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宇间的放松,是人在练太极拳过程中能够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一个现象。它既是习拳的内在要领,更是身、心、息整体进入练拳状态的一种外在表现。放松体感、意感以及气息的感觉无不体现在眉宇之间。
毫无疑问,太极拳所指的放松,是就整个身体的放松而言的。也就是说,习拳时练习者的身、心、息应该全面放松。即是说,放松眉宇这一部位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应该怎么理解松在眉宇间呢?
一方面,从身体这个整体来看,放松眉宇部位,只是整个身体放松的极小部分,但它具有全身放松的表现特征。
在习拳过程中,整个身体的放松,是以局部或部分的肢体放松为基础的,没有局部或部分的肢体放松,也不会有整个身体的统一放松;换言之,整个身体的放松,是由身体各个部分的放松完成的,没有身体部分或局部的放松,也不会有整个身体的放松。
另一方面,从眉宇这个部位来看,它可以明显地反映习者练拳时身、心、息的放松状态,这种看法是与中医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眉宇周围密布各种神经脉络穴位,它能灵敏度极高地体现人体的感觉、直觉、认知效能。
中医所指的印堂穴就位居在眉宇处。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之一,中医认为其主要功用是清脑明目、通鼻开窍。所以,习拳时,放松眉宇自然会影响到印堂穴的穴位畅通。
另外,眉宇这一部位是相对容易放松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地说舒展眉头或皱眉头,眉宇活动的形式不外乎放松或紧缩。当然,眉宇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体现着特定的情绪、情感、思维、意志等心理活动,也关涉着习拳中所谓的调身、调心、调息等是否达到要求。
习拳时练者放松眉宇,对预防疾病,健养身心具有积极的作用。位居眉宇上的印堂穴,是一个精气元神聚集的地方。
中医认为,精、气、神为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旺则身体健康,百病不侵。而要想达到百病不侵的目的,就应经常活动或按摩印堂穴。传统医学认为,通过印堂看健康与否确实有一定道理。
据《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篇》中所述:印堂穴发黑,说明人体心脏功能不佳,脑部供血不足,心脑缺血缺氧,甚至有心肌坏死的可能性;印堂过红代表血脂异常,血压高,脾气大,易中风;印堂发黄说明人体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当这些症状出现时,均可以通过放松或按摩印堂穴来改善。
习练太极拳时,应养成放松眉宇部位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也会帮助习练者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起更加科学的健身养生法。
许多拳友在日常工作、学习、思考等用脑过度和精神疲惫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做出各种舒展眉头的动作,有时抬一抬眉头,有时展一展双眉,有时按柔前额,有时甚至会用拳头轻轻敲打几下前额,如此活动眉头之后便会产生舒服轻松的感觉。
这些作用于眉宇间的放松动作,既是人们生活中积累的缓解疲劳的经验和自然需求,也给习拳者要放松眉宇提出了客观要求,同时,不同形式的放松动作更包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
习练者在练拳过程中有效地放松眉宇或者是习惯性地轻拍慢打这一部位,可以有效刺激处于眉宇部位的印堂穴。
在中医看来,疲劳就是一种虚弱的病症。长期从事过重的脑力、体力劳动,会损伤脏腑,造成机体麻木而疲劳不堪。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松下来练一会儿太极拳,可以肯定地说,疲劳症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
眉宇放松程度的深浅,是长期锻炼的结果,也就是在调身、调心、调息过程中培育出来的习惯。放松眉宇是对印堂穴及周围神经的直接导引和牵拉,可有效调理阴阳、平衡气血、舒畅气机运行。因此,眉宇放松不但能促使头部轻松,且能通调十二经络之气,对全身均起着调整作用。
具体讲法不少,重要的是在习拳中保持一种淡定、宁静、顺其自然的心态,要在协调整个身体运动中不僵不拘,把握松紧适度原则。有句老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是不是与放松眉宇相左呢?不仅不是,而且这是对松在眉宇间的最佳诠释。
眉头一皱,是一个紧缩动作,这个紧缩动作是在瞬间发生的;计上心来,也就是说瞬间紧缩是在漫长舒缓的放松过程中孕育而成的,如果没有漫长舒缓的放松过程进行绵密的深思熟虑,短暂瞬间的紧缩,任凭眉头再皱也是难以产生好计的。
况且,皱眉头的时间,也不宜过久。眉头皱的时间太长,劳神伤脾不利身心健康。所以,松在眉宇间应该是在长期练拳中磨炼出来的;反过来讲,松开眉宇也是习拳中应有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