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解密太极四多,讲透太极习练真谛!!!——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23-02-26 791 次查看

        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谚语:“熟能生巧。”在习练过程中,不但要孜孜不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还要悟。怎么练,如何悟呢?要多练,多看、多问、多琢磨。
        多练
        多练,不是一天打多少遍拳,而是循太极拳的规律,遵太极拳阴阳学说规范习练。太极拳绝不是一朝一夕轻松可得,而是要“脱胎换骨”“百折不回”。上面说的“干遍”仅是形容。真打“千遍拳",不是按拳理拳法循规蹈矩,即使二十年、万遍拳也拿不到太极真功夫。
        习练太极拳重要是轻灵。练太极拳要“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练拳中,举手投足每个动作均应轻灵,这是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所决定的。
        研习太极拳,屈伸仰俯要轻灵,忽隐忽现,迈步如猫行。练拳中退去本力,剔除拙力。习练中还要求安舒中正,上下相随,用意不用力。总之,循太极拳的规律练拳,拳之规律,为阴阳、虚实、轻灵、开合等等。
        练太极拳不循拳之规律习练,一味贪求多快,如杨式太极拳大师杨澄甫所说“恐日久人于滑拳”。圈内人都知道,改拳难,不要落入“练拳容易,改拳难”之窘境。
        多看
        看,是观摩学习,看各家拳师是怎样练拳的,观摩同辈拳人,是如何练拳的,观摩有益于自身修炼,看人家盘拳是怎么出手、提足的。
        特别要看前辈拳师身形、手势和阴阳虚实,最为重要的,是看他们的神意,以及他那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的气感。看拳人练拳是立体的,每招每势可直接感受。
        看前辈拳师的拳照。有很多著名太极拳大师早已仙逝。我们虽然不能直接观摩他们的拳艺风采,但看他们的拳照,也是极好的学习。看拳师照片,势与势、阴阳是怎样变化的,看拳师的手脚是怎样结合的,看身体的中正安舒,看他们的心神、意气内外双修的要领,由于看照片时间长了,能将死片"看活”,将照片看成动势,从中受益匪浅。
        看大师是怎么练拳的。建议看大家、高手拳艺,要五看:
        一看实脚(腿)的运用,是否实足;
        二看虚脚(腿)是不是虚净,后脚跟真正虚着地;
        三看实手规范、到位,“抱七星”拇指对鼻尖和膝尖、脚尖是不是“三尖相对”,肘尖规范垂地不是翻肘;
        四看虚手真虚、虚净,而不是双重,四肢达到遵道而修,方向方位准确;
        五看周身整体,精神气感,虚灵神顶,完整一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大师是我们的样板,看懂了大师,我们的拳技艺水平也上去了。
        多问
        为了准确掌握太极功夫,还要多问,边学边问,不厌其烦地问。问明师,问师兄弟,问高水平的理论家,以便提高对太极拳拳理的认识,以求解惑。
        “听劲”,听劲是触觉神经的“问”。太极拳别于其他拳种,拳师讲腰,为了使学生能更快掌握技艺,让弟子摸他的腰,这叫听劲。这是太极拳训练学生的一种特殊性培训,其他拳种是没有的。听劲也称问劲,技击运用于审敌听劲,以弄清楚对方劲的来路去向。
        听劲是一种很精明的“问”,实践的问,少走很多弯路,解决太极拳难以用笔墨、用语言说清楚的难度大的问题,一听一问迎刃而解,一"听”了然。
        多琢磨
        多琢磨,也称之为“默识揣摩”。何为多琢磨,琢磨就是“悟”,严格地说,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太极功夫是悟出来的。
        大家所熟悉的拳论中“渐悟懂劲”,一语道破修炼太极功夫之真谛。
        首先要练、苦练、下工夫练,然后是悟。在扎实的拳理拳法的基础上,去琢磨,去揣摩,去悟。太极拳科学是悟得,练中悟。练拳的学问不是苦练得来,一位京剧名家说:“要下工夫苦练,不是苦练功。”这是练功的诀窍。如果拳不对路,练得越多,走得越远。练拳要循规蹈矩。循太极拳学的规,蹈太极拳的矩,离开规矩是离经叛道。
        悟什么?悟阴阳。悟一招一势的虚实,虚实即阴阳。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这不仅仅是理论,练拳推手均如此。
        “四多”是身心双修;从“四多”中求懂劲,从“四多”中悟阶及神明。从“四多”中求心、神、意、气的安静;肢体躯干之虚净,获得太极拳之真谛。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