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浅议太极拳运动中的几个误差——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21-06-15 1902 次查看

        一是身法上的误差。身法上最大的误差,或者说存在的最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沉肩坠肘,每个拳友都知道要沉肩坠肘,然而怎样练才算合度?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沉肩坠肘?许多拳友,可以说几乎都只停留在口头上的沉肩坠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亮肘之类的错误。
        定式时,你只需轻轻的抬他的肘,他就会动步,就会跌出去。为什么会跌出去呢?“身法八法”中说“沉肩坠肘气丹田”,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沉肩坠肘,就不可能气沉丹田,气不能沉到丹田,就会浮在胸上,就会造成胸部不适,这不仅造成下盘不稳,时间长了,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那么如何掌握沉肩坠肘这个要领呢?
        就是肘尖始终要朝向地下,拳谚说:“沉肩不在肩,在肘”,意思是说只要肘坠了,肩自然就沉了,反之,如果肘不坠,肩永远也不可能沉。
        另一方面是圆裆。圆裆(又叫裹裆),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身法要领,是跨入太极之门的垫基石。然而,有的老师由于受“传拳不传胯”的影响,或出于某种考量,或因自身就没掌握此拳理,而不向学员、弟子传授有关这方面的拳理拳法。尽管学者千里迢迢去求学,也难憾动,有的参加各类培训多达7次、8次,然一搭手、一喂劲,身上啥东西都没有,就练了个空架子。
        个人认为这种陋习,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和金钱。那么,在演练中如何圆裆呢?两臀部外开,内裹(内合)的同时,两股腹沟放松内收下沉,其形如坐。纸上得来终觉浅,如果面对面交流,只需5分钟就可学会,但要练上身并固化,那非一日之功。
        二是理解上的误差。比如对“尾闾中正”的理解,有的拳友从形体上理解,认为从上到下应垂直成一条直线。这个理解个人认为是不全面的,如果按这个理解,海底针以及吴式太极拳又如何演练呢?吴式太极拳的定式动作,都是倾斜的,我们能说别人不中正吗?其实所谓尾闾中正,是指重心的中正,意识的中正,并不单是形体上的中正。
        实践中如何操作呢?谭丰雅老师在《太极拳推手气功》一书介绍的经验可借鉴(P251页):“坐身是直线,弓步是斜直线,俯身时是弧线”。又如对“膝盖对脚尖”的理解,有的拳友机械的,从形上去理解为正对,因此,在做弓步、平行步(马步)时,就人为的将膝盖外摆去对脚尖,这样做的危害一是易伤膝,二是造成断劲,脚下无根。无论是弓步,还是平行步,正确的做法是,定式时,膝关节处于放松的自然微屈状态,与脚尖是斜相对。
        三是尺寸上的误差。这里说的“尺寸”,非数学意义的“尺寸”,也非用教鞭比画的“尺寸”,而是指的“同身寸”。所谓“同身寸”就是你要攻击对方那里,你手的位置就要走到那里。比如捋,捋是一手管腕,一手管肘,其尺寸就是一个小臂的距离,那么我们在套路演练中,两手就要等距离的运动到捋式结束,两手之间的距离不得边捋边缩短。又如按转单鞭的过渡动作,均要求两手等距离移动。再如双峰贯耳,两个拳头是攻击对方的太阳穴,那么,两拳之间宽度就要与自已的头一样宽,两拳的高度,就是自已太阳穴的高度,如此等等。
        四是位置上的误差。杨振基前辈曾说:“位置就是劲,要苦练位置,一搁就对”。说明手脚的摆放位置很重要,位置不对,劲就不能贯串,就不能实现周身一家,就是空架子。比如倒卷肱的定式,如果后手不放在后胯的位置,且指尖不向前,那么前手就没有劲道,劲就难以贯串到指尖。
        又如,高探马的定式,如果后手不收在腰间,且手指不向前,前手依然无通根之劲,这样的架子就不是劲架子,是空架子,何以见得呢?通过喂劲便知分晓。练家不妨一试!便知此言不虚。套路中类似的情形还很多,就不一一枚举了,然练家不可不悟。
        总之,太极拳运动是一个系统工程,运动中的误差远不止这些,在演练拳架中,我们只有不断的根据拳理拳法来抠细节,校正拳架,不断的去体悟,才会不断的缩小误差,才能不断的进步。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