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浅析站桩与走架

发表于 2017-06-08 3890 次查看

          太极拳法,无论何派,都包括站桩与走架,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深化;前者是静,后者是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桩者,庄也,庄严肃穆,如参天古树,中干垂直,挺拔撑张,站者,站立也,站桩即立桩,如鸟兽之翼张,雨伞之撑张;如此则绌力渐退,柔力渐生!然此力必浮,盖因一动则柔力消失,是因作不到深沉和收敛也,所以要学会将站桩所生之柔力变活力,即运化起来!何以运化?走架!走者,行也,行走也,因立而行,先站而后行,自然而然也;架,即桩之间架结构也。在行走运动过程中保持站桩之间架结构,顺应拳理有序的进行谓之走架。

        走架即是活桩,走架即是拳路;拳路之中每一势在一瞬间即是桩也,故又可称为:行桩。站桩练好关键在于桩架结构的保持,是静态的;走架练好关键也是在于桩架结构的保持,但却是动态的。由静态到动态,即是由一势到另一势的过程,包括原有桩架结构的解散和新的桩架结构的产生,也是原有的失衡的建立新的平衡,再由新的平衡到新的失衡……如此反复循行,直到拳路行进完毕。那如何解散?在与“舍”,舍弃一切规矩而又合规矩!如何重建?在于“从”,顺从拳理即桩法也。合起来叫“舍己从人”

       站桩和走架,虽一静一动,但却是本质相同的,即桩法!桩法包括:形体、精神、呼吸、重心等方面的规矩,操练时必须注意合乎规矩!限于篇幅,在此概言之:形体之中轴结构需竖直而不弯,亦不可扭动,一扭中气散而不能收敛于骨,则定力难生矣!包括颈、胸、腰、上胯、盆骨等皆不可扭也!四肢关节总需微曲而又微动,微曲者、顺筋骨之形;微动者、顺呼吸心跳引力之意。于重心方面,有大虚实之法和小虚实之法两大方面。

        大者,速也,一笔过;小者,细也,分步过。无论大小,皆宜虚实分清,清者,明也,心中明白而筋肉聪明!于一松一紧中拽着。似松非松,似紧非紧,然松紧皆含其中。还有一法,为“抢重心”,抢也,仓惶也,为散手之技,必练于拳架中以提高应变能力,然无论常法异法,重心皆不可妄动!世俗太极重心转移常犯的错误就是:比如起势,先把重心移到右脚,再出左脚,如此误矣,重心不可主动,否则劲力折中而断!

        整劲难生矣!整劲者,海底劲也,一切劲力皆由海底生!一切龙虎熊膀之力皆赖之于海底劲,海底者,丹田也,海者,气也,元气也!元气充实,海深沉而又宽宏,则劲力暗沉,发劲则力刚势猛,犹如龙腾沧海,上冲九天云霄,撼天动地,无物可挡!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