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纠结的太极拳

发表于 2017-05-22 4465 次查看

       没有那个武术门派能像太极拳这么纠结,从拳种的起源到门派的演变,从技击功能到养生的价值;各种问题·各种争论一直占据着中国武术杂志的重要版面。

一、 无谓之争

       前些年,武当山和陈家沟关于太极拳的发祥地之争,弄得沸沸扬扬,结论当然是无果而终。其实很无谓·也很无聊,拳,早已有之,非源于陈家沟,更非武当山,原 名长拳·亦命绵拳,与通背拳和六合大枪有很深的渊源。原本刚柔相济,经陈家沟·赵堡和永年几十年的传承,有了演变发展,才形成今天这样积柔成钢的内家功 夫;及至武禹襄在廉让堂修订拳谱,始以太极拳名之。都别为了名利,在那儿自作多情了,能不能实事求是地把太极拳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

       太极拳是积柔成钢的功夫,傅仁东把宋世荣老先生传世的《内功四经》,当做师傅秘传给他的太极拳窍要在《精武》杂志上发表,确实让太极拳界的朋友们见笑了。 其实他没弄明白《内功四经》是形意拳的经典,属于乾阳功夫,跟太极拳修炼的路数截然相反。只有体会到其静如动,其动如静能至柔,故能动也刚的道 理,才能知道太极拳为什么一定要柔了。

       近三十多年来,太极拳界一直都在争论:太极拳究竟是练气?还是练劲?是用劲打人?还是用气打人?有的人还弄出来用三个气圈打人的笑话。太极拳确乎要炼 炁,但此炁非彼气,乃虚无之清炁,黄元吉云:炁气之分,在于虚实有无。但气中亦有分气,气之清者多虚无,浊者多实有,能使浊者反乎太清,实者转于虚无, 然后窍静而动,息动而通,炁气动于自然·通乎无为。整个太极拳的修炼都要本着动于自然·通乎无为的原则,千万别练成有形有象的空架子。我的师爷霍梦魁先生和吴式门的师傅王辉璞先生都炼出了太极丹,到最后还是被肚子里的这个气球闹得腹泻不止,溘然离世,所以说有形有象皆是假

       气能不能打人?从量子物理学的理论来看,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相应的物质波,波都具有共振特性,即当两个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就有可能发生波的叠加而增幅,由 此而形成超级能量。修炼太极拳无疑是叠加生物电磁波的过程,但以我体悟:内功修炼至金液还丹者,除了自身的能量异乎常人外,还能够摄取五行之气,以真 意凝聚生物电磁场(气)即可用于技击。不过一旦修炼至金液还丹的境界了,谁又会浪费如此宝贵的能量去进行无谓的争斗呢?在当今社会里,无论是比武,还是街 头斗殴,都是在拼钱!谁吃亏了都不会善罢甘休,到了公安部门,根本就没有客观公正,各打五十大板,挨打的不管有理没理,都有了敲诈勒索的借口。即使是事先 说好了:比武伤残·责任自负,也没用,受了伤就变卦。这种亏,我可没少吃!

       至于太极拳是否具有健身功能?这取决于修炼者对于心法的选择,如果用意用气来行功走架,很有可能获得太极内劲而用于技击;但这种练法与健康无补。二十世纪 九十年代初,我曾采访过中国医科大学的姜堪政教授,当时他正在进行各种生物实验,在健康和医学领域创立了全新的理念。2008年姜博士出版了《生物电磁波揭密》一书,书中对于人体衰老的原因作了独到的阐释:衰老是由于活性基因长期不停工作的损伤而致,是有机体衰老的基础,控制细胞的基因衰老,必然要导致细胞衰老。控制人体机能的基因氢键每天8~10万次的不停开合,必然会造成磨损太极拳是一种松柔运动,可以修补受损的活性基因,但必须以虚· 为前提,不能用力·用气·用意,让身体进入到一种彻底放松·休息的状态,逐渐的·你才可以获得异于常人的健康。姜堪政先生已将他创立的理论定名为量子医

       正常人练习太极拳一般都会发胖,如果任其发展则必然影响健康。1989年我才正经八本地跟辉璞先生学太极拳,先生告诉我:你今后可能会发胖。我说:不能吧,我从来都没超过106斤。辉璞先生说:练上太极拳就把胃打开了,吸收功能比常人强百倍,喝凉水都长肉,你看看杨澄甫·吴鉴泉,那个不是大胖子?果 然,1992年我的体重就长到了130多斤。我请教先生:怎么办?辉璞先生笑了:没事,坚持练下去,练到一定程度就会瘦下去!我因为练得太狠,食量惊人, 记得1994年我在沈阳迎宾馆(安乐窝)的丛林中练完拳后,到餐厅吃晚饭,先是一口气吃下了十二个花卷,喝下了一盆素烩汤,然后又照常和朋友们饮了大量啤 酒,所以在此后的几年里我的体重一度超过了160斤。但坚持修炼,确实会物极必反,体重真就逐渐降了下去。

