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学太极拳必先学规矩——太极拳自学教程

发表于 2019-12-07 3008 次查看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太极拳,首先要准确地掌握太极拳的种种规矩,也就是弄清周身各部位要领规矩。
        脚:
        陈鑫说:“千变万化由我运,下体两足定根基”。脚是人体的根节,又是下肢的梢节,它是人依靠蹬地的反作用力而产生力量的关键部位。练拳时,踏实的脚是决不许随意乱动,如需外开或里扣时,要以脚跟为轴,脚掌擦地而外开或里扣,不许把脚尖翘起。提脚出步时,是松胯塌腰,稳定重心,屈膝松踝,提脚,再出步。出脚时,要轻灵,如探深渊,如履薄冰,迈步如猫行。两脚步型多系“不八不丁”之斜行步法。两脚虚实转换重心时,多系四六开,但也有三七、二八开。用膝时,脚腕必须放松,脚自然下垂;蹬脚、震脚时,脚腕相对要收紧。
        膝:
        太极拳运动中,膝部经常保持一定的弯度,屈膝,弓膝。弓膝时,膝尖不准超过脚尖。做到“双膝常常里合,双脚常常里扣”以保持腿开裆合,开中寓合之意。提膝,一般多系用膝。一般要里合,脚自然下垂。弓步时,后腿膝既不能绷直,也不能软塌,要使委中穴外有微微外掤之感。独立时,膝关节要尽力上提。
        腿:
        双腿站立时,腿的内侧有向外膨胀的感觉,前面有向里合的感觉,形成一种缠裏之感,也是一种对称开合劲。腿顺缠出步时,小趾领劲;逆缠出步时,大趾领劲。凡独立步,要注意做到顶劲领好、收腹、吸气、松胯、提肛、五趾抓地,这样有利于稳定重心。
        裆、胯、臀、尾骨:
        练拳裆要圆,要虚。裆、胯的运化,多在立体螺旋的前提下,走一个横型的“8”字。双臀上下立体螺旋翻沉,不许左右摇摆,更不许蹶臀。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虚、圆。重心转换时,裆要走下弧(锅底型),尾骨要放松,自然下沉。
        腰及小腹(丹田):
        腰是太极拳动功的枢纽,是内功的核心部位。要把“发劲主宰于腰,结合丹田带动,腰不动手不发,内不动外不发”的要领体现在拳式大小动作之中。腰之上下应有对拉拔长之感,四成上升,六成下沉。注意呼气发力实腹,命门处有向后膨胀之感。
        胸、脊、背:
        胸脊背都要保持自然松沉且中正。胸开背合、背开胸含,在螺旋运动中开合。椎关节既要放松拉长,又要虚虚合住,左右运转灵活而有力。胸腰的开合,上下的屈伸,以及发力都由椎关节和腰肌来主宰。胸要空,腹要实。只有胸空腹实才能发出松活弹抖之劲。脊椎要有松直感,以保持上身中正。结合丹田带动,逐步练出胸腰折迭之功。
        肩:
        双肩要平正松沉,切忌拱肩、扛肩、晃肩、耸肩,行功中不许一肩高一肩低,肩不许妄动,它随胸腰变化而动,随胸部的开合而动,更不许左右上下摇晃。腋下要虚,不要夹死,有外撑之感。
        臂:
        双臂相吸相系,双臂保持掤劲,保持半圆形。肩、大臂、肘、腕、手,劲要节节贯串,发劲时要节节放松,如同将手扔出去一样。
        肘:
        一般情况下肘都要下垂,肘总要低于肩,架肘是练拳中之大病。一般是,肘既不要贴肋,又不离肋,平时双肘总是处于下坠而外掤之势。
        腕:
        腕宜沉宜活。不坐腕,肩、肘、手易犯飘浮。凡手做顺、逆缠丝时,必须塌腕再转化。折腕多系用小臂或掌根;旋腕多系在解脱或反拿时走螺旋劲,或变换手法走折迭劲时,也叫活腕。
        手:
        手型的变化是表明技法的变化和作用。行功中,双手要相吸相系。
        头:
        头部要端正,百会穴上领。下颏微里收,眼平视。切忌低头、昂头、歪头、晃头。虚领顶劲,是太极拳的纲,提纲挈领带全身,其意义很重要。项要直但不可硬挺,要灵活。
        眼:
        眼睛是五脏六腑的精华,精气神的窗口,要有神,不可呆滞。练拳时,眼要平视,不能低头下视。如陈鑫所云:“目平视前,光兼四射”。
        耳、鼻、口:
        耳听身后,兼顾左右。练拳一般鼻吸鼻呼,发劲时可以口呼,但以自然为准。呼为出劲,吸为入劲。口轻闭,舌抵上颚,面部神态自若,要从容不迫,不要拧眉瞪眼,也不能松松散散,或矫揉造作,故忌绷嘴、张口、吐舌、咬牙等。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