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套路,就是拳势组合的架子,一般都有若干式,打套路被称为行功走架、盘架子。太极拳传习至今,最流行的就是套路了,套路多得无法统计,普罗大众对太极拳的主要印象也就是套路,而广大练习者对太极拳的认识也一般是局限于套路。套路越多,似乎意味着太极拳越兴旺,然而武学明师们都说,太极拳传来传去,越传越丢东西,本来完整的体系,变得支离破碎、狭隘化、表面化。以至于很多人在问:当今市面上流传的太极拳,还是「拳」吗?-曾经我也以为学会了套路,太极拳就算是入了门道,受此错误观念的影响,我走了几近几年的冤枉路。现在,我已经忘记了那个套路,那个曾经非常熟练的花了我许多精力、时间、金钱的套路。并不是我对那个套路深恶痛绝,而是我明白了一些太极拳的道理。可以说,从练功夫的角度来说,学套路并不一定能让你从初级水平发展到中级、高级,反而它很容易变成你的绊脚石。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功夫最难的是明理,若不明理,肯定要付出代价,也许有一天就会觉省这个代价很不值得。也可以说,一个人若不能始终跟随明师,走入歧途就是他必然的命运。
如果仅仅是求健身,求娱乐,套路并没有什么可警惕的,只要不伤身,尽管拿去活动筋骨。不过,太极拳既然号称神拳,行有余力的人,何不练点东西出来呢?如果有此决心,就务必警惕套路了,这决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拳学中最实在的课题之一,能够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透过此关,我们可以径直接触拳学之本质、功夫之内涵。否则,终将徘徊于武学真义之外,聊画地以为牢,徒望洋而兴叹。我们应该思考:打套路就是练拳吗?打套路的目的?打套路的方法?打套路需要什么基础?打套路在拳学修炼体系中处在什么位置、阶段?如何验证走架的境界?根据老师的口传身授以及本人的体会,略述鄙见: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拳,拳是用武之道,形式上是技巧、力量、速度、体能、胆略的较量,落实到修炼之中,最核心乃是心法。学拳学的是心法,悟的是心法,练的是心法,打的还是心法。丢了心法,就成了无本之木,所做所为尽是表面文章。有了心法,四维上下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心法是什么?它是无形的,但可以通过有形来承载,它是你心想的那个东西,隐于内,可以通过有形来掌控,发于外。心法有圆有偏,有高有低,有不同层次,其越高,越难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唯自己身知体悟、心领神会。套路作为有形的东西,可以用来炼心法,但要看你究竟是什么心法?心法对了,即使不打套路也同样可以练拳。
打套路从表面上看,身体必是处于动的状态,而且是连续不断地动。前辈们有句话说:太极无法,动即是法。又说:每一动,要问为何有此一动?所以,「动」的学问很深。打套路就是训练我们对「动」的把握。太极拳讲阴阳互根,因此要弄明白「动」,就要从「静」里面去找。反过来说,要弄明白「静」,又得从「动」里面去找。所以炼桩功与盘拳走架是互为促进的,体悟到动静合一,就会感觉炼的东西是一样的。虽然一样,却又有区别。桩功好比炼一个字,走架好比炼一幅字,虽然都是炼字,后者显然比前者要求更高。前辈们又说:文人练字,武人练劲。打套路就是运动着练劲,也就是运劲。可想而知,当一个人连单个字也写不好时,又如何写好整幅字呢?同理,当一个人连劲都没有体认、没有摸到时,他又如何去运劲呢?如此打套路,根本就是无劲可运,其动作无论做得多么优美、多么高难度,皆与拳道毫无关系。
反观当今之世,教拳的教套路,学拳的学套路,殊不知套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劲道的体认以及学习运劲。欲体认劲道,须修习定式桩,桩功得力后,须进行桩法慢练,亦即是单式练习,单式练习不讲究姿式好丑,不讲究招式繁简,也不讲究标准动作,唯求周身一家,动静一如。除此之外,同时进行推手练习亦是上策,但不可按固定程序化去推手,四正手也是有一定功夫之后才适宜去学的,故应采用散推,尤须有高师带领,不可与一般人瞎推。摸到劲才能谈得上体认,由静中体认进而动中体认。法有多途,本可不用套路,但单式多了,连起来自然就成了套路,故套路是被动产生的,用不用它操之在我。可惜的是,训练定式桩功,以及桩法慢练,对一般人来说很是枯燥乏味,这一关不认真面对,就匆匆越级去练套路了,练到驴年马月也没东西。
盘拳走架无论用什么套路,只要有东西,那就是上路了。所以说太极拳根本就没有门派,因为本质内涵都一样,然而各人又都可以自成一派,因为表现形式各玩各的,诠释语言各用各的。打套路要看自己如何用心,用心法来检验,就知道套路是很难打的,是非常不容易打好的。因为劲道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摸劲难,体认难,运劲尤难,它是一项很全面很细腻的工作,也是一项核心工作,是散手应用的资本所在。所以说,套路虽然可以用来表演,打给别人看,但它真正的功能是用来积累资本,只适合自己一个人悄悄练习。尤其应该警惕的是,我们所练的套路,很可能与太极拳没有多大关系。
