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拙力,先把拙力练没了,再练出来的才是太极劲。”至于太极劲到底是什么,怎么发,那真算得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人们说来道去,多是玄言虚语,云山雾罩。越听越晕,可不是吗,言者昏昏,怎么能令人昭昭。
“力量不错,学会怎么使吧!”陈发科曾经就把二百斤重的对手举了起来,证明他有力气,而且会使。
“把拳练好,力气小也没什么关系。”洪均生不是高大有力的吧,把体重超过二百斤的对手抛起来是司空见惯的。证明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显然,跟大多数人的说法有区别,区别来自对如何发力,发的是什么的力,这两个问题上有不同的认识。
现在我们以太极拳的基本步形为例谈结构的作用。我们都见过桥洞或拱门,如果我们站个马步,就要站得像桥洞或拱门一样,这是在地心引力即自己体重的作用之下最合理的受力结构。中外古今的桥梁设计师或建筑师,无一例外地把最合理的受力结构——拱形,纳入自己的设计当中,这是设计师从结构安全出发,不得不如此。而开步的宽窄,如同桥洞跨度或拱门跨度的大小,取决于我们的下肢力量等因素。如果我们站个弓步,前腿就要像弓一样,膝要在踝之后,如果膝突在踝前,就好比弓已经折裂,只是由大腿面的股四头肌拉着没有断开来而已。
凡是没严格按照以上结构站而受了伤的,还有推手时因膝突出所致机动性差吃了亏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尽最大可能模仿拱形结构,受力结构还不够合理。
一路里的“掩手肱捶”是以发力完成的,但右拳不是打出去的,也就是说,出拳的时候手臂和身体各部位都不发劲,但垂肩、坠肘、含胸、落后胯等都要做,直到手臂近乎伸直,此时猝然蹬右腿,因此右胯向左前方向也猝然稍动,右脚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由垂肩、坠肘、含胸、落后胯等形成的合理的传力结构传到右拳最前端,同时由于胯的小小的转动右拳也被推动得向前微微移动,可能只有一公分,并把后脚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传到对方身上。
发劲时只由后腿发出蹬力而由后脚蹬地,所得到的反作用力只是传到手上并且由手传到对方身上,而腰、胯、肩、臂、手等自身并不发力,只是传力而已。这才是不折不扣的先贤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力发于足和最后形于手指。前后两端中间各部位都不发劲,只是调整得使身体形成最利于传力的结构。这样发出的力的力道非常大,非常整,可以非常脆,而且非常透,对方会觉得此力非常生疏而且巨大。
人的生理结构并不理想,必须加以调节,尽量形成合理的发力结构。如果上述各部位不是往合理的发力结构上调节,反而有其它动作,就会妨碍合理结构的形成和工作,后脚的力就会被阻断而传不到手上;如果,我们的手掌、手指、手腕、手臂、肘、肩、胸、腹、腰、胯等任何一处发力,后脚的力也被阻断,传不到手上。
多次提到“调节”和“调整”,关键在于“调”,指的是“调”成以合理的部位发力,以合理的结构传力。进一步说,这种“调”的能力就是太极功夫之一,因为“调”是身体内部的事,就像一个齿轮箱,许多不同的齿轮在里头进行复杂的协同工作,工作做的越好形成的结构就越合理越科学威力就越大,对方就越没有机会。
这么一看,如果乱使劲,看着似乎“惊炸”,其实根本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