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功夫好不好全隐藏在拳势里——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21-11-23 1756 次查看

        太极拳中的动作、招法等均以“势”命名,如拳势等,人们也常讲“以势取胜”。到底何为“势”?词典的解释为“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势”。由此可见,“势”是一个广义范畴。文中将太极拳中的“势”归纳为三种,即气势、形势和虚势,并讨论了“势”的四字用法,即“知、造、借、避”。
        气势
        气势是一种由精神因素构成的“势”。《孙子兵法·军争》中讲“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气势对内是一种相互鼓励的巨大力量,对敌则是一种摧毁性的力量。“势”在虚为“气”,在实则为“力”。体现为作战时的一种爆发力、冲击力。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高级功夫,讲求以意领气,以气催形,以形生力。气势同时又是一种心理作用,与敌交锋时,内心充满坚毅、刚强,不能见强敌而害怕,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招式,随机应对付敌人。所以,习拳者首先要培养自己的“气势”。
        形势
        这里的“形”,指的是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势”就是要充分利用外界环境的有利因素。无论学习太极拳还是与敌交战,都要学会利用“形势”。初学太极拳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书籍、视频等硬件设施,同时也要善于向前辈和老师学习。由于太极拳博大精深,其动作和招法千变万化,如果没有师傅“领进门”,很难真正学懂和学好太极拳。
        虚势
        “虚势”就是利用计谋,积我之势,破敌之势。孙子将“诡”和“诈”看作用兵的原则性手段:“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在太极拳中“避实击虚”就是一种“虚势”。如太极拳中的“倒卷肱”就是采用败中取胜之法,当敌来势凶猛时,我以后退化解其来力,同时退中有进,化中有打。“金刚捣碓”式中的“三盘并取”之法也是一种“虚势”,用左、右手和右脚同时击其上、中、下三盘,令敌防不胜防。在技击中,只有将各种“虚势”相结合,随机应变,便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1.知“势”
        《孙子兵法》中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技击时,用我之强击敌之弱,同时避免敌击我目。与人推手时,学会知人功夫,当与敌一搭手,便可知其劲欲何往,一抬腿便知其欲击何处,从而抓住时机,待其一动便可击其弱处,一击得手。
        2.造“势”
        造势就是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优势。“势”贵在“积”,经过长期而有准备的蓄积和贮存,就如同火山爆发、剑拔弩张般蕴藏着极大的动力和能量。造势的初级阶段就是不断加强太极拳架、推手功夫和器械的练习,加强自己的基本功,提高对招式的熟练运用,并从拳理上下功夫,使自己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3.借“势”
        借势,又称因势或是顺势,就是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以便让自身之力与外部条件更好地结合起来,呈现出更好的状态。
        太极拳技击中要求不丢不顶,“来,则顺势捋,去,则顺势发”。同时还要善于向大地借力,把大地作为力量源泉,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五个脚趾抓地,将大地之力传给脚,正所谓“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发于脊背,达于肩臂,形于手指”。
        4.避“势”
        避势是当自己处于弱势时,善于规避敌人的汹汹来势,以减少自己损失或保护自己。避势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被动措施,以规避敌人的直接攻击或者特殊变化带来的不可控损失等。
        避势并不是胆小怕事的表现,而是善于保护自己的明智之举。太极拳技击中“化”就是避势的表现,太极拳不讲求蛮力的硬拼,而是要化解敌人的来势,再通过化打结合击败对手。
        结束语:太极拳中的“势”兼有外形之势和内在“气势”,同时融合外界“形势”及各种“虚势”而形成的对作战形势的控制力与对敌人无形的打击力,并蕴藉着显明的本体美、辩证的理性美和流动的力量美。有势者需用势,无势者需造势,无力造势者需借势,势弱者需要避势。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