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什么是太极拳之气——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22-04-06 1476 次查看

        什么是太极拳之气?归纳起来有三种认识。气力、气力,气就是力;力气、力气,力即是气。气力合一。此其一。太极拳修炼不是要求气沉丹田吗?当然是将吸进的空气导引至腹部,聚于丹田,这种受意识控制的气体就是太极拳之气。此其二。通过特殊的训练手段,培养出来的内气,比如练拳时出现手胀、发麻,甚至发红等现象,便是内气所致,此即所谓的气感。此其三。究竟那一种说法确切,首先,看看先贤经典拳论中关于“气”的语录。
        最具代表性的当推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中一语:“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武禹襄(1812~1880年)《打手要言》一文涉及“气”的句子更比比皆是,达二十四处之多,比如“以气运身”“以心行气”“行气如九曲珠”“气以直养而无害”“心为令,气为旗”“气宜鼓荡”“气如车轮”“气敛入骨”等等。
        从这些语句中不难发现,气即力的说法显然不恰当。那么,另两种说辞呢?笔者在《中华武术》去年第11期发表的《身法——太极拳走架打手的灵魂》中曾做过一点介绍,不妨查阅,今再详加解释。以“气沉丹田”为例,它在太极拳修炼中是一种身法要领,首先将其纳入身法准则的是郝月如先生(1877~1935年)。他明确指出:“能做到尾闾正中、涵胸、护肫、松肩、吊裆,就能以意送气,达于腹部,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
        请注意“就能”二字的用意,显非用力使气、有意控气,而是以上诸身法合乎法度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权且将其称为“气感”吧。气感,因人而异,感觉不尽相同,不必刻意追求,要顺其自然。气沉丹田关键在于“吊裆”“尾闾正中”,尾闾前送,小腹上翻,裆部松弛,如同井中汲水。腹内感觉松快,而绝非紧张,腹肌紧缩,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语出《十三势行工歌诀》)。其功用使身心松弛,稳固下盘。与之相呼应的当然是“虚领顶劲”,意在“提顶”。头顶百会穴如有一线上提,提纲掣领,领起全身,整个身体恰似悬空。如此,则头正身直,满身轻利,所谓“满身轻利顶头悬”(语出《十三势行工歌诀》),这是向上的身法要求。百会穴与裆部会阴穴虚虚相对,如一线串就,上提下吊,轻灵稳健,不偏不倚,“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语出武禹裏《打手要言》)。因此,气沉丹田之“气”,也即太极拳之气,不可简单地理解为人自然呼吸之气。将吸进的空气导引至腹部,充气如鼓,更非太极拳之所为。必须清楚,修炼太极拳不对人的自然呼吸进行有意识地调控。从生理学和运动学角度而言,也无需控制,如蓄劲要吸气,发劲必呼气,这种功能人的呼吸系统自会做出本能的相应选择,不需要人为调节。然而,当真正做到了气沉丹田,人体重心自会下降,自然呼吸也随之进入深呼吸状态,气顺畅达。
        太极拳修炼者追求气感,须从追求气势下工夫。所谓气势,指人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力量和态势。正如郝月如先生所言:“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要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空。”肢体动作受内意的支配、指挥,气势由内生发,通过肢体来传达,此所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因此,那种下盘不动或微动,四肢大幅度摇摆运动、缠绕折叠、惊弹抖颤当不属于太极拳运动的范畴。试想:手动,脚不移,手足不合;臂摇,腿不动,肘膝不合;肩抖,胯不动,肩胯不合。连基本的“外三合”都做不到,如何称之为太极拳呢?习者不可不明。既然肢体是传达气势的载体,那么行功走架时,四肢要有放长、放大的意识,上可顶天,下可入地,前后左右须有穿透一切障碍物的意念。如此,则须骨肉分离,这也是意念,肌肉似完全松沉入地,只有骨骼在支撑,永年人将此叫做“脱骨状态”。这时,身体便可产生悬空如气球的膨胀感觉,同时兼备如树扎根之沉稳,正所谓“气宜鼓荡”“气如车轮”。日久功深,走架打手时的气势会越来越圆满。所以,永年拳师在评价一个人的走架水平时,常常说:“气势不错”欠缺气势“等。
        当今,许多武林前辈对杨澄浦(1883~1936年)、郝少如(1908~1983年)的拳架推崇备至,认为迄今无人与之比肩。观杨公拳照大气磅礴,卓然不凡;郝公走架身法最为严谨,气势饱满,无懈可击。我辈后学当反复研究,细心揣摩。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