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吴式太极拳风格特点初探——吴式太极拳

发表于 2020-11-30 2893 次查看

        天下太极拳本为一家,所遵理法皆为一体。而在广泛传播中,由于宗师们的不同风格,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门派之别。吴式太极拳,是以吴鉴泉宗师晚年所传授的拳式为标准。作为吴式太极拳的追随者,我一直期望对其风格特点能够真正了解,并在加深认识中提高修养。但由于见识所限,只能就自身所学、所知、所悟谈几点浅见,意欲求得同行中有真知、深知者加以深化。
        我们认为“拳架紧凑,行拳轻灵,用拳善化,拳理重道”是吴式太极拳显著的风格特点。
        吴式太极拳给人的表象特征为:平行步,斜顶劲,中正紧凑。而对习练拳架的要求,吴公藻大师强调:“中正安舒,轻灵圆活",马岳梁大师强调“轻、慢、圆、匀”。大师们所强调的要领,是在基本架构之下对内外兼修的要求,在平行步,斜顶劲中充分体现斜中寓正。而在紧凑的构架中又注重安适自然和舒展大方。在拳架中追求全身关节徐徐松展、伸张,而不是有意夸张的外形放大。这两位大师对盘架子的要求,共同强调的“轻”和“圆”,则是吴式太极拳行拳走架最为关键的要领。“轻”字既包含“松”、“柔”、“用意不用力”的寻常理念,还包含吴式拳特别强调的“匀”与“虚空”的理念。吴式拳的大师们没有强调“快慢相间”而强调“匀”和“节节贯穿”, 没有强调“劲力”,而强调“柔”、强调“虚空”、强调“切忌用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改变寻常的用武理念和用力习惯,才能真正达到“轻”的要求,才能真正体现“用意不用力”的准则。强调“轻”更深的含义还在于“轻”是吴式太极用拳的重要准则,“用意不用力”、“轻则灵,灵则变,变则化,化则制”。没有轻,听劲、化劲都会打折扣;没有轻,推手及用拳中的“灵变”与“化制”都难以实现。关于“圆”的要领,两位大师也在特别强调,从表面上看吴式拳的架子较为方直,但按习拳要求必须讲究处处走圆,既讲究内旋、外旋的螺旋劲,也讲究劲路圆满完整、无缺陷、无凸凹、无断续,其虚实变化是在圆形运动中无端无底,连绵不断。不过,吴式太极拳讲究行拳紧凑、内敛,因而其圆形运动、弧线运动、螺旋运动也讲究含蓄内敛,不太显形,并且随着修炼功夫的不断加深,其弧线运动的线路更短、圈子更小。在推手中也追求以更小的圈子实现轻灵变化,让对方在不知觉中变为背势。
        众所周知,吴式太极拳以“善化”著称。这是吴式太极拳最为显著的用拳风格,“善化”不仅表现为与人搭手、对应中以让为先,讲劲以柔为主,讲技法以轻灵变化为要,讲制人以“引进落空”为要,先动其根使其失去平衡而后再使跌、打、拿、发等招。吴式拳的推手训练特别强调“轻灵”为要,讲究听准对方劲力的方向、力点、速度,拿准时机,拿准火候,尽可能顺而引之、化而制之。善化还要讲究化发结合,化制结合,在化中藏着制与发的意识,在化的过程中轻轻改变劲的方向、角度、线路和速度,使对方不知不觉进入自己“意”和“劲”的控制之下变顺势为背势,进而失重心而被制。“善化”还讲究虚实变化中的尺寸分毫,越是精细越巧妙,越是精细越轻灵,所谓挨在何处何处化、挨在何处何处发。所以俗称吴式太极拳的“善化”既有以化见长之义,也有“化”的轻灵,化的巧妙之义。
