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初学太极拳有哪些易犯的毛病?(四)——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20-10-22 2773 次查看

        (七)提腰扭臀
        提腰,又叫“紧腰”或“硬腰,是与“松腰”相对而言的。提腰就是把腰裆提起和收紧,而不能“松腰落髋”。由于腰、髋是全身最大的关节,如腰、髋关节不能放松,全身关节之紧张就可想而知了。凡是腰髋不会放松和坐落的人,其虚实变换就必然不灵,其身法的闪展腾挪、进退起伏的相对幅度也一定很有限,这样在技击上就“进则不长,退则必促”,易为人所制。从医疗体育方面分析,也因运动的幅度较小,加上作为“人体第一主宰”的腰脊松沉不够,势必影响到气血流通、动作顺畅和下盘的稳定性,这样无疑会使体育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扭臀,是指臀部扭来扭去,或向后蹶起,或时而前顺,时而后蹶。这种毛病俗称“扭臀摆尾”,较胖的人和女同志比较易犯。虽然这不是一种最常见的毛病,但一旦形成这种习惯以后,不但不耐看,而且很难纠正过来。所以,一般有经验的武术老师,都严格防止初学者犯扭臀的毛病。究其成因,主要是坐步偏向一侧所致。初学者经人指出,只要自己稍加注意就不难克服。
        (八)老步迟顿
        步伐迟涩不灵,前后进退无方,两腿虚实不清,没有做到“迈步如猫行”。如有的人虚实过渡太快,步伐笨重,重心不稳,有的人在虚实过渡的中途发生迟顿,或者虚脚不贴近实脚的踝骨,便直线地从后侧向前侧跨迈,成了“蟹行步”;有的人上、下肢动作不协调,往往使迈出的脚,一步踏实,这时下肢不动弹了,而上肢仍在缓缓地动作,成了“上动下不动,上下不相随”了。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说:“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又说:“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十三势行功歌》也说。“变换虚实须留意。”下肢变换虚实的正确方法是:当提起一脚向前迈步时,虚脚应先贴近支撑重心的实脚踝骨的内侧,再向前呈弧形地伸迈;同时实脚随虚脚的前伸,须相应地屈膝下蹲。此即所谓“后脚送前脚”或“实脚送虚脚”。这与常人迈步是大不相同的。.我们平时走路是由虚脚前伸落下,就算跨出一步。而上述动作是先由虚脚贴近地面前伸,再由实脚相应地屈膝下蹲,从而使虚脚的脚跟轻轻着地,最后才使全脚掌踏实,完成两脚虚实互变。这样迈步沉着而轻灵,落地无声,虚实分明,重心稳定,自然无迟顿的毛病了。此即所谓“迈步如猫行”。但在向后退步时,虚脚先由脚尖(而不是脚跟或前掌)在后侧方着地,再逐步过渡到全脚掌踏实地面,其余与迈步方法相同,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人体每迈一步,都有一个单腿支撑重心的过程。太极拳在单腿支撑重心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了“偏中求正”的原理来稳定重心,同时支撑腿(即实脚)的脚趾要配合吸气微微抓地,脚心含空,使全脚掌象吸盘一样地吸住地面。这也是进退转侧或起脚过程中有助于稳定重心的一个诀窍,不可等闲视之。因此,久练太极拳的人大都习惯于穿软底鞋,因为硬底鞋会影响这种作用的发挥。此外,上、下肢动作务须协调一致,齐起齐止,同时完成定式,这就叫“上下相随”。而通常初学者以手慢脚快最为多见。至于全身各部动作,也必须以意领先,以腰为轴,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里动静是相对的说法,一般人以为:只有起势前、收势后属静,而走架过程都属动。其实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因为走架过程中也有动静之分,即动静之中更有动静:每一式过渡动作为动,或称动中之动;定式为静,或称动中之静。若以开合来分动静,则开为动,合为静。这说明“动静”二字不限于专指绝对的动态和静态。《太极拳释名》说:“太极拳……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所以太极拳在走架过程中,是不允许存在断断续续或类似“老步迟顿”的静止状态的。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