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拳听劲、懂劲——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21-04-24 2313 次查看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明确地指出,获得太极拳法成就所必须经过的途径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由此可知,“懂劲”在太极拳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懂劲才能因人所动,随屈就伸。因此,太极拳法将用感觉察觉对方动作的轻、重、快、慢及劲源动向,称为“听劲”。了解到对方的劲力情况,恰当地作出判断,并根据对方的动向和企图,制定出攻防方案,而制敌于未动之先,称为“懂劲”。
        太极拳法要求通过粘走达到懂劲。拳论指出“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又说“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对方用刚强的劲力进攻时,我用圆弧动作来承接,既改变其劲力方向,又不为对方所制,称之为走。这就是化敌之劲,以柔克刚。粘即是制。只有我顺人背,才可以制人。我得机得势,对方失机失势,我处于主动的地位,这就是顺。反之,机势有利于对方而不利于我,我处于被动,这就是背。我顺人背的机会和形势,是通过沾连粘随的感觉而加以判断的,也称之为粘。使用粘劲,应尽量掌握对方动作与劲力的运行过程。只要与对方沾接,就顺其势而迎就,因其动而屈伸旋转,用走劲来调整自己的平衡,并探测对方情况,审机应变,因势利导。在粘走过程中,由于不丢不项,遇劲即化,将会使对方的劲力不能达到目标继续前进,或者中止其劲力而后撤,如此,都将改变其重心位置,为我破坏其干平衡创造条件。以上所述,没有强调任何力大手快之处,完全是通过粘去达到以柔克刚,以小制大,以弱制强,其中关键在于“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通过粘走达到“知己知彼”,因势利导,深化懂劲之内涵。
        听劲要有定量概念,才有助于懂劲作出正确的判断,制定符合客观情况的攻防方案。任何一个力的组成都有三项要素:大小、方向和着力点,因此在力学上通常用矢量来表示力。要想了解一个力,首先须与此力接触,才能感觉到它的大小和方向,否则是主观上臆想和推测。所以听劲要听着力点的劲力,“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李亦畲《五字诀》),而不是听别处。掌握对方劲力的虚实变化,最重要的关键是着力点,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着力点上,务求精确地获取此处劲力的大小和方向。
        通过听劲来了解对方的劲力,其途径原则上有:一是尽量增长对方的劲力作用过程;二是尽量增加自己对劲力的敏感程度。太极拳法规定采取用意不用力的原则,以增长对劲力的敏感;采取由圆弧向直线转化,以完成由防御向进攻转化。
        太极拳法要求灵活,指的是人体的转动和滚动,以及凹凸的虚实变化。转动主要指腰部左右旋转,滚动则指腕、臂、肘、膊的翻掷。转动和滚动也是圆弧运动,使对方着力点沿圆弧轨迹转移以致劲力失去作用。凹凸变化实际是直线运动,使对方着力点作直线进退。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针对具体情况,使进攻的劲力落空,破坏其进攻计划。遇劲即化,或转滚,或进退,不为敌力所困才是灵活。
        太极拳法广泛使用转动,先顺转以化敌劲,再逆转以击敌身。拥、捋、挤、按必须贯彻以腰为轴的转动:采、捌、肘、靠则不仅用腰,还要结合步法虚实转换来完成各种转动。例如对方用大力作用我时,只要着力点不落在通过重心的中垂线上,就可以用腰的转动,化除对方的劲力而保持自身的平衡。由于我身体的转动,着力点必然随对方劲力在空间内位移,而不能直接作用于我的重心。着力点的位移,能使对方的劲力落空,身体腾虚。我则根据其失重情况,由防御转入进攻,向对方身体施力,这就是“引进落空合即出”。
        滚动同样也是圆弧化劲,只要顺敌劲力而滚动,就能做到“擎起彼身借被力”(李亦畲《撤放密诀》)。假设对方用大力作用于我手臂时,我以相应的肩、肘、腕关节为轴,顺应敌力做作滚卷,使其着力点落空,其身体则依惯性定律继续前进,重心移动。此时,我只要有节奏地反向逆转的滚卷,就能使对方受到打击或被我发放出去。顺着敌劲为蓄、为合,逆敌力而去为发、为开。
        着力点的改变,除利用圆弧变化外,还有以用直线变化(实际是形象上为直线的圆弧变化)。应用此种方法,主要是对着力点在我重心垂直线上时,先含胸拔背,沉腰坐胯,使其着力点微向后移,卸去来劲,随即进击。
        由此可见,只要对方的劲力挨到我身体,我受力部分,尤其腰跨部分,应随其速度作圆运动,或左右水平旋转或上下垂直滚卷;先顺其动以接定对方劲力,随即转移其着力点与作用方向,同时蓄劲待发。只要对方失去其正常位置,脚跟离地,即可顺势发放。这种太极手法达到熟练程度时,就能够在对方或将发未发之际使我的劲力突然爆发,将对方如球弹出。这种境界的获得,必须在长期的听劲和懂劲的训练中,熟练地掌握动作和劲力的特点规律,确切地预测其虚实变化。又必须在长期行功走架中,提高腰裆劲的质量和全身的整体劲。
        太极拳术中学运八方,足行五步。通过拥、捋、挤、按、采、捌、肘、靠,以及拳架中击人、拿人和发人的各种方法,可以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技击形态。但是,都必须贯彻“柔中寓刚”、“因势利导”的战术原则。在实践中切实地进行听劲和懂劲的训练,达到知己知彼,并正确地对待矛盾,促进转化,这是太极拳与其它拳术不同的主要特点。正是这种原因,太极拳推手才具有浓厚的趣味,引人入胜。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