂画”。
        二、如何练习太极推手
        学习推手的朋友,都愿追求“四两拨千斤”、“以巧胜拙”、“以弱胜强”等技巧,但推手功夫和其它武功一样,“得未全不费功夫”的事是不存在的。一定要遵循正确的练习方法下大工夫。下面针对初学者,介绍学习和提高推手功夫的基本练习方法。
        l、第一步以松、柔、轻、灵和圆
        活为本,以沾、连、粘、随为法,练习听劲和化劲。
        学过摔跤的人都知道,首先学习和练习的是挨摔,无论被对力从哪个角度、方向和高度摔倒,都能保证自己不受伤,有了这个能力才能进一步学习摔跤技术。学推手与此类似,首先从学习挨推开始,无论对手多么强壮,出什么招势,不惊不怕,要啥给哈,并能设法化掉对方的劲,保证自己的平衡不被破坏。不要顾面子,化不了就跳出去,然后再来,总有一天对方就难以把你推走了。人们称太极高手为平衡大师,具备学习拿、发等进攻性技术的条件。
        高水平的化劲来自敏锐准确的听劲功夫,太极拳所说的听劲,是侦察情况的过程,需要敏感的触觉神经和眼力来感觉和观察,具体是用沾、连、粘、随来与对方周旋和刺探消息。搭上手后关键在于“向不丢不项中讨消息”,其中的秘诀是“接手不接力”,一定要避免用拙力和对方项劲。沾、连、粘、随四个字都蕴含着轻灵,一旦使上蛮力,什么消息也无法辨识了。另外,除了接触点皮肤的
        神经感觉外,一定要善于用眼来观技击的一种训练形式。我国传统武术都以技击为主,强调实际应用价值,因而各家都研究出一套训练方法。推手是太极拳系列训练技击的一套程式。这套程式最大的优点是在不戴护具和没有任何设备(如砂袋、木人、木桩等等)的情况下,利用肢体沾连粘随,不丢不顶、引进落空、变逆为顺、以收借力制敌的良好效果,而且不受文化、职业、性别、年龄及场地限制,遂同太极拳势一样受到众多爱好者的欢迎,其练习形式也随着时代变化,地区不同,演化成多种形式。
        由十三式组成的推手,产生时间应在清人王宗岳《太极拳论》和《打手歌》问世之前;其运作操练方法最早见于清末广府武澄清(1800-一1884.)之《打手论》:
        “初学打手,先学搂、按、肘。此用搂,彼用肘;此用按、彼用楼、此用肘、彼用按……二人一样,手不离手,互相沾连,来往循环,周而复始,谓之‘老三着’。以后高势、低势,逐渐增多,周身上下,打着何处,何处接应,身随劲(己之劲)转。论内劲,不论外形,此打手摩练之法。练得纯熟时,能引劲(人之劲)落空合(拨也)即出,则艺业成矣。然非懂劲(此劲兼言人己)不能知人之劲怎样来,已之劲当怎样引。此中巧妙必须心悟,不能口传。心知才能身知,身知胜于心知。徒心知尚不能适用,待到身知,方能懂劲。懂劲询不易也。”
        武澄清写《打手论》时,十三势中的“履”字尚未造出,而是用“搂”(读吕)字来代替。
        在“老三着”基础上,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1812一1880)根据实战步法需要灵活多变的要求,将推手演化为以掤履挤按为主,采挒肘靠为辅的进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推手。李亦畲(1832—1892)在《打手法》中曾有简要记载:
        “两人对立,做双搭手(即左手咬腕,右手扶肘,或右手咬腕,左手扶肘);搭手之足(左手搭手则左足,右手搭手即右足)在前。(二人)一进一退,进者先进前足,退者先退后足;至末步(即第三步),退者收前足成虚步,进者跟后足成跟步。换手时,搭腕之手不动,扶肘之手由上而换。如此进退搭换,循环不已。
        练发劲时,一般皆在应退步而不退时做准备。练熟后,前进、后退、都可化发。进用按挤,退用栅搌。”
        这一记载见于李亦畲1881年自抄本《太极拳谱》(“老三本”之一)。
        这种推手程式,是以“懒扎衣”拳势为基础,结合“倒撵猴”、“纭手”等拳势组合而成。双方前进后退,根据对方动态,急应缓随,手法步法虚实转换、“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上肢沾连粘随,缠绕不脱,下肢粘逼柔化,不丢不顶。进退路线略呈三角形,上步管、逼、插(即第三步插裆,直射对方中门),迫彼“退之则愈促”。退则跟、随、横,转折虚无,自守稳固,使人“进之则愈长”,找不着所攻实地。外形虽有进退之分,但以进为主,进是进,退也是进,退中隐有进机。因这种推手灵活多变,各地武派传人多大力研习。有些地区将顺步演化为合步,将进退各三步半,演化为环行转圜式的进退步推手,步法身势更趋灵活多变。
        推手这种程式虽有益于技击,但与实战毕竟不同,还有一定距离,到郝为真(1849——1920)时,为了加强学习者实战本领,除教十三势推手外,少数弟子还学习三十六势散手,做为由推手向散手的过渡练习。推手着重掤履挤按、采捌肘靠八法的实践,散手则兼习跌、打、踢、拿、掷五技之运用。由于三十六势散手郝为真教人不多,后遭多年战乱,郝门弟子大多先后谢世,此技几近失传。笔者为了抢救这一遗产,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始,经多方努力搜求,逐一整理,拍摄拳势配以文字图解,使之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传习资料。上世纪末,我编写《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时,予以收入(见该书366页一390页),成为本书的亮点之一,受到读者关注,不少人按图索骥,依书学习,不清楚处,还用电话问我,《少林与太极》杂志还做了转载。
