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在静止中产生的膨胀劲,这一步是太极拳能不能出功夫的关键,有好多人还没等练到捏架子这一步,就离开师父自悟太极拳了。
这一步就如同为平自行车辐条的过程,骑过自行车的人都知道,如果车轮运转不正,自行车不仅行走艰难,而且是承受不了重物,这时就要请修车的师傅平整辐条。
太极拳的功夫架子运转也是如此之理,身体上的某个骨节运转不到位,都无法显现拳架上有功夫所在,没有功夫的拳架用以养生也是不可能的事。
根据老子写:“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的理论,能不能根据人的基因推出这样一种理论:人之生,自然长寿者十有三,自然短命者也是十有三。还有十有三的人,通过某种方法改变了基因,使短命变成了长寿者。
如果依据辩证法的理论断定,这些中间十有三的人,是不是也能因各种原因的变化,使本来长寿的基因变成了短命的人呢。事实是存在的,不是危言耸听。练太极拳如同学识字的道理,认识的字很多,但是用在文章上的字很少,一旦经过考试检验,有多少人用所学之字写成文章能得到高分呢?
一、身体在静止中产生的膨胀劲
一个能走路的自然人,身体之中就固有一种力量,通过太极拳的拳架结构外形运转,使身体始终保持在松弛柔弱状态之中,这种体内固有的膨胀劲就能显现出来。
老子写:“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人生修炼身体的目的,就是开发身体之中所固有的能量,这种能量的开发程序,就是通过采用各种折磨身体的方法,将身体修炼到柔弱的状态,太极拳也是折磨身体的一种方法,同样可以使身体修炼到无阻力的柔弱状态。
一个自然人的身体结构,就象一个普通的房子,虽然也能居住,同样有遮风、挡雨、防寒的功能,但是它经不住大一点的自然灾害考验,所以在建房时就要考虑各种因素,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调整人的身体结构同样如此,只要是将脚、腿、臀部、尾闾骨、腹部、腰部、背部、颈部、头部等相关关节,根据太极拳的拳架结构略微进行调整,身体就能出现八面支撑的膨胀劲。
能体会到身体之中的这个劲是雕虫小技,只要站立的姿势正确,这种劲在每个人的身体上都能即刻出现。如果不能让学员体会出身体之中有这个劲的太极拳教练,肯定不知道太极拳的用途,自然就验证出他是个伪教练。
如果身体再通过太极拳拳架的运行轨迹长时间运动后,就能将踝关节、膝关节、胯关节、胸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指、眼神等部位练松练活,就可使身体之中分散的力会合到一处。这时身体就出现了以脊柱为轴运转的同心圆拳架运转,身体利用离心力的方式,可将对方的进犯之劲卸去。
如果通过小腿、脚底与地面之间的拧转,使腹部丹田向下转动为双手加力,这时即可制服于对方。
如果用腹部丹田向上转动为双手加力,也可控制住对方的进攻,再通过腰胯的运转,即出现了或发、或化、或打的太极拳不打自打的拳架。
所以太极拳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之说。
我跟师父练拳一年多,当师父拆着演示太极拳拳架的用法时,我跟同班的学员比划练习用法,这些学员就制服不了我了。所以练不出来这种劲用法的拳架,肯定是病架,知道自己的拳架有问题了,就要及时请明师调整拳架解开疑惑。
《师说》写:“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如果不及时调整拳架,就耽误了自己的修炼进程。在学拳方法上,师父十年五去陈家沟,而我则是练拳十年,师父年年为我解惑。
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一定要珍惜老天赋予我们的每一寸光阴,人生有几个十年的好时光,所以不能让它白白的浪费。既然我们是在学练太极拳,就要珍惜前辈们开发的成果。
如果象武汉长江三桥的那种玩法,投资十一个亿建成,十年大修二十四次的资金比建设的资金还多,就我们个人来将是玩不起的。
所以我们在学拳的过程中为了一次成功,一定要尊师重道,勤学苦练。荀子《劝学》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含于水。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老师的真伪,还请学者自辨吧,但是求学的心态一定要端正,否则难以觅到明师。
二、拳架的虚实转换
根据《太极拳论》的内容推理出,太极拳的起点是身体修炼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后,才能出现的功夫境界。
而我们则是以健身为目的,开始学练太极拳的。这种学法的第一个出发点,就偏离了太极拳的航向,所以身体上根本就练不出功夫来。
我们查几大派太极拳创始人,他们都是武术达到了极高境界之后,通过太极拳明师的点拨传授,将身体上的功夫融入到以气催形的运动轨迹之中,就自创出一派拳法,按姓氏分成派别流传。
《师说》写:“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但是《太极拳论》写:“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惯”。
由此看出太极拳的功夫如此难练,可是不知道是从哪位大师开始的,已把太极拳简化到了数学1+1=2的简单程度。但是1+1为什么等于2呢?只有数学家陈景润解开了这道简单了几千年的难题。
太极拳是由无极而生,而我们刚一接触,就开始练太极拳了,这就是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上错误,要想改变几代人的错误认识,应该说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但是要想练出太极拳功夫,就必须要知道虚实在拳架中的变化,否则就练不好太极拳拳架。
那么拳架中的虚实指的是什么呢?
