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十分古来无,接得七分即高徒。要想十分艺,三分须自悟。”自悟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悟性。悟性是一个人对事物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洞察能力等。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悟性,一个人对甲事有较高的悟性,对乙事却很迟钝,另一个人却正好相反。说一个人悟性高,是针对某一事而言,有人偏于悟人,有人偏于悟事,有人偏于悟物,有人偏于悟体,悟性是很个人的事情。悟性与天赋、后天开发都有关。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师傅只能提供七分的帮助,要想十分艺,三分靠自悟。笔者就自悟在太极拳练习时中的内容和作用,试举例一二。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以前,没有教科书,没有教学录像,第一阶段的招熟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面对面完成,没法自悟。现在不一样了,只要肯下功夫,招熟完全可以从教科书和教学录像中自学完成,完全可以无师自通。自悟能力强的人,自学起来不困难;自悟能力弱的人,自学起来费劲一些。现在不但太极拳套路可以无师自通,很多其他技艺也都可以无师自通,老师就在网上,就在书里。第二阶段的懂劲,第三阶段的神明,主要靠体悟来完成,几乎与老师无关。懂劲和神明需要动脑筋,需要看前人的文章,更需要身体感悟,身体力行去实证。即使是聪明绝顶、知识渊博、经典拳论背得滚瓜烂熟的博士后,如果悟性差,理解出偏,身体协调性差,体感差,太极拳也不会练得很好。
学太极拳的时候,老师讲要沉肩坠肘,有些人马上就能做出来,有些人不管老师怎么纠正怎么比画都做不到,总要耸肩抬肘,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做不出来。老师讲要立身中正,有些人一做就有板有眼是那么回事,有些人却总是七倒八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这个样子。虚领顶,劲气沉……等等,老师也帮不上忙。这跟一个人身体的感知能力、运动能力、协调能力方面的悟性有关。
用寸劲抖飞扑克牌,扑克牌能嵌入西瓜中,能嵌入紧绷的薄铁片中。在一般情况下,用扑克牌去切去划西瓜是切不进划不破的,去切去划铁片也是切不进划不破的,因为西瓜皮、铁片要比扑克牌硬。一般情况下用钢针去刺玻璃,也是刺不破的,但用寸劲抖飞钢针,钢针就能轻易洞穿玻璃。硬度低者,只要速度够快,就能弥补硬度不足,打穿打透比它硬的物体。这些现象似乎与太极拳练习不相关,其实不然,如果能看出其中的相关性,并拿来指导太极拳练习,这就是悟性。唯快不破,快是所有搏击术的追求,如何使速度和力量达到最完美的结合,冷暖自知,靠悟性。
打沙袋练习能增大击拳力量和上肢各关节的承受力,练习时肩、肘、腕关节要紧,如果不紧就会受伤,但是紧了,相对空击拳速要慢许多,如何取舍,这个问题非悟性不能解决。
定步发力简单,动步发力难,动步发力要兼顾步速、步幅和发力。如何使步速、冲力、发力达到最完美的结合,是悟性的事。
借助器械练力量是基础力量训练,套路、单操、推手练习是专项技术力量训练。前者对力量的贡献最大,但容易造成肌肉僵硬;后者对速度的贡献最大,但容易流于无力。基础力量与专项技术力量的完美结合,肌肉块的发达和动作的灵活两者间的完美结合,就看悟性了。
“用意不用力”这五个字,重点在前面的“用意”两字,还是在后面的“不用力”三字?有人把重点放在“用意”上,有人把重点放在“不用力”上,重点不同,效果不同。以哪个为重点呢?这个选择要靠悟性。所有拳术都要用意,没有不用意的拳术,“用意”不是太极拳所独有,不是太极拳的特点。除了太极拳,其他拳术几乎都是要用力练,“不用力”是太极拳所独有,是太极拳的特点。太极拳练习,不在“用意”两字,在“不用力”三字。“不用力”的拳术练什么呢?这要靠悟性了。