        综上所述:吴式太极拳拳架紧凑,行拳轻灵,用拳善化,构成了吴式门派的独家风格。然而,这种风格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自于吴式的两位宗师对太极拳的独到见解和独特认识。吴式太极拳的独特风格既来之于全佑宗师在习练和教授杨式拳的过程中注重柔化和轻灵的风格。然而吴式拳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独立成派,最终来自于鉴泉宗师对太极拳的独到感悟和对太极拳技法的精心研练。一九三五年陈振民与马岳梁执笔合著的《吴鉴泉氏的太极拳》 ,可以理解为吴式太极拳成宗立派的宣言和旗帜,它不仅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吴氏太极拳”的旗号,而且简要清晰的表述了吴鉴泉宗师对太极拳的独特认识。该书中对太极的特色总结了四点:即“虚”、“静”、“自然”、“柔”。虚:虚空之意;静:讲心静、体静、意静;自然:讲纯任自然,切忌主观造作;柔:即柔顺、柔和、舍已从人,切忌用力。鉴泉宗师对太极拳这些认识,便是他习拳、研拳、用拳、教拳的理念。这四点看似简单,在我们看来非常深刻,代表了鉴泉宗师的感悟和智慧。首先,它充分体现了经典拳论、如张三丰、王宗岳、宋书铭等所传的拳理、拳法及其本质特征:“舍己从人”、“以柔克刚”;第二,充分体现了宗师对“道”的深刻领悟和对太极拳之“道”的理解与追求。道家讲“道法自然”,道家认为是阴阳消长化生世间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因此,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主张“素朴自然” ,主张“知其雄、守其雄" ,“以柔克刚”: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等。道家的思想认识是太极拳形成与发展最根本的指导思想。鉴泉宗师对太极拳特色的理解充分体现了他重道的品质。这一点,在王新午《太极拳法阐宗》里亦有佐证,王新午在言其学习太极拳的经历时讲, “问道于吴师鉴泉,说着于纪师子修,讲劲于许师禹生”。鉴泉宗师对太极拳特色的论述可见他对道的认识是深入骨髓的,他把道家的理念完全融入太极拳之中。他认为太极拳第一特点是“虚”,即“虚空”。马岳梁和吴英华两位大师在教拳时也特别强调这一点,如拳架中揽雀尾第一势,一般人认为是用下採之劲,意在用肘走下弧劲採捋对方,而马老和吴老均强调首先意在虚空,先让人进,使人虚而落空,重要的不在採肘,而在后坐、落肘时翘掌形成虚空,才是制敌之法宝。此理在行拳、推手中的坐步、蓄势中都有这样的讲究。在推手训练中,吴式太极举特别注重“走化”的训练。马岳梁、吴英华前辈教拳时强调,与人交手先要让人,既表示礼貌,同时能引进落空。所谓“牵动四两拨千斤”,绝不是强拉硬扯,而是让人、放空,在轻松与顺畅的感觉中引人失重。
        同样,《吴鉴泉氏的太极拳》书中强调太极拳之“静、“自然”、“柔”无一不是“道”的理念。从理念到技法无不以“道”意为统领。鉴泉宗师的重道,我认为不光是用拳、教拳的指导思想,也是他研拳、和修润拳架所遵循的思想方法。其思想方法指导他深研人体力学的客观规律,用拳时注重选择恰当角度、着力点、运行路线,追求用最轻最小的力、借对方之力引动或打击对方,使之起根失去平衡跌出或摔倒,以巧取胜,以实现“用意不用力”,“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许多同门研究发现,吴鉴泉宗师晚年的拳架发生显著的变化,拳架结构更为紧凑、行拳方式更加简洁明快、动作形态更加质朴内敛。太极拳所强调的“弧线运动”、“缠丝劲”、“柔化刚发”。如果在早年拳架中都有明显的表象,那么他晚年的拳架则更为隐蔽,充分体现道家所提倡的“含蓄内敛”和“质朴自然”。吴鉴泉宗师重道的理念,不仅指导他运用太极拳的技艺进行攻防时的讲究与别家有所不同。同时,在太极拳健身、太极拳修养中同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