我体会虚实是一体,就看对方摸到拳架的那一点上。
练太极拳时,是通过小腿肚与全脚掌之间的拧转,促使腰胯左右运动成弓步,将下沉到脚底的气息反弹上升到腹部,自然正直的上身被弓步转换的力推动后,随弓步的转动而转动。
拳架通过腹部能量的开、合、沉一个循环过程,正好催动拳架形体运行一周。
当对方摸到丹田向上向前滚动的半圈时,所摸到的位置就是实的拳架。当摸到丹田向下向后运转的半圈时,所摸到的拳架位置就是虚的拳架。
而在练太极拳时,用丹田的能量转动来带动双手成圆弧形运转,身体的上肢就是虚的,而下盘则是实的弓步转换。
所以在练太极拳时,一定要明身体有三节之分,只有这样身体的下盘才能象坦克车一样的稳健运行,上肢就能象坦克车的炮塔一样运转灵活。
以上这就是我十年修炼过程体会,所得到的太极拳拳架运行与虚实之间的关系。
三、松膝塌胯
不练太极拳人的身体结构,与练太极拳人的身体结构是一样的,并不是练太极拳的人就能长出三头六臂来。
但是不练太极拳人的身体结构是自然组成的,这样就在承受外力时没有象车轮一样的膨胀力。而身体结构通过太极拳的拳架形态,改变了身体结构的重新搭配,就出现了能承受外力的膨胀力。
由无极而生的太极拳练法是,当双脚平踏到地面上时,通过松膝、塌胯、小腿后绷这么一个小的动作,全身就处在松弛状态之中,当用意识将腹内之气下压沉到脚底时,反弹之气就自然上升至头顶部位,达到一气贯通到全身的状态。
松膝的练法是这样的,两脚平踏地面后,小腿肚向后微绷,大腿根微向前倾,膝关节部位就空了,这样运动时就减小了身体对膝关节的压力。
塌胯是大腿根部的关节与胯关节的接触点,两大腿根与臀不有外翻之意,腹部之气向后下沉。作用是调整尾闾中正,使上身保持自然正直的松静状态。
其实形体骨骼的调整很简单,但是要想把身体之中的每一个骨节,都调整到出功夫的最佳状态,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
绝大多数人练拳时不注意形体与气息的关系,所以这些人将身体练的虽活,但是没有阳刚之气,就是缺乏内劲。
另有一些人是因为思维之中分不清太极拳的起点是出于无极状态,而将前辈的体会书籍当成了学拳初期的练法,而胡乱比划。这种方法练太极拳的人,是永生都进入不了太极拳之门的人。
四、松肩塌腰
练太极拳的人肩怎么松,绝大多数人一听到让松肩,第一反映就是身体向下堆,这是极其严重的错误练法,是永远也不能将骨缝练开的方法。
其实松肩与塌腰是相对应的,只要是将腹内之气有意识的向后腰部送,使后腰部微向后弓,脊柱的骨节就会自然上下对拉,腰椎以上的骨节会节节上拔,身体就出现了“尾闾中正顶头悬”的状态,而这时臂是有向下伸展的意识,肩就松开了。
练太极拳的第一步主要是松骨节的缝隙,而后才是气息的运行。如果身体之中的骨节松不开,身体就进入不到太极拳的起点无极状态。
五、身体内的爆发劲
我在爆发劲的使用上也不太顺手,当在师父写的太极功夫老架二路中看到,陈式太极拳只练松、活,而没有弹、抖之内容时,我豁然明朗。爆发劲就是由丹田的鼓荡产生的,而不是以丹田的转动打出的劲。
这在练法上就要将身体练松,而不是练习发劲。当将形体运动调整正确之后,将蓄到腹内之气迅速下沉,腹内膨胀与脚底反弹之劲相撞后,即产生了爆发劲。
由此看出,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先将身体练松,改变骨节的搭配结构,这样才能出现以气催形的运动练法,方可进入愈练愈精的太极拳之门。
六、拳架的协调运动
在以上阐述的练太极拳过程中,是身体在静止时期自然产生的膨胀力调整方法。
如果我们按照“牌位大王”的身体移动方法,将身体出现这种膨胀力的形态,根据拳架的运转轨迹进行圆周运转移动,身体之中就能始终保持着这种膨胀的力。
但是要有一个条件必须得满足,就是将身体修炼到肌肉松弛,骨节运转灵活的层次。身体在这个基础上,方可通过弓步的转换促使腰轴转动。
我在师父的亲传中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才将身体炼到太极拳所须要的这个运转层次。根据我个人折磨身体体会,每天要保证三个小时以上的练拳时间,而且是每次要求不间断运动在一小时以上,并且根据身体的承受能力逐渐递增,我每次练习两个小时左右。
我个人认为,折磨身体是在作功,所以每次的运动都要有效率。一定要象烧开水一样,每次都要将水烧开,说不定哪一天就能出现灵感,象瓦特一样利用蒸汽原理,改变了人的生存模式,否则将一事无成。
太极拳架的协调运转,是在下盘功夫扎根的基础上,双手平伸沉肩坠肘,双手虚到能随腰轴左右运转而自然划圈。这时脚就可以通过气息(呼气)的反弹上升的作用力,促使腰轴转换脚随之提起(吸气)。
气息就是(呼,开;吸,合的变化)内劲,全部贯注在独立步站立的脚下,全身是虚灵的松静状态,脚随呼吸轻轻伸出,就形成了下一式的起点。
太极拳的协调运转,完全是在两个脚底之间的气息控制之中,否则拳架就没有达到协调运动的层次。这就是师门的“太极拳架无病自打”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