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太极拳,由于我们追求的理念不同,导致对太极拳的理解就不同,许多太极拳初学者都认为练拳要下功夫,但功夫下在哪里,却有很大的区别。
要想使修炼的过程产生积极良好效果,我们就要把太极功夫下在以下六个方面:
1、中正不偏,一气贯通。
“中正不偏”体现在身法上,就是立身中正,无所偏倚。其要领是使百会、尾闾及两足之间,上下形成一条直线,周身内外左右平准。其中以躯干的中正为主,四肢的中正为辅(四肢虽为辅而又左右着躯干的中正)。
2、主宰于腰,上下相随。
“主宰于腰”就是说一身的 虚实转换总在腰。如身法的虚实转换在腰,手法的虚实转换在腰,步法的虚实转换在腰。
要做到一身的虚实转换主宰于腰,首先要松腰,才能使腰的转换变动灵活。只有腰的转换灵活,周身上下,左右的转换才能灵活相随。
3、松柔为要,周身和顺。
“松柔为要 周身和顺”的实质即是使松柔的外形,带动体内中和之气如柔水般的流畅,贯通周身内外缓缓地运行,无间断,无停滞,且柔而沉着。其外形虽柔而内中寓刚,此即松柔为要的精髓所在。
4、舒展圆活,轻灵匀缓。
“舒展圆活”是要求在行功过程中,动作要舒松开展,使身肢自然伸展放长,轻灵圆活无僵直或屈曲。而舒展圆活又必须与匀缓紧密结合才能呈现出轻灵来。也只有舒展圆活和轻灵匀缓的自然结合,才能使机体内外的肌肉放松,利于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疏通。
5、慢匀不滞,如行云流水。
“慢”是要求在整个炼功过程中,做到每一式都要慢。
“匀”是要求速度匀缓,它与慢是紧密配合的。
“不滞”是要在整个行功过程中,不要有间断停滞。只有做到“慢匀不滞”,才能达到“势如行云流水”
总之,要求在整个行功过程中,随着呼吸的自然匀细,身形动作的和缓移动和在意念的配合下,引动内气于体内无微不至地、细细地,缓缓地运行。
6、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贯循经络。
练养生太极要求用意不用力,是要求不用拙力,不使僵劲。其要领是首先要使心意先放松,心意放松了,全身内外才能放松,并随着身体的动作,用意念领气、使内气循行、贯通于经络。
以上要领,必须在刻苦的习炼中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掌握。因此,既不要急于求成,致使欲速则不达,更不要把它看成是难能达到之举,产生畏难情绪。只要在用心领悟的基础上,再静心想着炼,专心想着炼,细心想着炼,耐心想着炼,久而久之,便会水到渠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上述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