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就是“明理”。
不明理就是飘飘忽忽地练,就不踏实。
太极拳主张“其根在脚”,“理法”就是太极拳的“脚”。从理法起,形于拳架。
太极拳是一种文化感很强的运动。文化感的一方面就是“讲理”,不讲道理就不成方圆。很多运动,你只需要懂得如何动就可以了,太极拳却要明白“动”之外的很多东西,例如“静”,所以它的“理法”有更广阔的含义。比如,忽然一下,从拳技就到了人生的理法,到了做事情的理法,这就是文化的导致。
太极拳的理法要有根据,这个根据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以传统为根据,以传统拳论为根据。这是太极拳养料之所在。另千个根据是以实践为根据,这是太极拳进步发展的依靠。理论不能凭空杜撰、捏造。有的人没有经过实践,凭想象写理论,不行,站不住脚。所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讲理法,只有明理法的人才可以说,明理法的人两个基本条件就是得真传、有实践。
以传统为依据就要重视继承。继承是一种动态的继承观,不能用僵硬的、停止的视觉去看待传统,不是简单照搬,不能怀疑地死套,不能把古董扛起来就走。继承一定要和研究结合。研究之一,鉴别真伪。过去留下的话、传下的套路,有金子,也有沙子。不能一味沉溺在“博大精深”,还要由博返约,精益求精。研究之二,回复原貌。由于过去记录方法的特点所致,传递过程中有走形,力争恢复原貌,这里面理法就成了尺度。研究之三,剥去迷雾,特别是一些人为的迷雾。让太极拳清清爽爽。
太极拳是中国哲学的形践,但不是简单的哲学语言,或把哲学动作化,如木偶般对应,这不对。是一种深层的暗合关系。不是通读了中国古典哲学就能搞太极拳研究的,如果那样,所有古文化专家都可以成太极拳理论家了。必须要有实际体验,太极拳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我们在太极拳理法研究中尤其应该注意的。这是避免太极拳玄虚的重要一关。我们提倡,中国的古文化学者都应学点太极拳,我们也呼吁,练习太极拳的朋友都应多学点传统文化。如此,太极拳理法体系将大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