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太极拳必须先要提及“无极”,因为无极是练太极拳有素者打拳时要先进入的一种身心状态。道家和明代儒家都推崇无极为一种清净无念的超沉静心态。道家认为,入静至极的先天无极心身状态,必然会静极生动,阴极阳生,导致真气萌生、灵感欲发的太极心身状态。所以讨论太极必须要讨论其母体无极。无极实质上就是入于深静,无一毫杂念扰动的特殊身心状态。陈鑫是这样论述无极状态的:“心中一切无所着,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故其形无可名,名之曰无极,象形也。”其说法与道家儒家同出一辙,显然他是在说这种无念、无执、主客冥合、内外一体浑然的高级入静境界,实在难以形容,就用无极来做比喻吧。他说的“心中一物无所着”,就是不在心中存放任何东西,心不执着于任何事情,因为有了任何的执着,都可能会失去平静的心。这与古代日本武道理论的“心无置所”非常相似,即一种不动心的智慧,不执着于任何处所的流动灵活的空心。无极内心景象,实际上就是练功或练武的最高修养、修持功夫境界,可用返本还原、平等圆融八个字来形容之。所谓返本还原,就是指逐渐回复到入静状态这种无念的先天本源固有生命状态,这也是人体最佳功能态。所谓平等圆融,就是指在高度入静的心身状态中,心中没有任何二元对立的东西,对立和差别完全圆满融合于一体,小我与大宇宙完全融合。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心理生理疾患和现代文明病接踵而生,而太极拳做为健身祛病和涵养性情、开发智慧的良好方法,其作用愈来愈大地显示出来。太极拳治病强身的机制便是通过忘我静心的练拳,使原来亢奋的病理兴奋灶得到抑制,使平时执着太紧的显意识真正得到放松,使潜意识应当发挥的潜能作用发挥出来,使人体固有自动调节系统的作用发挥出来。打太极拳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放松,第二步就是学会自然入静,自然入静不是意念求静,而是由放松的专注动作到忘却专注动作,进入无一毫杂念扰动的入静状态,所谓治病健身之功用,概是进入这种状态方能真正起到。保持并深入这种状态,就能到达“心中一念无所思,一念无所着,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的无极甚深入静状态。这也是练太极拳者一步一步提高而要达到的高级境界,亦即陈鑫所言“运用在心,此是真诀”“,运化全在一心中”,而不仅是单纯的习练动作和技击就能全部代表的。
什么是太极呢? 就是说在入于深静的无极身心状态下,内环境必然要开始微妙转化的时机,静极将要生动、阴极将要阳生、真 将要萌生而未生之际,灵感将要勃发而未发之际。具体到太极拳而言,就是指在深入静心的状态中,体内有了一种特殊的真气感应,这时开始打拳,效果最好。当然,无极太极作为一种理想的高级入静境界,一般初学者亦不宜盲目追求,但了解无极和太极的真义,还是必要的。我们再看看陈鑫对太极的论述:“太极者,生于无极也。阴阳由微至者,循环无端,即其生生之机也镲打拳上场手足虽未运动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盈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此时壹志凝神,专主于敬,而阴阳开合,消息盈虚,特未形耳。时无可名,亦名之曰太极。”就是说在本来无极的身心状态下,其阴阳开合、消息盈虚的真气和灵感虽寓集却尚未成形,这个重要时机和状态,就权且称为太极。在这开始打拳的最好时机,一点非自然、强为的痕迹都没有,显示了极大的自然智。将无极状态过渡保持到开始打拳并贯穿整个打拳过程,也就是太极。陈鑫又说:“太极不过阴阳之混沌耳。”“惟自有形造至于无形,而心机入妙,终归于无心而后可以言拳,可见拳在我心,我心中天机流动,活泼泼地触处皆拳,非世之以拳为拳者此也。”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所谓无极而太极都是说的一种功能状态,这种功能状态的特征就是心空,因为这时心脑蕴含的信息量最大,所, 。在这大脑信息高度有序化的最佳功能状态中,感觉亦异常敏锐,反应亦异常灵敏,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微细感觉反应和“心中天机流动,活泼泼地触处皆拳”,皆是这种最高技击境界的真实写照。
无极、太极和虚灵这几个问题都是就入静状态而言的。所谓无极,不过是指入静到了极深境地、当时无意念活动的一种身心状态。所谓太极,是无极状态的延续,静极必然产生内动,心脑的混沌态必将产生灵感,而这将生未生之际和这种状态之延续的重要时机称做太极。所谓虚灵是指心脑空虚,是一种入静境界功夫,入静或练拳确实有素者都能切实体验到。进入这种虚静、空灵的状态,就是人体最佳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