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拳的一动无有不动和发力——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21-03-30 2331 次查看

        太极拳运动是一项彻底的全身运动,自始至终都要遵循“一动无有不动”的法则。
        太极拳行拳速度不管多么慢或多么快,每一式动作都要动员全身各个能动部位同时运动,协作完成。各个部位的动作也不能有先有后,必须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不允许出现有些部位动面另一些部位不动的现象,从一式转入次一式,中间也不许有所停顿。劲可断,形、意不能断。
        整套拳架运动是一气呵成的,有如行云流水,滔滔不绝,连绵不断。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无所谓定势,因而比一般的拳术有更高的要求。
        “一动无有不动”与“力发于跟,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运动法则结合起来,又成了太极拳充分调动身体的力量并使之趋于一点,借以取得最佳武术效果的重要方法。
        “力发于跟、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是运动的法则,也是向外发劲的法则。它要求每一发劲必须从脚跟蹬地而出,同时旋腰转向目标,再加上伸臂出手的力量,三个部位运动所产生的力量加在一起,然后通过手指(掌或拳)而作用到目标上去。
        蹬脚、旋腰和伸臂的动作,还必须贯彻一动无有不动的法则,不能先后不一。只有在共同运动的进行中使人感到以脚摧身、以身摧手的作用,才能把这三个部位的发劲合一起来,否则蹬腿、旋腰的劲是贯不到手上去的。
        任何拳术的任一拳式,无不有它的武术目的。这个目的,又总是体现在发劲的爆发点上。这个爆发点一般都是设计在每式的终止点。像铁匠打锤一样,爆发点是在打中目标的刹那间。
        而太极拳则有所不同。它每一拳式的爆发力,虽然一般地也是设计在每式的定势点上,但在具体运用中则并不限在定势点上才出现,而是要求从起点到终点的整套动作行程中的任何一点上都能出现爆发力。
        譬如走“云手”一式,从下手一抬起,就设想着与敌手相接触了,直至云手转到另一方位降落,同时另一手抬起之后,与散手的接触才转换到另一手上。因此,从手抬起到降落的整个行程中,任何一点上都有出现爆发力的可能。正像木工、钳工用银子锯工件一样,自始至终都在着力,在行程中如突然受阻,还需爆发大力。
        因而在行拳时,必须随时具备着出现爆发力的身体态势,以利一呼即出。这个态势,首先是精神态势,即随时都要有发劲的思想准备,不得有须臾疏怨。
        真正的爆发力只有在实际击斗中或在劳动工作中才有必要。平时练拳,则只要求具备这种态势即可,也就是说,用意不用力。但如果要锻炼爆发力的话,也未尝不可。
        “太极拳软绵绵的,没有力量”。这种说法在门外人的口中每常有之,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误会。但有一些练太极拳的人也有这种感觉,那就只能说明他还没有进到体会发劲这个问题的阶段罢了。
        一动无有不动,不仅在武术上需要,在保他上也有其可贵的价值。我们知道,人体内部各种循环系统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如果其中产生了障碍,使循环受阻,就会造成疾病,影响健康。
        太极拳通过舒缓开展,连绵不断的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意识巡察,便可以配合、带动和促进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帮助克服障碍,从而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