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练太极拳喜欢站桩。甚至是以站桩为主,架子为辅。对不对呢?从健身,养生以及个人兴趣来看没有错。但是,从想练出纯粹太极功夫,想感受太极拳的真正的味道的角度而言,过于看重站桩则肯定是不对的。
我这么说,必然会有人持反对的意见。这是很正常的。可是我若不把这其中的究竟说个清楚,那么,也就失去了我拟此标题的初衷了。只有交代了究竟,大家知其所以然了,才有可能按图索骥的去练,并练而得法。站桩在很多拳种门派当中是重中之重。可在真正的太极拳传承当中却并非如此。这是一种轻视,还是一个不说的秘密?都不是。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自成体系的太极拳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功夫不是站出来的,而是动出来的。所以,任何一个太极拳流派的老师都是异口同声的告诉自己的入室弟子,功夫都是在行功走架中出来的。自己的嫡传自然不会糊弄。所以,太极拳在这一点上即为功夫不是站出来的一个佐证。
可是,有人必然会提出开始学拳的时候为什么师傅们都要从站桩开始教起。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个事儿如果发生在以靠教拳为生的师傅那里有其中的原因道理,而如果发生在不以靠教拳为生的师傅那里又有其中的原因道理。且听我逐一给你说个清楚。先说这不以靠教拳为生的师傅。这样的师傅是轻易不教人的。因为,教人是个占用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事儿。但,这样的人不教则已,教必认真。而且,若是到了授徒的年龄(古法是有严格要求的,此为武德的一个方面),并真的遇到了好苗子,他更是如此了。基于以上这两个原因,古人就琢磨出了一个法子:你不是想学吗?那就先给我去一边儿抱桩站着。这么做能够考验欲学之人的决心和性子。站不住的自然就跑了,这样的人不教他是万幸。有没有恒心,信心,决心,一试便知。不是载道之器不授其道也!再说这以靠教拳为生的师傅。收钱教拳,这就等同于两个人立了公平的契约。是要认真负责的(古法是有严格要求的,此为武德的一个方面)。所以,他让你站桩可不是为了看能不能把你站跑。而是从整体的教学顺序出发的。因为,人的后天不可避免的会有或多或少的与拳理不合之处。而且,太极拳是以练气,练意,练神为内在主旨的拳术。但这“三练”又与所谓的气功大不相同。它是必须要依托于形上的动静开合来得以实现的。所以,开始学习就要从调形入手。又因为,初学者的动不可能与拳理相合,所以,就得先从不动入手。不动的体现就是站呀!站着怎么调形呢?很多拳理的规矩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理顺。也就是通过调理而让形体的肌肉关节趋于顺遂。除此无它。否则,站桩可不是那么轻松惬意的事儿。抱撑,裹翻,扣夹,沉拔等等要求多了去了。这样的练法是通过筋骨的暗中调整,定位以期实现整体如一。而太极拳的练法则是通过形体的顺遂之后借大地之力将周身贯穿为一。讲究的是顺中求逆,盗取天机。所以,以上所说之究竟是对太极拳初学者为什么也要站桩,以及站桩在太极拳体系当中存在的道理。反之,不管以上哪类师傅如果一味的,长时间的,重桩不重拳的教你,那于太极拳而言,这样的师傅就是外道尔。一个练太极拳的人或者自诩是得真正太极拳传承的人若固执的高看站桩胜过一切,那是一件极为可悲的事。
拳谱是太极拳先贤们给自己的门派留下来的真实心得,不会骗人。所以,在当今“无秘”可言的今天我们拭目太极拳的各种歌诀谱文也是对我以上所说的一个有力佐证。譬如:“十三势行功歌”、“十三势行功要解”、“十三势行功心诀”、“八门五步用功法”、“太极进退不已功”、“走架打手要言”、“太极圈”等等,举不胜数。而且,太极拳还有一个别名,叫“十三势”。可以毫不为过的说,“十三势”是任何太极拳流派,任何太极拳种,任何太极拳式子之源头。因为,无论任何的任何,你都离不开“八门五步”的内容。而“八门五步”在站桩里能体现出来,能练得出来吗?所以我说,行功走架才是太极拳的鲜明特性,重中之重。那么,桩难道就没什么作用吗?有啊!太有作用了。桩就是功,就是本啊!功夫都在桩里出来的呀!这么说不自相矛盾吗?非也。
我所说的此桩非彼桩也。而是在行功走架当中的那个活桩。如果说站桩是“静”中求整,那么活桩就是“动”中求整。有人也许会提出疑问:二者是一动一静极为不同的两码事,这怎么可能达到同一个目标呢?这就有必要明确“桩”是什么了?“桩”,就是埋在地底即为牢固的木头。好了,关键点出来了。木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埋在地底下了。这叫做“落地生根”。老前辈们代代口耳相传,太极拳在练习的时候讲究“一步一个桩,步步都是桩”。其意义就是告知后人,脚下要有“根”。所以,我在之前的不止一篇文章中从不同方面反复的提到下盘锻炼对于太极拳长功夫的重要性。
虽然,太极拳的确是重“活桩”不重“站桩”的,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客观的认识到,“静”中求整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更遑论“动”中求整了!这也许是很多人感觉练拳没有站桩长功夫快的原因所在吧!
