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清楚自己要练什么
现在大多数的爱好者不清楚自己要练什么,有的人拼命往下蹲,为了好看,而让动作变形,造成没必要的损伤。其中,很多膝盖痛,一般的医生还真不好治疗这个病。
为了养生,你就站的高一点。不要坑了自己。
二、总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
总会听到学员跟我说,老师我这样练别人说我这个手不对了,别人说我身体不正了等等别人说我啥之类的话。你管别人说你啥干嘛?你得清楚你自己现阶段急需解决的是啥,而不是别人说你啥。
如果你没到那个阶段,就按照他说的去做,伤害了身体是你难受还是他难受?
三、只练“高级的东西”而不重视基础练习
大多数的爱好者都不喜欢练习基础训练,总想练高级的东西。岂不知所有的高级东西,都是由基础训练转化而来的,没有扎实的基础训练,想练出来高级的东西可能吗?所有高级的东西,都是把基础的东西练到精妙处,才成了高级。所谓的功夫,是时间加汗水,通过正确的、长期的基础训练而练出来的。
四、一曝十寒,不能长期坚持
大多数的爱好者都是这种状态,今天看这个老师练得好了,跟着学几天;没等练出来,又看那个老师练得好了,转头跟着另外的老师学;没等练出来,又看其他人练的好了……如此恶性循环,到最后也没能坚持把一种东西练到身上。
再就是高兴了,跟着练几天,累了就回家休息一段时间,然后找一大堆的借口来,我没时间啦,我有如何多的事情需要忙啦等等很多理由。听起来似乎也很合理,其实时间都浪费在玩手机闲聊上了,也没做啥正经事。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练功。健康是最大的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可能拥有其他的一切;健康没了,一切都没了。
五、在乎眼前,总想着一下子练成大师
很多的爱好者心浮气躁,总想着一下子把所有的东西都练出来,恨不得一下子就练成高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需要一步一步的训练,按照你自己的现阶段,第一步需要练什么,第二步需要练什么。好的老师会根据你自己现阶段的需要,调整你的训练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大锅饭,全部一样的训练方式。只有你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的才会迎刃而解。前辈高人都是经过这样一步步的训练出来的,不可能一下子就练成高手的。
六、总梦想找个秘诀成为高手
受武侠小说的毒害,很多年轻的爱好者总爱做武侠梦,觉得做个梦梦中就会有高人来指点,找到本秘诀拳谱就能练成绝世高手,这是不可能的。
功夫要有老师教才行,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程是一个老师的基本能力。
但是学生本身也要用心学习、体会。不然还是空中楼阁,看到,摸不到。
七、心态受失败的人影响
很多爱好者看其他人练了多年没练出来,就会觉得太极拳很难,不好练。其实太极拳很简单,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难,没有必要要练的跟某某老师一样。
你的太极只属于你自己,在保证了各方面要领和规矩的前提下,能练成什么样,那都是你的造化。
八、不研究原理,喜欢背拳理
绝大多数的爱好者都是不研究原理,喜欢背拳理,这是个通病。研究练拳的原理,会让你明白你为啥要这样练,能分辨其他人练的对错;原理清晰了就不会走弯路,只要符合原理的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找到适合你的方法。而拳理只是前辈们练功的经验总结,而且写的很隐晦,当你没练到的时候是看不懂的,而且容易误导你。拳理不是方法,只有当你方法正确练到的时候,拳理才会对你有指导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反而影响你的进步。
很多人都是拳理一背起来就摇头晃脑,似乎比谁都懂,一动手练起来,都是散的。在太极界这样的爱好者占着大多数,而且越来越多,包括一些教拳的老师们都是这样。
九、觉得自己不可能办到
还有一些爱好者,刚刚学一个动作,就觉得很难,自己练不了。这样的爱好者也不容易练出来,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必胜的信心。人只有对自己做事有信心,才能有做好的机会,不然连机会都没有。练好太极拳,也需要有这样的信心,应该觉得自己就能练成,给自己定个目标,必须要有超过师父的信念,这样才能为此付出努力。
这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个道理,适用于太极拳,与君共勉!
要知“无极”生成“太极”才是练太极拳的捷径!
无极者,当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无所向意者也。世人不知有逆运之理,惟圣人独能参透逆运之术,揽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机,于后天中返先天,复初归元。所谓无极而能生一气者是也。
自然站立的状态,就是“无极”桩法,无前,无后,无左,无右。站无极固根培元桩之初像站不稳一样前后左右微微晃动,这是正常的,这先动足少阳,足少阳一动,则刺激周身内气开始活跃。
而身体开始向左转体的时候,身体的左边就转换成了阳极,而身体的右边同时转换成了阴极,这就由“无极”身法生成了“太极”身法。
身法有了“太极”,自然就生成了“上和下”,而这“上和下”就是“两仪”。有了“上和下” “两仪”,身体也就自然生成了“前和后” “左和右”,身体的“前后左右”这四个方向,即是“四象”。而身法生成了“前,后,左,右”,这“四象”时,也就自然生成了“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 四个斜方向的“四个斜角”,而这“四个斜角”,加上“前后左右” 的四个正面,自然生成了 “四面八方”!无极固根培元桩在这方面尤有独到之处。
桩法有云: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生生不已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