       辉璞先生在他的最后一本遗著中谈到了这种现象:身体较弱的人,练拳一年后能使重量增加,”“经过若干时期之后,由虚胖变为结实,又可以恢复强壮。这是 身体的一种去矿留金的过程,当然也需要特定的方法。太极拳修炼到上乘境界也会出现辟谷,200910月,我在本溪与秦泗花师姐相遇时,师姐己很少吃东西 了。

二、推?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当时正在台里当体育记者,多次参加过研讨武术散手(当时不叫散打)的座谈会,与会者有体院的教授和民间传统武术的各门派传人。在是否 使用擒拿和反关节的问题上争论十分激烈,学院派主张要禁止使用擒拿和反关节一类的招式,原因是容易致伤·致残;传统武术代表则坚决反对,普遍认为:擒拿和 反关节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让使用擒拿和反关节就体现不出来传统武术的特点。的确,中国武术在技击上的特点就是讲究接手,借对方的进攻,顺势 贴身制敌;这也是中国功夫与西方搏击在技术特点上的最大区别。在太极拳出现之前,已经有武当门的沾衣十八跌和松溪派的擒摔等内家功夫,都是以柔克刚;接手 之际,或借力反关节·或分筋错骨。

       国际动作巨星史蒂文·史格的看家功夫是合气道,但在他后期的作品中亦融入了陈式太极拳的元素。合气道的创始人植芝盛平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两次来到中国东 北,接触过少林拳和太极功夫,回日本后糅合了柔道技术,才创立了合气道。这种集擒拿·反关节·摔跌为一体的新型技击功夫,其心法与太极拳很相似:整体技术 动作要像大树的叶子一样,在气流的作用之下,产生出无穷无尽的变化。

       原传的太极拳的技击元素非常丰富,吴图南先生曾论及少侯先生的拳架:凌空抖搂,哼哈呼吸,钩挂抖弹,点击推按,分摆踢蹬,踏踩销勾,进退顾盼,截络切 脉,掐筋闭穴,荡气封喉,啄劈碰挫,吸引拿放。然而自从太极拳演变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后,其技击功夫逐渐被推手所取代。适当的练习一下推手,对触觉神经 有一定的好处,但推手于搏击无补,也不是一种准技击技术,只能算是一种游戏。有人说:太极拳就是制人而不伤人。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理论,如果不使用擒拿和 反关节等方法,仅靠借力借势把对方发出个几米远,或者摔个趔趄,这能算是制人吗?给你一根绳子,你都未必能捆住一个活蹦乱跳的人,更何况对方是一个训练有 素的搏击高手!如果有心将太极拳当做技击功夫来进行,就千万不要沉迷于推手。

       行拳走架只是太极拳的基础,跟其它传统武术一样,太极拳也有着非常完整的功力训练体系,只是一直处于秘传的状态。太极内功窍要跟丹诀一样,是不行于文字 的,你在所有的拳谱中都找不到。如正宗的武式太极门内一直秘传的太极桩·五行功·太极大杆和太极朱砂掌。而更深层次的内功则是源自李家兄弟与峨眉山高人交 流拳学·丹道后所得到的:子午小周天和两孔穴法。目前恐怕已成了绝响。武式门内讲究:静中之动为功,动中之静曰侯。出玄入牝·若存若亡,这种行 功之密钥,非嫡传难解其中奥妙。真正的太极内功心法能使修炼者将百炼钢化作绕指柔,而要想彻底的制服对手,只有具备一击必杀的真功夫才有可能,否则就是空 ·大话。

       得了真传和秘传的老前辈们,究竟能把积柔成钢的太极功夫修炼到什么程度?当年阎志高来沈阳收徒时,我的师傅们都还年轻,非常好奇,就想方设法的要试一试这 位在民国初年就享誉武林的太极大师是否有真功夫。请师父吃饭的时候特意弄了几盒肉罐头,又不带开罐头的工具,就是想看看师父能不能用手把罐头打开。二十世 纪五十年代生产的罐头密封得很好,铁皮很厚,阎志高早就看明白了弟子们的那点小心眼,一笑,仅用领劲指一点,铁罐头就出了个窟窿;然后把手指伸进去一拉, 罐头就打开了。后来我读了介绍牛春明先生的书,书中说牛先生也有这种功夫,看来真正的太极拳大师都不是吹出来的。

三、辈分与虚名

       现在很多练武的人都喜欢给自己辈,原本是跟杨禹庭师爷的孙子学的拳,十多年前还在媒体上发表文章,极力地吹捧·包装小杨师傅,自己也借此出了名。不知怎么这几年就突然说自己:是杨禹庭的亲传弟子,且一直深藏不露。真是弄得我一头露水!辈分真的那么重要吗?其实师傅可不是那么好认的!