那么,我们怎么解决在行功走架之时,“动”中求整的不易呢?第一,入手非从松、软、慢练而不可。松则精神不紧,软则骨(关节)肉不僵,慢则气息不浮。入手习练不持这三个要诀则动非其动。第二,抽出单个式子循环往复的遵循松、软、慢练的要求。第三,每一个式子的动作完成后定住不动。因为每个式子的本身都是阴阳虚实分明的。这个时候习练者可以体会实腿处哪里是紧张的,僵硬的,那就有意识的放松哪里。然后在这种松的状态下稍为维系再变下一个式子。这样,既增加了每一个式子里实腿的肌肉力量,而又不是硬性的支撑体重。这用现代术语叫做“开发不主动肌”。同时,逐渐让“不主动肌”形成肌肉记忆。第四,真正的传统太极拳流派在这一个层面还有若干辅助法门帮助“筑基”。比如“松功”,“蹲墙功”等等。
“生根”的初步标准就是脚和地面吻合到一起了。全身的重量感觉都落在了脚底,但是脚上并无被压迫感,也不存在脚趾抓地的意识和动作。因为这只是做到了初步,所以遇到外力仍然没法做到“如如不动”。故,还不能用外力来做为检验的标准。毕竟,搭手后遇到大力的施压而能保持中定,须凭籍周身一家及阴阳虚实的变转方可。但这一切的基础都始于这个初步的“根”。到了这一步还有一个继续强化“根”的方法,对于“根”的锻炼异常的有效。我之前在“练拳与养功!90%的人都在关注的话题”一文当中提到练功要日常化,生活化。而这种在若有若无之间的练更似是一种滋养,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实际情况。并且公益性很强,利己利他。例如我们很多人,尤其是一线城市的上班族要乘地铁和公交。这就面临着人不仅多,还有一座难求的情况。老前辈们常讲:“功夫不在一时,而在处处”。所以,我们就要利用好这个良机来练“根”。因为有了初步的“根基”了,所以,就放心大胆的解放双手,往那一“站”。这一“站”是有要领的。首先,要与车辆的行驶方向成侧面同向的姿势。其次,要让腰、胯、膝趋软。但不能变成塌,变成懈。要保持一个变化的余量(空隙)为好。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了。即,这三处不僵不硬,整个的下盘肌肉群也就相应的不会僵硬,有助“根基”的扎实。同时,“根基”在车辆的运动变化当中的随时调整也不会使得这三处没有余量与之协调。养成这样的习惯,在推手练习当中就能具备要根有根,要变有变的能力。这就是老前辈们所谓的:“变(动静)在不变(中定)中,不变在变中(中不是死守不动,而是随着自身阴阳与外在的相应变化而不断的调整,但仍不失中。譬如吴式太极拳的“斜中寓正”就是这样的原理。)”。即使是在有座位的情况下也仍要如此。这样,我们既练了功夫,又把座位让给了别人。看似是失,实际是得。而这不仅仅涉及到功夫。还包括我们心中得到了一份无人能知的惬意,还培养了不与人争的一种豁达。如果更多的人能够都这样来做,那么,我们的社会风气和人心的躁动想必会好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