拳术以形为本,以劲为求。形,简而言之就是身体端正。劲,简而言之就是柔性用力,“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练习的时候不能用力,不能松懈,不能快,不能呆滞,要匀缓连绵,等等。不用力,匀缓连绵,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这种特殊的运动形式下身体会发生一个生理现象,出现气感。气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生理现象而已,是练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过程中的副产品,是自己来的,只是目前还说不清楚而已。气感是很个体的事情,谁都不知道自己所谓的气感是强还是弱,因为它无法测量无从比较。有人借此钻空子,把气感讲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你别当真,权作茶余饭后的消遣。
气,可以通过站桩、静坐、太极拳等练出来,可以通过想、意念导引练出来,还可以通过排打身体练出来。前两种方法练出来的气,练者会有感觉;后一种方法练出来的气,练者没有感觉。而事实上,身体排打,气行于筋串于膜的效果更好,健身作用更好。只注重站桩、静坐、太极拳练气,而忽略了身体排打的方法,是一大损失。身体排打,太极拳练习,两者结合,最安全,效果最好。
杨澄甫先师说“愈慢愈好”。慢的主要好处是能提高灵敏度,能细致入微地体认,能获得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能力。灵敏度提高,技击、应急时反应速度会快,平时走路被磕碰时也能迅速作出恰当的反应,不容易摔倒。国标竞赛套路打一遍规定在5~6分钟间,如果是“愈慢愈好”地打一遍,可以在20分钟以上。“愈慢愈好”,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都应该做到的。感觉出现或呆滞或僵硬或断劲或断气时,就不要慢。不要为慢而慢,但要有慢打的目标追求,逐渐慢下来。自己的所谓慢是否恰当,冷暖自知,师傅帮不上忙,这是自己悟性的事情。
太极拳,重点在“太极”,还是在“拳”?这个选择也得靠悟性。太极,是哲学术语,它的诞生已有2000多年。太极拳是一个拳种,它的名字的出现不足200年。太极是太极,太极拳是太极拳,太极文化不等同于太极拳文化,两者不能混同。观音拳,不在“观音”,在“拳”。哪吒拳,不在“哪吒”,在“拳”。练习观音拳的,把精力花在研究观音上,练习哪吒拳的,把精力花在研究哪吒上,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好在没有人这样干。太极拳的情况就没有这样乐观了,好多人沉溺于“太极”这个哲学术语不能自拔。太极拳不在“太极”,在“拳”,能把两者分开,不在“太极”这个哲学术语上空耗精力和时间,需要悟性。
很多抱着锻炼身体的目的,不求甚解的太极拳练习者,有的很少看书,有的看了书也不当回事儿,每天就“傻傻”地“糊里糊涂”地练,出成绩的却往往是这样的人。经典太极拳论其实没有几个字,以前的理论总量大体恒定,变化缓慢,以经验传承为主。进入信息时代,情况大大不同,尤其是近年,以经验为主导代代传承的模式正在被网络和影像传播的模式所取代,各种声音充斥网络,鱼龙混杂,让人莫衷一是。如何面对这种局面呢?初学者只管动作准确,身体端正,其他都先丢在一边就好了。如何才能身体端正?看经典拳论中有关身法的论述就好了,什么意呀气呀不要管它。练了几年,有了感觉,有了辨别能力,再多看些书。
初学者需要钝感力,不要太敏感,不要急着弄明白。太极拳不是知识,是实证体悟,书看多了看杂了不一定好。有了丰富的体悟之后会明白,太极拳最终无非是——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呼吸,顺其自然;意,有意无意;气,不运气。这些都不需要练习的时候刻意为之,太极拳里面没有东西,没有了东西就有了东西。书重在实用可以奉行,而非造论之幽玄。有些书是要看的,有些书看了之后会起反作用,尽信书不如无书。个体有差异,上到一定水平时,应该是各行其道,莫问前程。最了解自己的是自己,听从自己的感觉,一人一法,自度方是真度。
三分靠自悟,虽然只是三分,作用却不少,内容却很多,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