套路当然可以练,但必须在适合的时候才能练。打拳出功路有多条,法有多途,并非一定要打套路不可。一定要走这条路线的话,当然也不是走不通,可是必须在明师指导下,先明理,再打拳。
如今的套路冠军多如牛毛,不要说千遍,可能万遍都有了,但他们也不一定“一出手便会很顺”、“自然会有功夫”,真有功夫的可以说没有几个。打套路很容易变质,甚至变成了“舞术”,这是因为失去了拳之根本,即本人在文章中所说的:“对劲道的体认以及学习运劲。”
所以打套路打成了“滑拳”的比比皆是,滑拳者,默滑而过之拳也。
荣师常说:“一式对,式式对。一式错,后面也错。”本人在文章中提出入门之初必须重视练桩功与单式,也就是要重视“一式”,一式错了,打多少式都是枉然。
王芗斋先生曾说他走遍大江南北,遇拳家万千,罕见有“一式得均衡”者。实际上练好一式颇为不易,一式得力了再练多式,才叫做“正常发展”,否则是越级、乱来。顺便说一下,王芗斋先生深得武学真谛,但他的文章好多人也读不懂,或读错了。
网友“蕻煊子”说:“读书,最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不求甚解,随语生解。书读无字处,悟言外意,始为高。评论,最忌颟顸本意,自以为是,郢书燕说,了不相涉。”
《太极拳老谱》是在产生各家流派太极拳之前就有的东西,那时太极拳还不叫太极拳,也没什么套路,但那些不练套路的前辈所练的东西,就不是太极拳吗?套路是自然形成的东西,是被动产生的,所以可以五花八门千姿百态,也可以简简单单朴素无华。
《太极拳老谱》说:“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后,合之为长,滔滔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长拳也。万不得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入于滑拳也,又恐入于硬拳也,决不可失其绵软。”
太极拳套路就是人编的,不要看的那么神秘,什么是好东西,就看她的养生价值和技击效果!无非就是圈圆环,正反旋转和正反旋转形成的s线8字圈,当然鱼眼睛更是缺一不可!掤捋挤按是和人随的,不是和人碓的!理论背的滚瓜烂熟,心里都知道,要以柔克刚,可是实战时候自己就是不由自己,为什么呢?不懂论劲!何为论劲?一招出,百招相随,出手即有章法。
太极拳是皆心功夫,你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练,手慢怎么打手快,柔弱何以胜刚强,小为什么可以吃大,对方拳头那么快,我用太极拳怎么对付。明白了这些道理练也不迟,理论上过关了,剩下的就是多下功夫,这就简单多了,练太极拳却不相信太极拳那还练什么太极?
拳架子必须符合这几条规矩:
欲动之机;对拉拔长;劲形逆从;舒服得力。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分了阴阳就不叫太极,太极是什么?是一种动而未动意识,一种灵气。反映到人身体是什么样子呢?就好比眼镜蛇吞噬动物的前兆,昂首曲颈的神气,又好比闭上眼睛在水里摸鱼,那种慢,那种松,那种感知,毛孔张开,向外延伸,浑身像长着触角,随时一触即发。身体硬邦邦的,有一筐鱼你也捉不住。现在好多人练太极,讲究虚实分明,大虚大实。我不以为然,把自己分得清没用,对手摸不着才是真虚实,身体一晃,不知道有多少个虚实过去了,你自己都不知道你的虚实在什么地方,对手又能知道什么呢?
对拉拔长可以练出一个整字,浑圆一体,才能左右逢园,八面玲珑,力不出尖,形不破体,把人体练成一个立体滚动的球体。
劲形逆从很关键,鼓荡暗藏其中,人的身体水分占了大半,而且是一种动能,利用这种动能,必须掌握的规律运行方式,太极拳之所以不练力,就是会运用体重和这种势能,前手打人,后手用力,前贤有云:手向前伸,肩向后拉,身向后坐,劲向前发。舒服得力气血才能畅通,才能养人,你自己都感到别扭又怎么能用的,实战乃是电石火花之间的事情。容不得半点矫作。
看央视春节太极拳冠军表演,我笑了。他的一条腿从身体后侧插过去,稳稳下坐,婀娜多姿,底下观众齐声叫好,旁观者都皆效仿练其高难动作,问问他自己这有用吗?实战中他敢这么做吗?不想要腿了!这和耍猴有什么两样,多少太极天才就是让掌声拍死的!传统的武术没有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朴实无华,中用不中看,练拳要想赢得外行的拍手你就是死路一条!
拳架子就是练人的协调性,前辈再把写经典的打法串起来让徒弟好记好练,便于传承,傻瓜练熟了也行,但是创始者有他的本意,有他的创拳思想,就是要以小吃大,柔能胜强,制人而不伤人。
好的拳法看其有形,而用其无形,就是说练起来还有个样子,路路套套,云手,单鞭····只要对方手伸进来,拳就不见了,那我的拳跑到哪里去了,跟对手配合去了,这就是世间最好的拳法!如封似闭上功练法要求肩擦地而上推出,如若猛虎下上,极吃功夫!
一招统十三式,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简单实用,式式分明,他的口诀就是掤捋挤按倒锩弘,采挒肘靠拦扎衣;手推八卦也!
后学者当仔细体会前辈之深意。