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打力”中的前一个“力”是指力的方向,后一个“力”是指僵化。
感觉不到力的运动方向“借力”免谈。
“一羽不能加”延伸后应该是一种训练方法。
说白了是一种“守株待兔”的环境,这种环境不是太极拳所独有的,是武术的一个共性,如果杠杆是两个点起作用,那么第二个接触点就是这种“守株待兔”的环境。
99%的习武的人们没有在意识上训练制造这种环境。
太极是从第二个点开始制造“守株待兔”的环境的也就是第一个接触点,同样第三个接触点继续制造。
太极的第一个点是支撑点,就是双脚“互根”。
借力是从第二个点开始的,有了这种训练意识后面原理都是一样的了,意思就是你在这个方向加一羽的力量就将为我所用了(夸张了,要求这一羽的力量能够传到同侧的支撑点才能用,所以需要“松”到脚)。
我只需要把第一点处理好(支撑点),训练体察杠杆第二点(接触点)的力的方向走切线就OK了。
一般来说梢节除了用“鞭梢劲”直接用于打击点外,更多的用途都是靠滑动接触为中节在意识上制造“一羽不能加”的借力环境,“沉肩坠肘”的意识也尤为重要,如果说胯是虚实能转换的关键的话,“沉肩坠肘”就是上下能整体的关键。
同侧的肘与胯合带动了同侧的小腹上翻,使对方的力直接通过接触点传到同侧的支撑点上,这为虚同侧的胯借力的前奏,说“一触即发”就是支撑点一触即虚胯完成的。
所以接触点与支撑点合为了一个点才能完成“一触即发”的借力。
就对方的力臂而言,通常有意识的点(我的要害)与其支撑点会形成瞬间僵的力臂(如果对方不想打我身体则不会形成力臂),而这中间的任何点都是借力的接触点(当然是离自己越近的点代表对方力臂越长借力效果越好),所以在训练中是我梢节滑动接触对方(也叫斜面接触)为中节(可以是腕、肘、肩)制造“一羽不能加”的环境。
这个环境,首先是意识训练而不是对抗训练,先对抗训练则在拼体力,不会有结果。
意识训练达到“一触即发”了才互相定位喂劲,定位喂劲达到“一触即发”了才随机喂劲,随机喂劲达到“一触即发”了才对抗性训练。
没有制造“一羽不能加”的环境的意识则不能“借力打力”,离无招胜有招差距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