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如何实现内外统一,浑圆一体?——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22-03-06 1661 次查看

        拳谱曰“拳在怀中变,步在后足蹬,切记舍己从人。力出于根,气出于丹,意出于心。起伏转折,势正招圆。内五脏动,外五拳随,起落进退,心身统一,劲整形齐,球体打人。体用兼备,智勇并重”。
        “拳在怀中变”强调了手法变化的隐蔽性,也从另一个层面反应了贴身近打的特点。“步在后足蹬”,实际不是讲的腿蹬地,而是坐身而下,形成支撑反作用力,这种力就不是单纯的腿部力量了,是整个身体重量运用于步的典型方式,人在挑重担时能够找到这样的感觉。
        所谓“舍己从人”在对抗中,把对方当磁铁,对方一有动静,我也随机而动,就如同对方伸手跟我握手,我也自然伸手的状态,但又不能伸手不动身,要如同推门进屋一般,门推开同时,人也进去了,这是进身之法。“力出于根,气出于丹,意出于心”是指梢节动根节催,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全身而动,全力以赴,心动带动身动。“起伏转折,势正招圆”无论身体怎么动,都要中正,要整体运动,浑圆一体,当内外实现统一了,才可能做到整体如球,球体打人的境界。
        在练拳时,一再强调夹肘合肩,胯脊带动,实际上就是把肢节整合到身体的一部分,一动无有不动。看传统拳的发劲都是“圈”,有由此可知,肢节的动是假,身体的动是真,看是梢节,劲力在根节,但由于走弧线,路程就远了,所以要求有更快的反应速度以及顾打合一的实战模式。
        自然中正即浑圆
        无论是“含胸拔背”还是“含胸塌腰”,都是太极拳老前辈对太极拳动作的一种要求,它们都要求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放松和顺其自然,要符合人体腰椎骨的自然结构,在放松的基础上,要达到百会和尾闾的自然的垂直。“含胸拔背”和“含胸塌腰”,都是让人们在自然和放松的条件下,进行太极拳的演练。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太极拳劲力和肢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立身中正”与“立如平准,活似车轮”,这两句话是同一个意思。“立身中正”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而“不偏不倚”,则是对“立身中正”的进一步解释,强调了“立身中正”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做到了“立身中正”,才能达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理想状态。
        拳论还讲“八面支撑”。这里的“八面支撑”不单单是指八个方位的力量,而是要求你在练拳时周身所有的方向都有支撑的力量,也就是说,太极拳的练习并不是一个平面的练习,而是球体的练习,练习者要有被圆球包裹,自己是圆的中心的感觉。这样,你的拳架才能浑然,身体才能浑然,才能做到拳架和力量的浑然一体,才可以做到劲力的顺达。
        如何做到“立身中正”呢?首先要做到松腰松髋,只有髋关节能够松下来,身体才能中正。其次,在太极拳的演练过程中,膝关节不能挺直,要略有弯曲,使身体能够保持在一个中正安稳的状态下。比如在做弓步动作时,前腿弯曲,后腿也应该是自然微曲的。这样,腰髋能够沉稳下来,达到立身中正,劲力才能沉下来,呼吸才能沉下来,才能做到气沉丹田。
        关于“含胸”,老前辈说过,“不挺即是含”。这是老前辈们经过多年练习,对上体姿势的一种感觉,实际是要求把两个肩关节微微向前合。“拔背”不单单只是横向位置的,还有百会到尾闾的一个自然的弯曲状态,因此,“拔背”是由横向和竖向构成的一个圆的结构。这样才会有自然的八面支撑的球体感觉。所以,无论是“含胸拔背”,还是“含胸塌腰”,都是要求你在自然的状态下,体内产生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正邪不同途,冰炭不同炉。以拳练功,身强体盛,正心正念。武不是巫,不要胡思乱想,搞乱神经,人就废了。结构讲究横竖,球劲贵在浑厚。一人一皮囊,得法即刻修身,不耽误光阴。梨花枪,白猿棍。枪花一攒,腰上变化。拦拿扎,拧腰,合腰,拔腰。腰里就是腔,腔子有劲,腰不会没劲。不光是腰肌,还练腔壁运动力。龙盘珠,凤卧丹。君请看,形意出动,必然抱丹。太极一起,核心旋丹。八卦走转,一路盘丹。丹田不是丹药,而是力点。核心活泼了,内功不期而遇。又说是,男高音丹田吊嗓,气韵悠扬。密宗师丹劲灌顶,六字真言。内家拳抱丹运劲,推演阴阳。法法相通,只因人本无二。腔包裹内脏,放松内脏,训练内腔壁劲。留意掌根外侧,有一块微凸小骨,能摸到,碾掌时,碾转的是这里,小臂就有了。掌力源自内压,并非死按劲。平衡在胯,虚实在裆。体会四个有,裆下有虚实,髋里有撑劲,沟里有抽劲,盆腔有弧劲。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