        在推手和散手基础上,郝为真的再传弟子邢台陈固安创编了单双定步和活步揉手、定步和活步缠手、旋步走圈大缠、采缠、大履等练习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武派推手散手教程内容(参阅(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34l页——350页)。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在陶然亭公园结识一位李老先生,他教我一套据说是杨少侯传下的“开合推手”。二人合练,进者为“搂膝打学”,退者为“倒撵猴”,双臂沾粘缠绕,攻防成备。
        2003年,北京武术院《中华武术大观》摄制组为我演练的武派太极拳械、推手录像,我将原来分别练习的单、双定步、活步推手、揉手、缠手、大履等组合成一组连贯练习套路,由我的学生周秋生和孙女吴琼演练录像。把各种不同形态的推手糅合到一起,即可练习推手技巧,又可做为推手表演,算作一次尝试。
        近些年,我还看到天津市武派传人牛钟明、邢台市武派传人刘天勇等人组合的推手,都是既可练习技击、又可表演的一种尝试。河北内邱县武派传人胡凤岩将武派推手和当地别家武术技法融和连贯成一套对打练习套路,做为练习散手的教学手段,在当地很受欢迎。
        由杨禄禅(1799—1872)开创的杨派太极拳,家族承袭,世代教拳。第二世班侯(1837一1892)、健侯(1839—1917);第三世兆林(字振远,禄禅长子凤侯之子)、兆熊(即杨少侯,1862—1930)、兆清(即杨澄甫,1883—1936);第四世杨守中、杨振基、杨振铎及其后人杨军等均为职业拳师,再加上杨门历代传人如许禹生、黄源秀、崔毅士、李雅轩、董英杰、武汇川、张钦霖、田兆林、郑曼青等各辟疆域,课徒授艺,所传推手的形式和操作都有很多演化。1921年许禹生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记载的杨派推手就有单推手。作者说明“单推手,研手门及闽省拳靠手、五行手……多用之。余幼从刘师敬远先生习单推手术,稍有心得……”,故列为推手术之首。在《太极拳应用推手》一章,介绍了1、太极拳之桩步(类似武派太极之“懒扎衣”);2、单搭手法;3、双搭手法:4、单手平圆推揉法;5单按推手法;6、单手立圆推手法;7、履挤推手法;8、单压推手法:9、压腕按肘推手法:10、四正推手法;11、四隅推手法。许氏对这些推手的练习方法一一用文字说明,使推手术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以辅原来四正四隅各方法之不足,更易于教学和练习,后来许氏传人王新午在《太极拳法阐宗》中引用了这些推手术。陈炎林在《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中也引用了这些推手术,扩大了许氏的影响。青壮年可做为练习技击功夫的手段,老年幼弱者也可做为健身运动的方法,各取所需,于是在民间得到了广泛流传。
        由于不少太极拳教师着重于技击术的练习,杨派传人张玉创编了合步进五退五双推手。有些地方还发展为梅花步推手、九宫步推手、圆型步推手、开合推手等等。杨派传人张卓星(其师卢子苓是杨澄甫的学生,顾履平是杨少侯的学生)将所习(见)杨派推手总结为二十六式。这些推手,有的较为简单,有的较为复杂,但多是步法的变化,上肢仍为棚履挤按,采捌肘靠。杨门弟子崔毅士、李雅轩、董英杰、郑曼青等先生所教推手仍以定步四正推手和大履为多。
        约在“七七事变”前,杨派传人吴云倬创编了以拥履挤按四正手开始,四正手结束,中间夹杂十二路散手的双推手。后来不断有人改进增益形成一套杨派散手对打套路,自“上步捶”开始,到“抱虎归山”止,共88式。后来陈炎林写了说明文字配以拳照成为他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中的一部分。这套太极拳散手对打,上世纪五十年代潘淑仪等人还在一次运动会上做过比赛项目,获得好评。八十年代初,北京市宣武区万寿西宫公园有不少人练习这套对打,是北京市监狱系统一位王先生教的。因此人去世多年,这套散手对打时下会的人恐已不多。另外王新午也传有一套散手,与此不同。
        《武魂》曾介绍过。
        吴派太极拳源于杨氏,但也有许多发展。如教四正推手前,有一种Ⅱ"开四门”的单练法。在双推手中,创编了十三种手法:l、上盘——缠头式;2、上盘——裹头式;3、中盘——中平肘:4、中盘——立肘:5、下盘——十字手;6、下盘——搂膝手;7、短手——里粘肘:8、短
        手——外粘肘;9、短手——倒提壶; 10、长手——小缠腕;ll、长手——大缠腕;12、长手——穿手靠:13、长手——通天手。活步推手方面创编了1、闪展步:2、大翻身;3、七星步;4、九宫步;5、连环步;6、大履,等等(详见马岳梁、徐文著(吴氏太极拳推手))。
        孙派创始人孙禄堂教授的推手有静步、活步(进退各三步)两种。对掤履挤按,采捌肘靠八法均有单式练习的方法和要求。
        太极拳自永年人杨禄禅传入京师普及始,到现在已有一百余年,太极拳推手形式各家均有很大发展,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演化的过程,是历代太极拳家辛勤耕耘的结果。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