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己先动”与“我力在先”之奥妙——太极拳自学教程

发表于 2020-12-05 2963 次查看

        “己先动”与“我力在先”之奥妙——试解两位太极宗师百年拳诀之谜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中“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是太极拳界普遍认可并被经常引用的经典拳诀。然而,这句话究竟应如何理解,一百多年来,太极界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权威解释。
        单纯从字面意思看,这句话完全算不上晦涩难懂。前半句“彼不动,己不动”直白无疑地表明了太极拳一贯坚持的后发制人基本策略;而后半句“彼微动,己先动”的“先”字却给人一种前后矛盾的感觉:1.既说后发制人,为何又“己先动”呢?2.按全句语意判断明显是“彼微动”在先,为何却又说“己先动”呢?作者在似乎明显存在的逻辑矛盾的背后,究竟要表达什么深意,确实颇让人费解。翻阅各种太极拳相关资料,查找互联网上对该句的解读,多数人认为后半句所要表达的是《孙子兵法》中后发先至的思想——“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孙子兵法·军争篇》)。然而我们不禁要问:既然作者想要表达“后发先至”的思想,为何不直接说“彼微动,己先至”,而非要用“彼微动,己先动”这样至少在表面上明显含有逻辑矛盾的语句来增加读者的理解难度呢?对此,有位著名的太极拳家认为原文就是“己先至”,“己先动”为误传。诚然,太极拳经典拳诀在一百多年的流传过程中,确实有可能存在以讹传讹的现象。然而,无独有偶,同样被视为太极拳经典理论的李亦畲《五字诀》中,也有一句内容不尽相同,而表述方式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话:“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这句拳诀中的“我力在先”,与武禹襄的“己先动”,在逻辑上似乎存在着几乎完全相同的矛盾。如果说,武禹襄的“己先动”为“我先至”的误传,那么李亦畲的“我力在先”难道也是误传吗?如果不是误传,为何两位宗师都会选择用同样明显含有“逻辑矛盾”的语句来表达他们欲传诸后人的宝贵经验呢?
        我们知道,在汉语中,“先”字主要有两种含义,即时间上的先发生,或空间上的在前面。既然按照第一种含义来理解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矛盾,我们为何不尝试按照第二种含义去探寻宗师们的本意呢?按照“先”字的第二种含义,李亦畲拳诀的前半句意思就是:“对方用力我也用力,我的力在他的力的前面。”两人推手或搏击,彼此相对用力,李宗师为什么要说自己的力在对方之力的前面呢?他的力在对方之力的前面干什么呢?一个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往往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弄明白。我们不妨来看看这句拳诀的上下文:“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久之则人为我所制,我不为人制矣。”从上下文看,作者主要在强调随人所动而动,随人曲伸而曲伸,不要自作主张进行伸缩。然而,随人所动是否就是完全按照对方的意图而动,自己全然不需要考虑自己的意图呢?从太极拳劲力运用基本常识和“我意仍在先”句来看,作者决非此意。那么作者所谓的“我意”究竟是何意呢?由王宗岳《太极拳论》“……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可以明白,李亦畲所说的“随人所动,随曲就伸”其意亦在“走”——走化,也就是引化,即在前面引导对方之力的意思。用什么来进行引导呢?自然只能运用我之劲力来引导——用意念引导是气功师的事,与太极拳无关。也就是说,对方如果对我加力,我就通过也施加适当大小和方向的劲力,在基本遵从对方用力方向的前提下,逐渐将对方引导至我顺人背的态势;对方如果停止加力,我也停止加力,但仍要根据当时的态势,意想对方突然加力时我该如何以力在前面引导。至此,李亦畲拳诀中“我力在先”和“我意在先”的真实意思也就如拔云见日了:前者正是说的我之力要在对方之力的前面(以对彼力进行适当引导);后者是说(即使对方不用力)我也要做好引导之心理准备。
        遵循以上思路,我们再来重读武禹襄的拳诀,就会惊奇地发现,之前一直困扰我们的重重谜雾,已在不知不觉之中荡然无存了。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对方不先动,我也保持不动;只要对方稍微动一点,我就在他动的前面也稍微动一点,以对其所动进行适当的引导和修正。”我们知道,在太极推手时,注意力的重点应集中于双方接触之处,对此,李亦畲在《五字诀》中有明确要求:“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双方接触点的运动路线可以看成由无数个点或者无数极其微小的线段所构成。只要我对对方每次微动都保持在其前面进行引导和修正,则我就有可能在尽量随人所动的前提下,一方面确保我之安全,一方面逐渐将对方引导至我顺人背的态势。
        当我们按照新的思路对武禹襄和李亦畲的两句拳诀进行重新解读以后,就会再次惊奇地发现:虽然两句话所涉及的主题明显不同——前者论述动与不动的问题,后者探讨劲力运用问题,然而两句话无论是从表述的方式、语言的气势、用词的选择,无不显示出惊人的相似!我们不禁要问:两位太极宗师一唱一和吟颂的两句偈语般的太极拳诀,是否暗藏着更深的玄机呢?它们之间是不是有着更本质的联系呢?
        俗话说,提出问题往往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当我们带着以上的好奇和疑问再去反复揣摩两位宗师的拳诀,就不难明白其中的奥妙。两人推手时,双方开始接触后,我既然采取随人而动、后发制人的策略,那么,接触点从武禹襄所说的“彼不动”到“彼微动”,显然是对方先加力——亦即李亦畲所谓“彼有力”的结果。对方加力使接触点稍微移动一小段距离后,我也紧跟着适当加力——即李亦畲所谓“我亦有力”,使接触点在基本遵循对方加力方向的同时,按照我之意图稍微改变方向,在“彼微动”的前面再微微移动一小段距离——即武禹襄所谓“己先动”。就这样,对方不加力则罢,只要对方加力使双方接触点移动一段极微小的距离,我也就随后加力使接触点再移动一点距离。从时间上来说,对方加力总在先,因而总是先动;我加力总在后,因而总是后动。而从空间上来说,我的力总是在对方力的前面监控和影响着对方力的作用效果——“动”的大小和方向;我的“动”总是在对方“动”的基本方向上,也就是在对方“动”的前面,轻微地修正着对方的“动”。因此,当我们将双方劲力互动和接触点移动的过程看成无数极其微小的线段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下面清晰的微观图景:无数次“彼有力”和“我亦有力”造成无数次“彼微动”和“己先动”;无数组极其微小的“彼微动”和“己先动”连接起来,即构成了双方接触点在双方劲力交互作用下所产生的运动路线。整个过程正是我随人所动、随曲就伸的微观描述。
        直到现在,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两位宗师精心设计的两句太极拳诀,都是在微观层次上,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太极拳劲力运用的同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也就是太极拳的引化过程。作为李亦畲的前辈,武禹襄率先从“力”的结果——“动”的角度指出了“动”的要领:不要去争时间上的“先动”,而要争取空间上的“先动”,要以空间上的“先动”来逐渐化解对方时间上“先动”。作为武禹襄的弟子和晚辈,李亦畲可能担心后人难以明白先师的良苦用心,于是从“动”的原因——“力”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用力的诀窍:关键不在于用力的时间先后,而在于运用自己的劲力对对方用力的结果——动的大小和方向的精微监控和适时适度的修正。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