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独具民族特色,健身防身,治病延年和陶冶情操的体育项目,倍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1.有鲜明的科学性
自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迁创编陈式太极拳起,到以后的杨式、孙式、吴式等太极拳,经过300多年、十几代人的实践和不断完善,各具风格,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它既有单人演练的太极拳套路,又有各种器械(刀、枪、剑、棍等)太极套路和双人对练的太极推手及散打等。适应性广,男女老幼皆宜。太极拳以其内家拳的特点,汲取了我国古代的导引、吐纳和中医学以及力学、美学等多种科学原理, 构成较为严谨、复杂而符合人生理规律的功理、功法,使人久学不厌,久练不倦。
2.有显著的健身性
太极拳特别讲究“用意”。要求高度“心静”注意力集中,全身各部位有节奏地协调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提高免疫力, 对失眠、健忘、脑萎缩、老年性痴呆等有防治作用 。
又由于太极拳注重“阴阳”、“虚实”的变化和有节律地深、长、细、匀呼吸, 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全身的肌肉、关节,都能产生良性刺激 ,因而对这些部位的慢性疾病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3.有优美的观赏性
太极拳以其动作舒展大方、圆活饱满、轻灵稳健、潇洒流畅的风格特点,演练起来 “形如流水,滔滔不绝” ,能使练者陶醉,观者入神,有很好的观赏性。
4.有明确的技击性
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都有明确的攻防含义,因而它有健身和防身的双重作用 。如太极推手有一定的对抗性。它的“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沾连粘随,不丢不顶”、“借力发力”等各种技击方法,有“以弱胜强”、“以小力胜大力”、“四两拨千斤”之功,能起到很好的防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