       1992年,我和著名摄影家蒋建球先生到黄山拍摄纪录片时,与上海的吴先生夫妇结缘,一起探讨丹道和太极拳。得知吴先生深得西派丹法真传,且学拳于马岳梁先生。因我是吴门王辉璞先生的弟子,按武林规矩,吴先生是我长辈。待我要向先生鞠躬行礼时,却被吴先生拦住了,说自己是在公园里跟马老师学的拳,没磕过头,只能算是学生。吴先生告诉我:在上海跟马老师和吴老师(吴英华)学过拳的人不计其数,而真正磕头的弟子却并不多。我在沈阳这些年就曾跟谭长科·康国 ·姜铁森·陈一鸣·王善德·郝明志·阎祝山·马聪杰等先生学过拳,也叫老师或师傅,但一直都没给他们磕过头,所以就不能算师徒,只能说是老师与学生的关 系。而刘常春和吴本萍二位先生就不同了,尤其是常春师傅,2001年我介绍蔡佳玲女士去学拳,常春先生开始说:我不收女弟子。结果我只好陪着蔡女士给常春 先生又磕了回头,常春先生这才勉强收下。

       古代拜师就是磕头,递帖之规源于清末民初之青红帮,外地的同门来靠码头,必须递帖子,称之为拜码头。武林中拜师可以不递帖子,但必须磕头。丹道界的师承关 系与武林界则又不同,全真教(尤其是龙门派)·正一教和茅山派都有着严格的拜师程序,还要撰写清词,奏请太上。不过文始·少阳·钟吕·南宗等各派多依缘分 择贤传授丹法口诀,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有些仙师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得法之弟子甚至不知师傅的姓名和真实身份;象张伯端得青城丈人的传授,陈致虚得青城 至人的丹法口诀,都对于师尊的名讳(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终身缄口不言。

        2001年家师常春先生蓄须闭山门,200299日,给我写了一张帖子,告诉我:今后不再收徒弟了,有愿意学的你们就教吧。200410月,傅仁东 等人执意要拜师学拳,常春先生无奈,只好允许他们行鞠躬礼,以“‘进门弟子礼仪接纳老傅等十九名学员。后来我的师叔们诟病常春先生不该自食其言,重开 山门。我师父只好再三解释:收的是学员,而非弟子;并于2006220日写了一篇《尊师重道还武派太极拳东北传承史以真实》,以正视听。

        现在有些人都快六十岁了才想起来拜师学拳的事,无非就是追求个名分。虚名害人!2010年,傅仁东向我表示愿意花钱宣传武式太极,我想既然是为了弘扬太极文化,何不发挥一下他的热情呢?于是就把老傅推荐给了《精武》杂志。没想到老傅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事后我即遭到武林同道和武式同门的普遍诟病。原因是傅仁东入武式门较晚,2004年才给常春先生行鞠躬礼,时年已56岁。家师只能让李忠贤师兄给他划拳架,他却一直不太情愿,所以我就在20086月把他介绍 到吴本萍先生那儿学拳。

       谁知他刚学了三个月,就到处说:自己练一天等于别人练一年,惹得小河沿的朋友们都骂我:交友不慎!老傅学拳的历史虽然短,但他在《精武》杂志上发表刘常春 和吴本萍两家的师承表时,却把自己放在了大师兄的位置,还自称是霍梦魁一脉的衣钵传人,这能不引起众怒吗!由于傅仁东在杂志上反复说:是张方极力推荐了 他,于是大家就把矛头指向了我。我曾介绍很多人到吴本萍那里学拳,论资历·论功夫个个都比他深:王福亚,1982年即师从阎志高的弟子张淑贤学拳;王传友,1991年即拜入阎志高的弟子康国福先生门下习文趟子戳脚·武式太极·八卦掌;韩宝轩,当代通背拳的重要传人,1986年即随王善德先生习武式太极及 河北形意;赵刚,精研杨式太极和吴式太极三十余年;张金华,习练尚云祥一系和孙禄堂一系内家拳已逾三十年;那个不是顶尖高手?

        更可笑的是:我比他早入常春先生门下至少十年,是给师傅磕过两次头的嫡传弟子,他作为一个学员居然问常春先生张方算不算你徒弟?弄得常春先生哭笑不 得。他能到吴本萍门下学拳,完全是因为我的介绍,按武林的规矩,我算是他老傅的接引师,属于长辈;可是傅仁东竟然在杂志上多次提我是他的师弟。我 估计老傅大概早就想好了:机会难得,豁出去了,我就瞪眼在媒体上瞎吹了,你们能把我怎么样!反正外人也不知道真假,白纸黑字就是历史,等一发表出来,谁说 什么都没用了。哈哈,太幼稚了!武林永远是武林,不管这个社会变成什么样,武林都要把道义放在第一位!从我手里出的事儿被弄歪了,我就有责任把它正过来。

       一位丹道师傅告诫我:先尽人道,再修仙道。太极拳是可以辅道的武学,同时也是对道德修养要求很高的内家功夫,人是由实体和信息场构成的;生活在以谎言构成的信息环境中有意义吗?如果连做人的最起码真实都没有了,他又怎么可能把太极拳练明白呢?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