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太极拳文章和著作对太极拳的“松”,说法不一,各执一词,令学者迷惑;尤其是对初习太极拳者,更是难窥其奥,无所适从。我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对文章著作中所论及的相关不同的太极拳理论文章真伪难辨,由于看的著作文章太多,有时甚至怀疑老师所教授的东西,故而盲目习练多年,尤其对“松”的理解和体认,一直处在将信将疑的迷惑阶段。自从1995年有幸得遇名师习练传统的陈氏太极拳后,对太极拳的“松”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近年来从师于和式太极拳名师和定乾先生习练其家传和式太极拳以来,对“松”的理解、体认和运用有了质的变化,真乃有“千锤百炼出深山”之感,精神和气质有了更为明显的变化。下面就太极拳的“松”与太极内劲的产生,结合自己的体悟和运用,浅谈个人的点滴拙见,望能得到方家的批评、指正。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各流派中优秀的传统拳种之一,它熔养生、技击、艺术为一炉,故而愈来愈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尤其是太极拳的技击功夫更是精妙绝伦,所以说,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是太极拳最本质的东西,丧失技击的太极拳不是完整的太极拳。如果习练者要想在太极拳上有所造诣和提高,他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太极拳中“松”的问题,尤其是对“松”的正确认识,是决定你能否登堂入室的首要条件。现在社会上诸多文章对太极拳的“松”的理解,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一些文人学者浏览书目太多,精神思想意识过重,习练太极拳以健身为主,自娱自乐,只能在其门人内部交流,以自我为中心指导学者习练,所写文章自我意识太浓,经不起社会各门各派拳术的检验,故所写的理论性文章有悖拳理,一经交手(指传统的太极打手或散手),空洞无物,甚至失败了还说人家不按规则配合交手,实乃贻笑他人,令从学者对太极拳搏击功夫丧失信心,越来越被世人误认为只能适合中老年人健身而已的太极操了,真乃误人误己,故而我认为“大松大软”不适合太极拳搏击,也不可能达到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更不符合太极阴阳之理;一种是习练其他刚性拳术多年,后改习太极拳的,此类习练者,大多数在掌握了一点太极拳技击技巧后,结合自己原本习练的拳术基础,就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没有系统地掌握、研究化刚为松柔,然后积柔而成刚的锤炼过程,即所谓:“旧力不去,新劲不生”,故而刚劲有余而柔劲不足。
“太极是棚劲,运动走螺旋”,这是已故太极拳技击家洪钧生先生所说的一句话,它充分概括出太极拳在行功和运用中的形象体现;恩师和定乾说,在练拳过程中棚劲不能丢,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的对拉拔长劲和中定劲不能丢,这是那些只讲“大松大软”而反对硼劲为纲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在太极拳整个修炼过程中,首先是柔筋掰骨的过程,必须将周身的四大节、八小节充分地拉开、松开,从而使周身的气血畅通无阻,所谓:“肌肤骨节,处处开张,筋骨要松,皮毛要攻”,通过松柔圆活的不断习练,周身整体协调性不断地加强,四肢八节至周身的柔韧性会不断地增强,四大节、八小节松开后的拥撑劲和劲达四梢的感觉会愈加明显;通过松柔习练出来的这种整体拥撑劲,是通过肩、胯等各个关节松开后节节贯串而达于四梢的,这种棚撑劲在交手中能支撑八面,准确地称量出彼力的大小、刚柔,能顺遂地吃尽对方的来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即如兆云公所云:“浑圆一漾而贯全身,虚感之物而寓灵动。击左左空,击右右空,如气而圆,无处受力;似簧机受压,反弹随势,压之重而弹愈强,力之沉而空愈深……”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练了二三十年传统太极拳的老拳师,很多都已成了师爷了,然而不论在推手或散手中,都不能学以致用,在推手中要么用大力顶抗,其根被牵动,要么松软无力,轻易被对手发出,他们说什么自己全身已布满真气,能以外气伤人等等玄而又玄的太极拳功夫,为什么会经不起实践的验证呢?当然这与师承和一些不切实际的太极拳论文误导所致,他们的根本问题就是没有弄清刚与柔、松与紧的关系和互为其根的微妙变化,故而习练几十年,只落得“老大徒伤悲”的结局,误人误己,实是可惜。太极拳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艺术,如果你把它说成玄学或者不用力就能伤人的功夫,恐怕注定是要失败的。
太极拳的“松”在实践运用中如何体现呢?
和式太极拳在推手时有“差米填豆”的说法,它是指导推手中掌握劲力大小,速度快慢的原则,是沾连粘随的方法。在因人之势以为进退时,给对方一点劲力,敷布于对方身上,使对方处于我劲的控制之中。此劲不可大,大则易为人用;亦不可小,小则不能连随。给彼劲若走化,必须阴阳变化,我则趁势探寻对方重心,控制对方,使其被动挨打。给彼劲若无知觉或硬顶,我则因势而击之。这里所用之劲,不是局部的僵力,而是通过节节松开后的一种柔韧性的棚撑劲,此劲能支撑八面,灵性极强威力极大,因敌变化而用之。在散手中,此劲同样致用,彼不论用左或右拳向我
击来,我方因势利导接入彼劲;或顺捋之,或横破直而化之进而靠之或拳肘击之;或直接进步攻之。这种打法,都是在松柔棚撑中称量彼劲的大小而决定的。在太极散手实战中,往往一招半式就能定胜负,轻者令敌胆颤心寒,重者会丧失战斗能力,此全在于太极浑圆内劲的猝发所致,以及在松柔的基础上,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的整劲所致。如和式《九要论》云:“……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若火机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又如:“……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缠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所以要想对敌进行重创,使其在较短时间内丧失战斗能力,就得必须具备丹田浑圆爆发劲和整体通透劲的发放能力。这又岂能只讲“大松大软”和浑身僵硬劲所能达到的理想搏击效果。如果没有正确地理解刚与柔、松与紧的辨证关系和互为其根的妙用,没有通过正确的松柔圆活练习就不可能达到这种太极搏击功夫。
总之,太极拳的“松”,只是习练太极拳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是通过放松重新调动人体的潜能,调整周身蓄而待发的整体劲;是通过松柔圆活的训练,锻炼出人体的那种节节贯串的棚撑劲,腰胯螺旋运转的柔化弹抖劲,以及聚于丹田,劲达周身四肢八节的浑圆劲,所以我们应以“柔中求刚”为目的,从而达到刚柔相济,阴阳互为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