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中“太极毒”主要症状:拳架懒散,以软当松——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21-08-06 1942 次查看

        “太极毒”肆虐武林,爪为筋稍,形意拳何以撑筋拔骨。
        现在,不少好拳都中了“太极毒”,主要症状为:拳架懒散,以软当松。
        “太极毒”不是太极,而是起源于太极的武术病毒,首先在太极的六大主要流派间流传,然后传染到形意、八卦等所谓的内家拳术,更为甚者,有的八极、披挂、通背、乃至于少林拳均感染此病毒。于是乎,中华武学因太极而拳理登峰造极,也因“太极毒”而为之一病。此病毒传染性极强,而且以曲解的拳论为掩饰,中毒者练拳不辛苦,甚至有甘美感,于是乎自甘病态,以至于沉疴不起。
        我中华武术,源起于上古先民之生存经验,历经数千年肝脑涂地、尸山血海的洗礼,虎步龙骧,卓然自立于世界格斗术之林,岂能因“太极毒”而病态恹恹,一蹶不振。若要振起,在内则为提起精神,在外则为领起四稍,在此只讨论容易操作的指爪,指爪者,筋之稍也。
        “太极毒”肆虐的关键,在于一个松字,治病的下手处,也在这个松字。
        松是结果,是目的,不是过程,更不是练拳的方法。一般来说,无论站桩还是走架,不仅不能刻意求松,反而应该求紧。这个紧不是肌肉的紧张,练习中国武术,基本上没有肌肉什么事情,主要练的是骨架、关节,以及连络骨架关节的筋。这个紧字,要下在筋上。
        琴弦如果松了,音色就会不准。练拳也是,要把琴弦——筋给收紧。你看琴弦是怎么紧的,一般是在两端拧一拧,琴弦就能紧上。练拳同理,撑筋也得从两端着手。以三体式为例,要拉紧手臂这条筋,出去的手一定要肘尖垂直向下,这一点不能打折扣,有的人自己觉得肘尖向下了,实际还是有往外,做的程度不够。肘尖完全向下,如此肘窝就一定对着天,如此手臂肯定伸不直,伸不直也得努力伸直,但由于肘尖完全向下,肘一定是曲着的,这个角度也正好是三体式要的角度。肘尖完全向下,有个小诀窍,即先手掌向上伸出手,然后大臂不动拧小臂,自然肘尖垂直向下。
        肘尖完全向下以后,手臂极力往前伸,但这时肘是动不了的,所以前伸只能靠肩胛的开展,为了拉开肩胛,肩背手臂往前伸的时候,要极力往后拉拔。如此,胳膊就被牢牢固定在了躯干上。再来看掌,塌腕立掌,拇指与食指处的虎口要极力撑圆,掌根往前撑劲,食指要挺劲而且竖直向上。关于食指,有人也打折扣,他感觉自己竖直向上了,实际上是向前斜着的,这个不够。关于掌,孙禄堂先生有两个非常宝贵的指点,虎口撑圆之后,大拇指要横平;再者五指要分开,虎口撑圆,小拇指与无名指要有勾回之意。尤其是这个小拇指和无名指要勾回之意,真可谓千金不换的法门。孙氏八卦就是采用的这个手型,孙氏八卦剑把这个手型发展成为了剑诀。
        关于塌腕,站三体式有的是俯掌没有塌腕,有的是塌了一定角度,对于练功而言,建议直接用立掌,即塌腕到极致成为立掌,务求食指向上、大拇指横平、虎口圆撑,再加上肘尖向下,肩极力往后抽劲——如此,一条上臂上的筋都给紧上了。当真按照这个练,食指稍微动一动,都能感受到整条胳膊筋的紧张和拉伸感,一分钟不到的时候,整条手臂就能贯上气。
        毫无疑问,一开始这样练,肯定会感到拘束紧张不自然,但随着练习时间的加长,紧张感逐渐就会降低,而且能逐步感受到关节处的弹性。一旦放开桩架,整个身子都会感觉无比松快。指为筋稍,就好比琴弦的两端,手指上挺住劲,筋也就撑拔起来。久而久之,身体筋越练越强,纵横联络,不求松而自松,这种松又岂是软绵无力的“太极毒”所能想象与梦寐的。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