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线运动,是太极拳的一大特点,不单只是为了好看,其道理在哪呢?
走弧线的道理是什么?
太极拳作为一门别具风格的拳术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青睐,它是五千年来人类文化培育、滋润的一朵奇葩,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社会学、兵学、佛家、道家、儒家、医家、戏剧、艺术等息息相关。
都知道太极拳的特点是柔中带刚、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而贯穿其中的就是太极拳的弧线运动了。太极拳中处处走弧,阴阳变化,玄之又玄。
然而为何非要走弧线,直来直往岂不是更为快捷、直接?实际上,太极拳中所走之“弧”,分为大弧和小弧,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画大圈和小圈。外形上的变动,即出拳走弧、步伐走弧、转腰走跨等算是大弧;而内在的或是大形之下的,如手的顺逆缠丝、丹田内转就是小弧。顺逆螺旋缠丝、丹田内转的独特之处是大家所共睹目的,这种小弧线运动可以拿关节、制人于寸处。但说到身体也同时走大弧,好处也是不胜枚举。例如用铁锹铲土,如果直接去铲,即将其垂直于地,用再大的劲也不见得能铲出多少土,而换一种方式,斜着从一旁弧线深入,则可以不费力的铲出很多土。又比如说锯木头,如果用锋利的斧头去砍,虽然也能砍断,但是却很是费力,改作不锋利却有很多锯齿的圆形锯子,只要让锯轮转起来,即外形上走大弧,便可轻松将木头锯断。以上是说弧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好处,应用在拳中同样好处甚多。出拳时基本用拳面或拳背,假如拳不动,手臂上下、左右移动时,会相对运动,实际上就是带动了身体的小弧运动。如金刚捣碓,提臂提膝时,拳心向上不变,而向上运动时,手臂就会自然逆缠,拳也相对顺缠。又如青龙出水一式,右手臂向身体右前方弧线出击,即带动了手的逆缠,同时也有种声东击西的效果。还有铲腿时,走弧线是为了进入对方身体里,见缝插针。所以说太极拳中走弧线运动,特别是周身走弧线会有更强的技击效果。但是武术都讲究“攻”、“守”两字。强中自有强中手,即便我遵循太极拳的弧线运动规则,如果遇到一高手,也不见得能敌过对方。这时走弧就转化为保己防守之术了,正如狂暴的风雪能吹倒、压断刚强的杨树,却敌不过婀娜多姿的柳树。当敌方向我出拳时,我可以走弧,改变对方力的方向,如此、即便不能反败为胜,也可以让自己少受些伤害。
自然界是个无穷而未知的力量,夜幕中的流星转瞬即逝,而按着轨道运行的行星却可以永葆青春。地球是个巨大的磁场,这些看不见的磁环绕在地球上,做着弧线运动,当我们练拳时必定要练“意”,如果将“意”与这些大自然之力结合起来,即出拳、用意都顺着磁场走弧线,则成效会更大。
从着力点来说,直拳是将全身之力集于一点,发力快、猛。而太极拳中走弧,自然慢却稳,同时打前顾后,慢的同时就是在准备着下一击该如何发力或是这拳发出后,是否有成效,随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如斜行一式,斜行摔后,左手变勾向前伸出,成拦后心之势,右手顺缠合于左臂旁成打前心之势,发力点为两处,将对方困于我身体的大弧之中。又如新架一路第二金刚捣碓之后,十字手向右画弧是一解拿法,同时铲右腿成迎门靠之势时,进入对方的身体中,整个身体向右走弧,为一肩靠法,右手逆缠小擒拿可抓对方腿或手,继而亮翅摔变为白鹤亮翅式,只是身体的几个弧线运动,便可周身打人,着力点众多,浑身上下都是太极。
古语有云:“太极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走弧线运动其实就是在权衡对方的实力,以便及时作出对策。
而从修身养性上来说,太极拳的弧线运动可使身体的每一个地方动起来,大至中心腰,小至稍节指,加速血液流动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百会、中极,一体管键。周身画圆,将个体生命沉润于天地之间。通过身体长时间的习练使周身气血饱满,况且人在发力以及过度使用精气神的时候对身体本身来说是一种消耗,而弧线运动则是它的慰藉休养之道,以变化气质,光辉生命,点化人生。冀以纳于至善完美之最高价值统会之中。自然淡定、神气内敛、体松劲柔,操之能使气血流通,身心舒畅,无激烈之弊,运气沉而不浮,敛而不露,凝而不滞,连续不断,无嚣躁之弊,此其修身也;而从养性上来说,太极拳中的弧线运动,使练习者逐步从一个心情燥乱的人慢慢过渡为神安气宁,古语有云:“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柬,何能学艺。”即是武德的修养。走弧慢练也是一个养的过程。运动相对过快的时候作用的结果有好有坏。这和人们为人处事的要求也一样的。人一冲动或者紧张就容易做错事情,和说错话。所以要求人在为人处事的时候要冷静和放松下来。经过长时间这种为人处事的经历后在处理类似的问题上就会很快。在生活中也会委婉圆滑,正如弧线运动一样,做事分得清轻重缓急,处处给人留有余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天地之间,唯有双手所画之圆旋转,将尘世间一切纷争、喧嚣化于这太极之混元。
因此习拳者在练拳时一定要充分理解参悟太极拳的弧线运动,才能做到太极拳的本然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